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均匀土壤地网接地电阻的降低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降低地网接地电阻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该文从地网接地电阻的物理本质出发,考虑不均匀土壤情况,对地网接地电阻降低措施及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所得结论可指导选择有效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双层土壤结构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在接地系统进行简单设计和接地电阻估算时 ,采用多层土壤结构模型进行计算非常复杂的问题 ,论文将多层土壤结构等效为均匀土壤模型 ,提出了双层土壤结构的等效简化方法 ,分析了各个参数对等效均匀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双层土壤结构对应的等效均匀土壤电阻率只与地网的面积有关 ,而与地网的形状关系不大。接地系统的垂直接地极长度对等效的均匀土壤电阻率有较大的影响 ,影响程度与土壤的反射系数有关。采用等效均匀土壤模型可以对接地网接地电阻进行估算 ,但却不适于对地网的安全性能进行考核 ,否则会带来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3.
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分析水电站大坝的电流场,得到大坝的接地电阻.该方法对土壤结构和内部地网的铺设情况没有限制,可以分析任意结构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通过电流场的有限元分析,给出了大坝的电位分布,电场强度分布和电流密度分布.最后根据接地点的电位和电流计算了大坝的接地电阻.该电阻值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水电站的接地电阻计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卢建雄 《广东科技》2007,(12X):78-79
河源市110kV黎咀变电站所处地域的土壤电阻率较高,地网电阻值高达1.2Ω。为使地网电阻达到国家标准,本文通过分析站址地质状况、可采取的降阻措施,选择适合本站的降阻措施。通过打地网深并,变电站地网的接地电阻降至〈0.5Ω,降低了60%。为解决山区高土壤电阻率降低变电站接地电阻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确保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发麦电站接地系统的安全性是电力部门关心的问题,将接地系统向纵深方向发展是解决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及城区地网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等的影响.分析表明,增设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减低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减小发变电站的接触电压和踌步电压、减小季节因素对地网安全性的影响.但在有限的地网面积范围内布置过多的垂直接地极时,垂直接地极的效果将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6.
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电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确保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安全性是电力部门关心的问题 ,将接地系统向纵深方向发展是解决高土壤电阻率地区及城区地网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等的影响。分析表明 ,增设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减低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减小发变电站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减小季节因素对地网安全性的影响。但在有限的地网面积范围内布置过多的垂直接地极时 ,垂直接地极的效果将趋于饱和。分析结果能为电力设计及运行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缩短测量引线测量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0.618法测量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存在测量引线过长的缺点,采用计算机数值方法对大量不同形状、不同面积及不同布置方式的接地网地面电位分布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将接地网等效为直径等于接地网长边长度的圆盘接地极,取测量电流极引线长度为1倍地网长边长度,电压极引线为0.509倍电流极引线长度来测量接地电阻的新方法.通过对实际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0.618法测量引线过长的缺点,且测量结果准确,适用于大型接地网接地电阻的测量.  相似文献   

8.
SZJ型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试验和工程实际应用表明,SZJ型接地装置是一种可以明显降低接地电阻的新型接地装置.该装置在土壤电阻率较高或地网占地土地面积较小的接地工程中,更具有独特的降低接地电阻的效果.同时研究了采用SZJ型接地装置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加权余量法的地网接地电阻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加权余量法原理,导出了发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计算的一种新方法,将其与我国现行接地规程提供的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比较,本文方法精度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   

10.
胡绍庸 《广东科技》2011,20(20):176-177
本文根据变电站的规模、接地短路电流的大小,对接地电阻、地网均压和地电位的要求,变电站接地网的设计变得越来越困难这需要设计者更仔细地设计,施工单位更加认真地施工,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而高效的地网,保证变电站内人身和设备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太平湾电厂220kV 50Hz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允许值和220kV设备接地引下线截面进行计算,可知系统容量变化导致系统阻抗发生变化。由于系统运行方式的不同,零序网络总阻抗也有所变化,因此变电站地网接地电阻允许值计算应考虑系统的最大运行方式,同时避雷线工频分流系数对接地电阻允许值的计算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袁鹏 《广东科技》2010,19(24):152-155
本文介绍了肇庆换流站接地网接地电阻的计算,对几种降阻方案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接地网的改进措施,包括采用方孔接地网,加装垂直接地棒,增大接地引线截面、减少长度,敷设均压接地扁铁等,对大型地网接地电阻的降低和地网改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邓子刚 《科技资讯》2009,(17):66-66
介绍了三极法、四极法、变频测量法、异频测量法、多电极布置法等接地电阻的算法,分析了接地电阻测量中的干扰问题,并对花园110kV变电站的地网接地电阻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4.
黄钜江 《科技资讯》2014,(12):97-98,100
本文通过对接地电阻测量原理及其误差的数学推导和分析,加深对接地电阻测量的理性认识,结合民航导航台地网的特点,讨论导航台地网接地电阻测量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实际的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月明 《广东科技》2008,(24):115-116
通信机房良好的接地是安全迅速泄放雷电流,保证机房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是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将地网改造后接地体的接地电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雷击是造成输电线路跳闸故障的主要因素之一,实现避雷线沿塔身的雷电冲击电流快速排散至大地是减少绝缘子沿面闪络的关键.现行输电线路杆塔存在着土壤电阻率高、接地施工困难、降阻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采用CDEGS软件先建立杆塔单向辅助接地网,研究连接线长度、数量以及连接线长度与辅助终端的比值对杆塔分布式辅助接地网散流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杆塔多向分布式辅助接地网计算模型,对比分析电流频率、土壤电阻率对单向和多向辅助接地网的影响,并针对多向分布式辅助接地网的散流结构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当连接线长度超过有效散流长度后,辅助接地网的降阻效率和分流能力呈现"饱和性";增加连接线数量可以明显改善单向辅助接地网的散流特性,有利于降低杆塔主地网的接地电阻;多向辅助接地网较单向辅助接地网具有明显的散流和降阻优势,改善多向辅助接地网结构有助于实现入地电流的均衡散流.本文研究结论可为输电线路杆塔设计与施工、杆塔接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非均匀土壤中变电站接地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了均匀地表面的电位分布 ,进一步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更好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论文提出了接地系统优化设计方法。论文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双层土壤结构时土壤反射系数、上层土壤厚度及地网面积大小等因素对地网最优布置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 ,确定最优压缩比应以接触电压达到最小值为目标函数。最优压缩比随反射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下层土壤电阻率小于上层土壤电阻率时的最优布置的水平导体 ,比下层土壤电阻率大于上层土壤电阻率时的最优布置的水平导体分布得更加均匀。分析得到了双层土壤结构时 ,使地网优化布置的最优压缩比的计算公式 ,便于工程设计人员采用 ,提高接地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冰冻季节对发变电站接地系统安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冰冻季节形成的地表高阻层对地网安全性能的影响。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随高阻层的厚度或电阻率的增加而增加。当高阻层的厚度小于地网埋深时 ,基本上对地网的安全性能无影响 ;而当高阻层厚度超过地网的埋深时 ,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大幅度增加 ,导致地网安全性能下降。因此应合理地估计变电站所在地的高阻层厚度 ,将地网埋在高阻层之下 ,确保地网的安全性能基本上不受季节影响。分析结果将为电力部门提供设计依据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输电线路杆塔接地工程设计均基于无限大均匀土壤电性模型,该土壤电性模型与实际土壤不符,可能造成接地设计的不准确。基于拉普拉斯方程,推导了水平双层和垂直双层土壤电性模型下的杆塔接地装置的电位函数表达式,从而提出了相应条件下接地电阻的计算方法。以三门峡地区110kV中横线典型铁塔接地为例,分别采用规程法和分层土壤精确计算法,对无限大均匀土壤、水平双层和垂直双层等土壤电性模型下的典型线路杆塔反击跳闸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若以无限大均匀土壤设计接地装置,其反击跳闸率较土壤二分层情况低。  相似文献   

20.
徐全明  林昌熔 《广东科技》2009,18(24):104-105
基于场路结合的思想,提供了一种不等电位数学模型分析地网参数的方法,考虑导体的电阻、自感和互感.此方法对任意层土壤下的接地网都适用,可容易地求出接地阻抗,提供了实际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