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波普艺术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50年代中期兴盛于美国。1956年,艺术家汉密尔顿用图片拼贴手法完成的《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被认为是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波普作品。今天在世界舞台上诞生了一批非常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从老一代的安迪·沃霍尔、利希滕斯坦到现代的村上隆以及现在在日本非常流行的文化形式——萌文化和潮流文化。我们可以依稀感觉到波普艺术就在我们身旁,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形式、思维方式。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一场席卷全球的深深影响人类生活、思维的伟大的艺术。  相似文献   

2.
波普艺术来源于西方的消费主义,波普艺术重要的社会背景是高科技。本文试图理出后现代波普艺术与服装艺术设计的共同点,以期深入地分析以波普艺术背景指导的现代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3.
从波普艺术的产生、手法与发展审视分析现代园林中波普艺术的方式与运用,并总结波普艺术在当代复杂多元社会下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意义与启发。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国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整体功能思想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文化特色,这一点可从<周易>、<老子>、阴阳五行学说及中国的绘画、建筑、园林、书法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中国艺术具有由整体功能思想而形成的艺术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化孕育了中国艺术 .在中国文化中 ,整体功能思想是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文化特色 ,这一点可从《周易》、《老子》、阴阳五行学说及中国的绘画、建筑、园林、书法等文化艺术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印证 .在中国文化的哺育下 ,中国艺术具有由整体功能思想而形成的艺术美学特色 .  相似文献   

6.
汪臻 《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48-150
本文通过对起源于西方的波普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演变轨迹的梳理,阐明了它在我国当代艺术中所体现的价值。但一切乏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脱离了民族社会背景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因而本文对一些丧失了主体精神,一味追求市场利益的艺术现状进行了剖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哺育了中国艺术,中国艺术从深层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阐明了艺术的模糊美是中国艺术美的一个重要特证,而这一特证是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特色--模糊.  相似文献   

8.
现代艺术的产生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对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反叛和解构,以达达主义、波普艺术为例的现代艺术从艺术创作形式上对传统进行颠覆,艺术不再是为了表现集权意志,而是表现当下的时代生活。反本质主义正是为这样的艺术观念的转变提供了理论源泉,随着创作的过程化和艺术的生活化,种种新潮流派的出现唱响着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艺术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历史基点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发生、发展,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则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艺术范型及文化意蕴建构的现代化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正路德维希夫妇早在大学时期就开始收集艺术品,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中国古代的陶瓷、哥伦布之前的美洲艺术、巴洛克艺术、古典现代派艺术到先锋派艺术和德国当代艺术,美国波普艺术、废金属雕塑,直至苏联、东欧社会主义艺术,都在其收藏范围之内,可见其收藏之广。更可贵的是,他们把自己的收藏视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