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其模式受土地、人口、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介绍了新型农村社区的内涵与特征,通过调研山西省首批农村社区建设情况,阐述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西省不同区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模式,以推动山西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农村深入发展的新模式,从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必要性、基本构架和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山西省如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方面提出新的对策与建议,这对山西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的类型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菊儿胡同住宅改造工程是我国新时期探索旧城住区更新的杰出典范,它以"有机更新"理论为指导,在胡同-院落体系下发展了"新四合院"模式。用类型学的一般理论和罗西的新理性主义类型学对该工程的分析能使该工程被更深地理解,并能启发人们借鉴类型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旧城住区更新中关于保护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问题进行全面而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与任务进行阐述,发现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提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可以在促进农村社区民主化治理、加强村集体和农民之间的联系以及为社区建设积累资金方面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产生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1993年十大科技新闻①建筑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吴良镛主持设计的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工程荣获“世界人居奖”。②国家“863”重点攻关项目──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验工程通过鉴定和验收。③核研院院长兼总工程师、首届“863”能源领域首席专...  相似文献   

6.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矛盾和问题.本文以济宁市3个新型农村社区为调查对象,运用满意度调查评价法,选取17项评价指标,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生活空间满意度进行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新型农村社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但不同社区的建设水平和居民的满意程度差异巨大;社区生活空间的设计和建设要与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相适应,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满足不同社区的差异性需求;良好的空间建设还需要有效的社区管理作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才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满意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伟 《科技信息》2011,(32):78-78
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11月,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强调指出,要着力建设城市和农村社区两个平台,"整合社区资源,推进农村志愿者服务活动,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农村社区功能,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新型农村社区。"此后,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对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各地积极响应中央的要求,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进行研究部署,开展试点工作。至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极大进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提升社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检索与具体项目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资金需求和供给的特点、规模及其平衡情况进行了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资金需求主要包括房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是资金供给的主体;运用地票收益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可行的.研究结论提出,必须从规范财政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和改革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等方面来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都提出建设“透明政府”,并纷纷开通了政府数据网站.以方便本国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取所需的数据。分析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建设中国自己的“政府数据网站”,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生活资料的更新、农民对现代文明成果的需求和新一代农民观念改变等因素下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务实之路,也是农村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依据"田园城市"的理论和"竹林模式"成功实践,结合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特征,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可以缓解大中城市压力、整合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农村建设、保留农村淳朴的乡风民俗,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中国城市建设和乡镇城市化的发展,全国大部分的城市和地区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大部分的社区建设都引用“居住小区”的形态模式,以及被称为“现代主义”的规划理念。对这一形态模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交通、社会公平、邻里交往、风格和传统问题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杨玲 《科技信息》2012,(28):488-489
本文针对2011年郑州供电公司开展的“营财对接”专项行动,阐述了“营财对接”实施的背景及其应用现状,分析了“营财对接”模式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也对该模式下如何加强电费资金管理,以规避经营风险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薛学敏  李凯歌 《科技信息》2013,(11):428-428,457
随着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深化落实和中原经济区的批复及其发展战略的确定,河南省根据自己的省情,出台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实施措施与相关规定。本文根据周口市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从政策基础、社区规划的结构、社区规划的内容、社区规划遇到的问题、策略与建议等五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农村社区在全国蓬勃汹涌的建设,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政府、市场和农民多元化主体合作共治,农民群众是最为中坚的力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所凸显的表面上看似是经济权利方面的问题,实际上仍然需要归诸于农民的政治权利,归诸于农民的主体性地位问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合作共生,农民主体性地位的发挥取决于村民自治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1年多社区建立了与图书馆间的链接。华讯通信公司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进一步在社区中设立了电子阅览室.解决了无电脑居民的问题,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基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对知调进行管理,能否应用于现代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服务于社区信电化建设发展学习型社区,让知识宝库正真成为千家万户之宝呢?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社区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全息缩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建设和谐安定的社区。而和谐社区的建设离不开广大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本文通过对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参与状况研究,分析目前社区居民参与的问题及特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2015)》的要求,以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协同共享、集约建设为原则,从组织机构、创新模式到基础设施铺设,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在智慧社区的建设上可谓“决心重大”. 洋泾智慧社区建设以“一线、一网、一库、一平台”为载体,不断创新社会服务模式,提高政府为民办事效率和社区综合管理水平,提升居民总体生活质量.注重智慧人文培育,实现更为亲民的创新管理模式;以市场机制为杠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建设;成立洋泾社区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洋泾街道网络管理办法》和《洋泾社区(街道)信息工作管理办法》.目前,洋泾社区中国电信光纤网覆盖率达到100%,配合街道网站的整合及相关互联网应用,对街道各居委和所属单位的宽带进行提速,从原来05MB~ 2MB统一升级到20MB.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中国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文章运用抽象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方法,梳理了国内外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我国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文章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化发展滞后的甘肃省民族地区应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集镇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欠发达民族地区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文章在阐述甘肃省民族地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其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与障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社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社区建设已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湖北社区经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模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新型社区。但是,在社区建设中,发展不平衡、服务功能不完善、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对湖北省社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的对策性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