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本刊讯近日,被称为"人造太阳"实验装置的东方超环(EAST)超导托卡马克2012年物理实验顺利结束,创造了两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2000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高参数、高约束模式偏滤器等离子体是未来聚变托卡马克放电的最基本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2.
 2016年,科技界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中国取得可喜的成绩。 2月3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宣布,中国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EAST成功实现电子温度超过5000万℃、持续时间达102 s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11月,“人造太阳”EAST获得超过60s的完全非感应电流驱动(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为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3.
《合肥科技》2006,(7):6-6
8月15日前后,俗称“人造太阳”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将在合肥科学岛上进行首次等离子体放电实验。这意味着这一装置进入正式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近日实现了跨国远程控制的等离子体放电。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eneral Atomics USA)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轻点鼠标即可轻松启动并运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核聚变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5.
科普中国     
<正>中国"人造太阳"再创世界纪录被称作中国"人造太阳"的国家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再传捷报:7月3日晚,该装置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东方超环高11米、直径8米、重达400吨,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6.
《安徽科技》2006,(10):30
9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研制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成功实现首次放电。这标志着世界上首台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水平。在首轮物理放电实验过程中,这一实验装置成功获得电流200千安、时间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据EAST大科学工程首席科学家万元熙介绍,目前放电实验还在进行中,各项实验参数正在不断提高,显示了EAST装置良好的整体性能。同日,EAST通过国家“九五”大科学工程专家组工艺鉴定。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科学家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人造太阳"。"人造太阳"到底是啥呢?"人造太阳",是我国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又叫做"东方超环"。目前,首次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因为该装置的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因此,我们称之为"人造太阳"。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7,(1):3-3
继去年9月首次成功放电后,我国“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位于合肥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1月14日23时01分至15日1时连续放电四次,单次时间长约50毫秒,从而标志着第二轮物理实验的开始,标志着我国在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领域进一步站在了世界前沿。  相似文献   

9.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11月29日举行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辅助加热系统工程开工典礼。该系统开工启动,标志着EAST装置进行重大升级改造,进人物理实验能力大幅提升的“EAST二期”。  相似文献   

10.
《合肥科技》2006,(10):3-3
来自合肥科学岛的“人造太阳”不久前成功完成首轮实验放电,10月12日它的魅力将在第八届“高交会”上展现。由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所最新制作的EAST装置模型,将在深圳会展中心4号馆首次亮相,模型按照1:8比例制作。  相似文献   

11.
1.科学岛EAST实验研究首次实现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轻点鼠标即可轻松启动并运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核聚变实验装置.进行跨国实验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DⅢ-D核聚变实验室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看到的实验数据及放电图像与中国科学家在控制室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们在第一次跨国操作中,获得了电流250千安、时间接近5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相似文献   

12.
《创新科技》2006,(3):55-55
目前,由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设计制造的EAST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大部件已安装完毕,进入抽真空降温试验阶段。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以探索无限而清洁的核聚变能源为目标,将于2006年3、4月在合肥建成。这个装置也被通称为“人造太阳”,能够像太阳一样给人类提供无限清洁的能源。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本期出版了"中国磁约束聚变科学技术研究进展"专题.有着"人造太阳"之称的磁约束热核聚变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危机的最终途径.中国依托东方超环(EAST)和环流器二号(HL-2A)两个托卡马克装置的实验研究成果和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设计建造经验,全面启动了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物理  相似文献   

14.
《安徽科技》2008,(2):34-43
1.科学岛EAST实验研究首次实现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 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实现了跨国远程控制等离子体放电。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轻点鼠标即可轻松启动并运行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核聚变实验装置。进行跨国实验的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DIII—D核聚变实验室专家,通过专用数据网看到的实验数据及放电图像与中国科学家在控制室里看到的完全一样。他们在第一次跨国操作中,获得了电流250千安、时间接近5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  相似文献   

15.
《合肥科技》2006,(10):13-13
第21届IAEA聚变能大会16日开幕。与往届大会通常只有欧洲、美国和日本的3个托卡马克被列在汇报名单中不同,这次聚变能会议上,我国自行研制、建造的EAST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首次被列入名单,并作为大会的第一个报告,由此可见国际聚变界对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科技短讯     
我国“人造太阳”放电成功我国最新一代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9月28日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成功获得了电流超过200千安、时间近3秒的高温等离子体放电。未来稳态运行的热核聚变反应堆投入商业运行后,能提供无限的、洁净的、安全的能源,将使人类未来数亿年的能源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答案在本期内找)40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联合举行仪式,宣布将一颗由我国科学家发现的编号为48798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彭桓武星”。彭桓武院士是我国核物理理论、中子物理理论以及核爆炸理论的奠基人,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获得者。9月9日,我国在酒泉…  相似文献   

17.
小玲玲:听说科学家们正在建造“人造太阳”,请问什么叫做“人造太阳”?老博士:“人造太阳”实际上是一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由于它模拟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靠氘、氚不断发生聚变反应释放能量)而被形容为“人造太阳”。小玲玲:我国有这样的装置吗?老博士:当然有。在安徽合肥科学岛,中科院就建成了世界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如右下图),它的专业名字叫“托卡马克”。小玲玲:为什么要造“人造太阳?”老博士:这是因为人类能源消耗在快速增加,我们今天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再有一百多年就要用尽,而其他能源又难以接替上。“人造太阳”又叫…  相似文献   

18.
参与“人造太阳”计划,是中国目前投入最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也是中国有史以来首次以平等伙伴身份参加的规模最大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9.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3):76-77
<正>中国“人造太阳”有新发现2023年1月7日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它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奇云 《科技潮》2012,(5):64-65
2012年3月15日,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世界最大激光器、被称为"人造太阳"的国家点火装置(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简称NIF)进行了一项超级激光实验。实验过程中,装置所释放出的192束激光,在230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内,产生出1.875兆焦耳的能量。激光束在经过一系列透镜聚焦后,形成2.03兆焦耳的冲击波。这束堪称史上最强的激光在一举打破纪录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