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裴连顺 《科技信息》2011,(32):I0171-I0172
本文介绍了银星二井煤矿铁路专用线风沙路基的治理方案,针对宁夏地区治理风沙危害提出的一些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采用工程固沙保障铁路畅通为基础,以植物固沙为根本,建立和恢复生态平衡为目标,构成具有严密性、整体性的防沙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多孔化学固沙砖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化学固沙中固结层被风沙掩埋和掏蚀等缺点,提出以沙子为骨料,水玻璃为胶黏剂,在最优条件下制备出强度可达4 MPa的多孔固沙砖辅助化学固沙,并且联合植物固沙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的以沙治沙新观点.还考察了不同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水玻璃和AlCl3固化液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酒泉地方铁路因戈壁风沙造成的线路积沙问题严重,单纯地人工清沙已不能满足线路正常运营需要,因铁路辖区严重缺水,植物固沙措施较难实现,而化学固沙措施成本过高,鉴于此,在对戈壁沙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工程建设类防沙措施,包括线路设计措施和运营养护的技术措施,有石格固沙、PLA沙障和一些结构工程。  相似文献   

4.
结合措那湖风景区铁路沿线风沙、雪害治理的施工实践,阐明了高原铁路建设中风沙、雪害的主要危害特性及风沙移动规律,提出了高原风景区铁路风沙、雪害治理的综合技术方案,且详细论述了该方案的具体工程措施、施工方法与注意事项,并对高原风沙地区道路建设中的风沙、雪害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3):F0002-F0002
王继和,研究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所长。工作30年来,一直在风沙第一线致力于荒漠化防治研究,他带领科研人员深入研究了主要造林固沙树种和沙地水分平衡,引种选育成功了数十种固沙造林植物,为荒漠区大面积固沙造林和生态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1993年,首次将持续农业理论体系引入到我国沙漠综合治理中,  相似文献   

6.
铁路沙害是影响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戈壁风沙流地段的路基防护仍以工程防护为主,铁路安全运营成为重中之重,为确保施工顺利和运营安全,结合柳敦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路基风沙防护,对铁路风沙防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相似铁路路基风沙防护提供施工及维护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7.
了解铁路风沙路基的成因,从风沙的运动规律及对铁路路基的危害类型出发,详细介绍铁路风沙路基设计方法及风沙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风沙地区铁路运营环境及沿线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库布齐沙漠生态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典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研究,对库布齐沙漠植物-工程治沙模式、综合固沙林防护模式、复合套种模式、沙产业模式、光伏产业模式、恩格贝模式、川路切割分区治理模式和风水梁模式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各模式的技术应用特点.指出在光伏设施干扰下,地表强烈掏蚀和光伏面板间堆积等次生风沙危害问题亟需重视,并基于库布齐沙漠的自然环境分异特征,指出库布齐沙漠治理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沙漠东部实行无灌溉植物防风固沙模式,在中部种植锁边林并切割治理,西部建设"四位一体"综合固沙模式.讨论了环境友好型化学固沙材料和技术的集成研发与应用方向,展望了立体光伏基地与种植养殖业组合配套的综合模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根据新建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铁路土建一标DK137+096-DK171+000段风沙路基施工实例,对风沙危害及风沙路基特点进行分析描述,并总结了风沙路基的填筑工序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民勤-雅布赖风沙口沙害综合治理体系设置的治沙措施,进行了抗风蚀、沙埋能力以及对风速、地表粗糙度影响力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风沙口防护体系草方格、黏土、土工布沙障可大幅度提高地表粗糙度,分别为2.109,1.768,25.74;风蚀程度降低79%,49%,89%.并且通过综合防沙体系的建立,可使体系内风速降低65%,风蚀面积减小80%以上.总体上,治理1年后沙害程度减少了51.96%,沙害面积减少了88.4%,积沙量减少了87.6%.机械沙障防护下的人工直播灌草成活率得到大幅度提高,1年后覆盖度达到16%.初步总结出干旱地区通过采取工程固沙保护下的综合防护体系,固沙及阻沙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王磊 《科技信息》2011,(6):359-359,361
大何铁路位于库不齐沙漠东部边缘,风沙是对本线影响最大的不良地质因素,自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间笔者参与了全线踏勘、初测、定测、补充定测等各勘测阶段,已详细查明了以风沙为主的不良地质及其他地质条件,查明了全线风沙分布及其特征、成因、危害等情况,并总结出风沙地区铁路勘测要点及选线原则。  相似文献   

12.
生物土壤结皮能有效改善沙漠土壤特性,防治荒漠化。土壤微生物尤其是寡营养型微生物是生物结皮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毛乌素沙地苔藓结皮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寡营养型固沙菌株OM7,并通过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进行鉴定,对菌株OM7的固沙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为沙漠生态治理提供优良菌种资源。在淀粉稀释度为1/40的高氏一号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在沙罐中均匀施洒菌液后通过测定结皮厚度和抗压强度来研究菌株OM7的固沙能力。初步鉴定菌株OM7为类节杆菌OM7(Paenarthrobacter sp.OM7),为寡营养型类节杆菌的首次报道。类节杆菌OM7在1/40高氏一号培养基中培养3天的发酵液,于沙罐内接种菌剂培养物后在1个月内所形成结皮最厚为1.83 mm,抗压强度最大为10.48 N。寡营养型类节杆菌OM7具有高效固沙能力,适应养分贫瘠的环境,使其在沙漠生态治理中更具优势。菌株OM7的固沙能力与其生长状态呈正相关,发酵时间的选取对于固沙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风沙运动机理研究是认识土壤风蚀、沙尘天气(甚至沙尘暴)以及风沙灾害本质,进而实现有效防治的基础。其中所涉及的诸如多尺度、多场耦合、随机性、非线性、尺度效应和复杂系统等科学问题也是当今科学前沿所关注的共性和热点课题。本文在简要回顾与风沙运动力学机理研究相关的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兰州大学风沙环境力学研究组针对风沙流中的沙粒带电量和风沙电场的基本规律及其对风沙流和无线电通讯的影响、风沙流发展过程的理论预测、固沙结构有效尺寸的分析、风成地貌主要特征的计算机模拟等方面所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浅谈敦煌至格尔木铁路风沙地区选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识别铁路所处地区地形地貌,分析沿线风沙分布特征及其对铁路的危害,提出了风沙地区选线原则与工程设置方案,以保证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深入研究风沙荷载对输电铁塔的危害、提高我国输电线路整体的防灾减灾能力,以直线塔为研究对象,采用SAP2000软件模拟了杆塔结构在风荷载和风沙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将风沙荷载简化为风荷载与沙粒荷载的叠加,并应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风荷载采用Kaimal风速谱和谐波叠加法进行拟合,沙粒荷载则基于动量守恒定律和沙尘暴天气等级进行简化.风荷载与风沙荷载作用下单塔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对比结果表明:风沙荷载、结构动力响应、塔顶最大顺风向位移均随着风沙荷载等级的增加而增大,且均大于风荷载单独作用.此外,最高等级的风沙荷载较同风速下风荷载作用的塔顶最大顺风向位移增加约26.94%.因此,在风沙灾害频发的区域,风沙荷载对输电线路的危害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前铁路的修建在戈壁地区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戈壁风沙流对工程的危害,风沙流的风蚀和积沙作用严重危害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及机车的行车安全。针对风沙流设计经济合理的工程防治措施是保证工程建设及铁路运营的关键。通过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铁路工程在勘察中可以相对容易获取的戈壁砾石覆盖度、风沙颗粒粒径、密度以及风速等影响因子,提出一套计算戈壁风沙流年输沙量的计算公式。不用采取建立长期观测站点等耗费人力财力的常规手段,就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相对准确的指标。节约了勘察期间的成本和时间,并使勘察工作更加符合现阶段铁路项目快速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培军 《科技资讯》2006,(29):45-45,47
赤大白地方铁路DK112+250~DK125+503段为风沙路基,大部分以填方通过,地表以粉细砂为主。最大填方高度28.5米。路堤边坡坡率0~8米1:1.5,8~20米为1:1.75。充分了解了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的形成及形态特征,优化施工方案,结合风沙路基试验段成果,总结出风沙路基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国内外防沙治沙现状、无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类化学固沙材料、有机-无机复合类化学固沙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化学固沙是在流沙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结构和强度,能够防止风力吹蚀,又可保持下层水分的固结层.通常包括黏结作用、表层覆盖作用、水化作用、胶凝作用、聚合作用5个方面内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新型化学固沙材料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这将为沙漠防治理方面开发低成本、高性能、适合植被生长、不污染环境、可降解、可大规模实施的新型化学固沙材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输水明渠风沙防护工程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王峰 《科技资讯》2010,(13):51-51,53
新疆北水南调工程输水明渠在由北向南横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全长170.38km,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沙漠输水工程。沙漠明渠风沙防护无疑是保证沙漠明渠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即通过防护措施达到固沙、阻沙、导沙和输沙,以消除沙埋、沙蚀、沙割等危害。本文对该工程风沙防护措施结合试验、研究和分析及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北部风沙区喷播植物护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应用液体喷播快速绿化材料turf-mulch喷播植物技术对黄土高原北部风沙地区的护坡问题进行了探讨。喷播用植物种子为油蒿(Artimisia ordosica),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杨柴(Hedysarum mongolicum),紫羊茅(Festuca rubra)。结果显示,对750黄土边坡来说抗风蚀效率能达到95%以上,对300边坡风沙土来讲抗风蚀效率能达到100%;坡向对植物的影响表现为南坡植物种类多于北坡,南坡植物密度大于北坡;不论黄土还是风沙土,喷播turf-mulch材料后。植物密度大于其它的固沙固土措施,而且对边坡具有明显的保水和防止水蚀的效果;就喷播植物种而言。以油蒿为喷播植物种护坡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