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33岁,农民.主因"间断血便1a半"于2000年4月20日收入院.患者1a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脓血便,有时鲜血便2~3d1次,脓血便附着于大便表面,不与大便混合.行钡灌肠检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经治疗无效,并渐感乏力,月经量多,行骨穿示"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18岁,于住院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麻木,初起为阵发性,半月后转为持续性。于住院前10天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活动障碍,开始为左手活动受限,呈时行性加重,3天后患者左手握物不能,左下肢明显无力而步行不能,伴有便秘,。故来我院武诊,诊断为Brownsequard氏症候群(肿瘤可能性大)而收住院,既往健康,家庭中父亲、弟弟均患结核病,其弟弟患骨结核已病逝。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131Ⅰ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54名甲亢患者在131Ⅰ治疗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分别检测血甲状腺激素.sTSH测定其骨密度.结果131Ⅰ治疗前55.56%患者骨密度减少;治疗后3个月患者骨密度与治疗前无差异,而治疗后6个月有效组和痊愈组患者骨密度明显上升,无效组和甲低组与治疗前无变化.结论应用131Ⅰ治疗甲亢可以使患者骨密度在短时间(6个月)较好的恢复;治疗后甲低患者的骨密度不能恢复,因此,治疗时要尽量减少甲低的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4.
1病例患者,女,58岁,因"呕吐3周,加重1d"于2012年10月1日入院。患者于3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非喷射性,每日约3~4次,每次量约50 mL,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胆汁及咖啡样液体,伴右上腹持续性隐痛,无向肩背部放射,未予重视。入院1天前呕吐加重,每2~3 min 1次,呕吐物同前,每次量约80~100 mL,伴上腹隐痛,呕吐后腹痛较前加重,伴声音嘶哑、全身乏力、胸闷、心悸、行走困难。无发热,  相似文献   

5.
1 病例患者,女, 64岁, 发现 "左颈部甲状腺"肿大20年,未予治疗.近半年来反复发作咳嗽、胸闷,且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声音沙哑.无呼吸困难,无咯血,无胸痛头晕,无吞咽困难,无四肢乏力,眼睑下垂,体重无明显增减.无心悸多汗,无手颤怕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骨科患者的静脉栓塞的联合预防和治疗.方法:对6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运用药物和机械联合预防和治疗静脉栓塞(VTE).结果:60例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5~7d辅以间断气囊压迫(IPC)治疗后随访无复发,无致死性肺栓塞(PE)发生.其中2例严重的VTE经药物和机械治疗后好转,6个月后随访治愈,无复发;3例出现股静脉远端深静脉栓塞,3个月治愈.结论:药物联合机械预防和治疗VTE更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9岁.3个月前出现全身皮疹,发热,服用中药后症状未见改善,后在当地卫生院用泼尼松治疗后皮疹消失,但仍不规则发热.10天前出现持续性中上腹闷痛,当地卫生院治疗后无好转,求诊我院,B超示:门静脉血栓.拟"门脉血栓原因待查"收住我院肝胆外科.  相似文献   

8.
分析硫胺(维生素B1)缺乏所致血液透析相关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临床诊断为硫胺缺乏所致血液透析相关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疗效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包括舞蹈病、快速进展性痴呆、肌阵挛、抽搐、意识模糊、嗜睡和昏迷等。10例中7例经肌肉注射维生素B1后病情缓解,3例死亡患者其维生素B1治疗均开始于脑病表现出现1周以后。所有病例均为伴有严重消化道症状的初次接受血透治疗的患者。结论:血液透析病人出现难以解释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时,应高度重视硫胺缺乏所致血液透析相关性脑病的发生,及时补充维生素B1及营养支持治疗可望缓解病情,否则可致患者可死亡。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某患,男,64岁,因反复腹痛,腹胀2月余,加重5d入院。患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以脐周疼痛明显呈持续性隐痛、无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黄疸、解黑大便、畏寒、发热等症。5d前上述症状加重,以右下腹疼痛剧烈,伴肛门排便、排气减少,急来我院就诊。既往无腹部外伤手术史,儿时患过“肺结核”已治愈。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7岁,因左足外踝下方疼痛一年,加重半个月,于1992年5月23日入院,住院号143368,该患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足外踝下方出现一肿物,约3.0×2.0cm大小,触之质硬韧,椭园形,伴有剧烈疼痛,行走困难,曾来我院诊治,经门诊检查诊断为“腱鞘囊肿”给予热敷理疗、外敷中药等对症治疗,疼痛稍有缓解,肿物不见缩小,反而增大。入院前一个月,疼痛加剧,影响睡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来院行手术治疗,创口一期愈合后出院,术后病理报告:腱鞘巨细胞瘤。 出院后,左足跟部疼痛持续存在,局部肿胀,长时间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75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治疗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每日尿激酶胸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人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结果 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6.5±2.3)d,住院时间(11.8±5.2)d,没有病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1.8±0.7)mm;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11.4±5.1)d,住院时间(15.2±6.9)d,8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4.2±1.2)mm.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加快胸水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1一般资料 患者,男,52岁.以多处关节剧痛1 d而急诊入院.前3 d无诱因全身皮肤出现荨麻疹,自觉搔痒,曾用苯海拉明治疗,1 d后荨麻疹消失而停药.过2d再次出现大量荨麻疹,并突然出现双侧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剧痛,以致患者难以忍受,喊叫不止.  相似文献   

13.
1临床资料患者宋某,男,14岁。病历号166090。因听力下降,智能减退1年,失明,耳聋半年,左侧肢体无力3个月于1997年10日入院。于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鸣,听力下降,智能逐渐减退,差别晕,走路不稳。5个且右耳听力下降,并出现视力减退,复视,言语不清。近半年发展为双耳聋、失明、失语。3个月前又出现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曾用“脑活素、“青霉素”及“激素”等治疗无效。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查体:神志清楚,失语、失明、双耳聋、双侧瞳孔等大多圆,直径3.5mm,直接、间接光反射均迟钝。四肢对疼痛刺激有反应,肌力Ⅰ级,四肢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7例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中使用虹膜拉钩固定晶状体前囊膜,植入3片式人工晶体.结果:患者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术眼裸眼视力分别为0.47±0.21、0.51±0.23、0.56±0.24、0.52±0.27,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53±0.23、0.56±0.21、0.57±0.31、0.57±0.29,术后3个月13例人工晶体位置居中.结论:虹膜拉钩在白内障伴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应用明显降低手术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以进一步提高盆腔炎的综合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中药灌肠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患者采用红败散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西药组患者按照常规西医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中西医结合组予以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并护理.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3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中西医结合组疗效优于单纯中药组和单纯西药组(P<0.05);而单纯中药组和单纯西药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红败散保留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操作简便,易为患者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病例1,患者,男,57岁,因咳嗽、气喘5d,呼吸困难30min,逐渐昏迷5min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入院前5d出现咳嗽、咯痰,为黄白色粘稠痰,伴有气喘,无明显气急,无发热,无心悸、胸闷、胸痛.自服"克感敏、复方岩白菜素片、复方甘草片"无好转,入院前30min,咳嗽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急送我院.于入院前5min路途中出现昏迷,呼之不应,无呕吐,以"昏迷原因待查"收住院.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8 岁全身皮疹伴瘙痒4 天4 天前下午3 时口服1 丸脊髓灰质炎疫苗三型混合糖丸疫苗后约4 小时出现皮肤瘙痒随之颜面躯干四肢相继出现广泛风团状皮疹伴轻微腹痛口服赛庚啶路丁治疗无效并且皮疹增多瘙痒加重坐卧不宁第3 日给予静滴维生素C 葡萄糖酸钙年氰咪胍等治疗皮疹此起彼伏反复出现第5日遂入院治疗患儿病后无发热咳嗽腹泻关节痛等症状1 月前曾服过该疫苗1 丸既注无过敏史近期无患病及用药史体检体温36 精神略差全身皮肤可见淡红色大片或斑点状较密集风团高出皮面压之腿色以躯干部为著浅在淋巴结不大咽无充血心肺肝脾无异常脐周轻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05~2011-06就诊于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镇卫生院妇产科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36例,口服米非司酮片10 mg日一次服用,连续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后患者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明显,安全可靠,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对糖尿病足合并外周动脉病变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Wagner I~Ⅲ级的糖尿病足患者139例,分为大剂量前列腺素E1组(观察组)79例、传统计量组(对照组)60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前列腺素E1(40μg/d),连续治疗7 d,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前列腺素E1(10μg/d),连续治疗14 d,随访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取糖尿病足创面中心肉芽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并采用ELISA法测定其中的NGF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EGF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时伤口愈合情况、截肢率、踝肱指数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创面组织HE染色可见新肉芽组织形成,对照组也可见新肉芽组织形成,但新生血管较少.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NGF和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WagnerⅡ~Ⅲ级患者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agnerⅡ级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截肢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WagnerⅡ级治疗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前列腺素E1冲击治疗可明显提升WagnerⅡ~Ⅲ级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率,缩短WagnerⅡ级患者愈合时间,缓解下肢疼痛;其可能机制与提升NGF,EGF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 患者,女,29岁,已婚,制衣厂工人.患者近1月来感头昏,乏力,面色苍白.20 d前出现发热,体温达39 ℃,伴畏寒,寒战,偶有干咳.17 d前出现左下腹持续性隐痛,无腹泻.颜面、躯干及四肢相继出现散在皮疹,无痒感及疼痛.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一周,疗效欠佳,仍反复发热,外院血常规示:白细胞(WBC)2.1×109/L, 血红蛋白(Hb)73 g/ L,血小板(PLT)76×109/L.我院门诊以全血细胞减少查因于2007年8月27日收入血液科.患者起病以来体重减轻7.5 kg,既往有婚外性乱史,无输血及受血史,无吸毒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