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性学习模式探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现以创新教育为入口,引入研究性学习模式,对如何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论述,以期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为培养能适应新世纪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素质教育如何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入手,阐述了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过去“教师中心”向重视“学生主体”转变,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6条对策: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身心健康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延长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年限,拓宽大学生健身运动领域;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创造条件;注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体育素质教育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体育教育应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体育素质是身体素质、能力素质和人格品质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体育能力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改的热点和难点。作者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甘肃省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排球裁判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甘肃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排球裁判能力培养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取培养主导因子、外部条件因子、培养主体心理因子、业务水平因子、自身素质因子五个主要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甘肃省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各院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和自身发展特点,个别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目标不明确;排球教学主要集中在技战术方面,而对学生排球裁判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相对较少;在进行排球规则与裁判法教学时不够全面深入,缺乏对学生裁判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个别院校关于排球裁判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还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能力;课余时间学生裁判员参与裁判工作的机会很少,执裁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考核多重视理论,实践能力考核不多.针对上述影响因素,提出七条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高校体育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本文对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内涵和培养方法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并在总结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因此从体育教学的特点出发,探讨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科能力差距很大,针对这一现象,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其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薄弱的实际情况,提出高校体育教学要适应新世纪要求,在“求知创新”、“健康第一”的思路指导下,使教学目的由过去“增强体质”向“增进学生健康”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改变。探析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素质诸因素,为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改进体育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在体育实践和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是全面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探讨了完善仪器设备及实验环境;着重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开放实验室;建设与完善实验考核制度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胡志军 《科技资讯》2009,(6):186-186,188
依据我国“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审视近几年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课程内容基础性不明显;重实践轻理论,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中心;课程内容忽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在健身和育人方面的功能和作用不太突出;课程内容逻辑性不强,重复现象严重,未能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的体系。针对形成这些问题的观念和理论基础,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解决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分析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高师体育要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对高师大学生应具备的6种体育能力及其8条培养途径与实施建议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如何培养高师大学生的体育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梁辉 《科技信息》2011,(17):145-145,91
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要求下,作为一种体育教育理念,针对目前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现状,分析影响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状况,提出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之建议,努力构建“阳光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完善制度,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增加投入,创设环境、努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积极创新,创设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加强监督、强化管理,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问调查法,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受到普遍重视,但实施过程中存在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高校“应试教育”与“锦标主义”思想较为突出、大部分高校运动场地设施经费严重不足、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提出了转变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把健康教育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重视培养大学生体育学科能力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选择合理实用的体育课类型和教学组织形式等8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是高校体育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本文对新时期高校学生体育能力的内涵和培养方法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研究,并在总结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体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视角,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理论研究与思考,提出了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立体式教学”.并利用两年的试验教学和问卷调查,证明“立体式教学”模式能达到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所传授的技术动作的准确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