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可分离债券作为一种创新金融产品,是现代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2006年5月7日,我国证监会首次将可分离债券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从2006年11月份马钢发行第一支可分离债券至2008年5月,共有17家发行,规模为738.75亿元.为什么可分离债券如此受到我国上市公司的青睐?本文从可分离债券的发展历程、优势、风险来分析,还提出了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债券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胡敏 《广东科技》2013,(14):219-220,213
由于我国企业的筹资需求与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逐渐增大的市场扩容压力正日益突显,筹资的成功率也是在逐渐降低。在这种资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发行认股权证已成为公司解决筹集资金和改善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等的方法。本文首先介绍了认股权证在我国存在的必要性和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实例加以论证认股权证筹资的效应,它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之处,指出上市公司需要权衡利弊来进行认股权证筹资的选择。同时,也从认股权证的定义、发行方式的选择、在筹资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加以了描述。目的在于更多的企业可以选择这种方式进行筹资,以解决企业筹资困难的问题,摆脱管理者想筹资,而股东不愿损害自身利益,银行不愿承担过多的风险而筹不到资金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3.
可分离债券作为一种创新金融产品,是现代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途径之一。2006年5月7日,我国证监会首次将可分离债券列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品种,从2006年11月份马钢发行第一支可分离债券至2008年5月,共有17家发行,规模为738.75亿元。为什么可分离债券如此受到我国上市公司的青睐?本文从可分离债券的发展历程、优势、风险来分析,还提出了上市公司发行可分离债券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券市场存在“重上市轻再融资”的现象,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文章以宁波地区为例,分析了再融资业务中存在的规模小、方式单一、利用率低等问题,影响因素包括缺乏再融资意愿和项目、融资条件不足、配套政策保障不力等,因此需要通过优化股权机构、推动并购重组、加强政策扶持、培育再融资项目、规范再融资资金的使用等措施来提高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能力,推动上市公司的良性发展,拉动宁波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时下,不少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对当前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资金价格不求甚解,没了钱只知道到要配股增发、向银行借款,而融资后资金又没有好的项目可投。于是大笔资金不是躺在银行里就是用于委托理财,不少委托理财最后还形成了风险。上市公司不擅理财,往往会牵涉到企业的直接或重大利益,难以保证企业经营正常和价值最大化。科学理财已成为上市公司的当务之急。一是按需选择融资。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方式有增发配股、发行债券,同时还可向银行借贷、票据融资等,上市公司选择哪种形式应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资金需求情况、市场供需情…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上市公司两种不同的再融资方式———配股与增发新股作比较分析 ,具体从两者的定价方法、认购对象、发行数量、股本结构变动、对上市公司各类股东权益的影响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这些比较分析出发 ,指出在配股及增发新股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完善方法。文章认为 ,增发新股在未来将会取代配股在上市公司再融资中的主导地位 ,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与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市公司存在股权再融资偏好,符合融资条件的上市公司大多不放弃再融资机会、股权融资的比重较大,且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低于非上市公司。这一现象的发生必然有其内在原因,不仅从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和股权结构等微观角度,而且从我国股市制度的缺陷和债券市场发展缓慢等宏观角度,分析股权融资偏好的产生原因。由此预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再融资偏好在股权分置改革后的若干年将继续存在。  相似文献   

8.
上市银行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市场合理再融资.本文对我国上市银行板块进行再融资过程中的风险情况进行量化分析,通过综合评价上市银行进行再融资的财务情况,提出上市银行需要优化资本结构,建立内生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以及促进债券市场发展等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经理权力和非权力特征作为切入点,研究经理人在管理防御影响下,对公司再融资决策的影响.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以2002-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经理权力和非权力特征对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理权力与非权力特征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但各因素影响程度不同.体现经理自主权大小的经理领导力、经理任期影响力较强,而体现经理所有权的持股比例对再融资方式选择影响较弱;在经理非权力特征中,转换工作成本、年龄对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影响较强.  相似文献   

10.
严城 《科技资讯》2006,(31):235-236
本文首先考虑了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并阐述了根据成因而分类的筹资风险类型:现金性筹资风险和收支性筹资风险。作者同时根据债务筹资风险和股票筹资风险两种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防范方法,认为对于债务筹资风险最主要的是建立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制度和预警制度。而对于股票筹资风险,则应该根据具体的市场环境对股票发行规模和发行价格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