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异辉 《甘肃科技》2002,18(5):34-34,63
某基础底板长为 2 6 .45m、宽 8.1m(局部 10 .0m )。高 3.0m(见图 1)的现浇混凝土基础。基础底板落在 10 0mm的C10混凝土垫层上。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 0 ,混凝土量 70 5m3 ,属于大体积现浇混凝土结构。众所周知 ,大体积混凝土的连续浇筑和裂缝控制 ,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难点。我们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泥水化释放大量热量这一特点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同时。降低水化热 ,控制裂缝 ,取得了施工质量与工期的最佳效果。图 1 基础底板侧视图1 工程特点1 1 基础底板面积大 ,厚度尺度大 :混凝土施工时要求一次浇…  相似文献   

2.
大庆某工程建筑面积24200m2,33层,剪力墙结构,基础底板长62.7m,宽16.2m,厚1.8m,采用C30、S8防水混凝土,配筋为25·120双层、双排双向混凝土量为1828m3。1.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1)由外部荷载引起的裂缝隙,按常规计算的各种荷载引起的;(2)由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设计模型的不同而产生的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3)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产生的变形应力引起的裂缝,施工中可采取措施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释放的水化热能产生很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  相似文献   

3.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比较大,水泥在固化过程中会释放出较大的水化热,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加以注意和控制,很容易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从而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危及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因此,对混凝土温度裂缝加以研究和控制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机理和影响裂缝发展的各种因素,研究了温度裂缝控制的措施,参照了已有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计算及预测方法,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过程监测等方面提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有效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杨永贯 《科技资讯》2009,(21):70-71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混凝土单体体积大于800m^3,混凝土截面厚度大于1m的混凝土结构。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常会因为温度应力作用,使得混凝土结构产生温度裂缝,当裂缝过大并超过规范规定要求,则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渗漏.钢筋腐蚀,保妒层剥落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和耐久性,更为严重的,则会因贯穿性裂缝,连成混凝土结构断裂。产生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本文试图通过一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实例。初步探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其中水泥水化热是产生裂缝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能有效地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施工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海峰 《工程与建设》2010,24(2):261-263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其中水泥水化热是产生裂缝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能有效地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的裂缝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是可以控制的,其关键就在于采取措施控制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这样才能解决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质量问题。本文在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探讨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徐冰  刘宇文  张猛 《科技信息》2013,(18):399-399
<正>大体积混凝土的主要特点就是体积大,一般实体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一、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温度裂缝,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1.水泥水化热。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2-5d左右,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2.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是其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升,又可视为强化水泥硬化、充分利用其活性的能源.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温差应力,稳定其体积,辅之以水冷却及其他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扩展,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立虎 《科技信息》2012,(8):397-398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发展的日新月异,大体积混凝土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市政工程中,如市政桥梁工程、给排水沉井工程等等。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较集中,内部温升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就会产生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和预防一直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就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类、产生原因、预防措施等作以简要探析。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分类及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释放的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是其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而大体积混凝土的内部温升,又可视为强化水泥硬化、充分利用其活性的能源。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减少水泥用量,控制温差应力,稳定其体积,辅之以水冷却及其他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扩展,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新型干法水泥工业建筑中,高层的预热器塔架的阀板型深基础、筒仓结构基础和大型设备基础,设计方案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水泥工业建筑中日益普及,因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应该看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过程和普通混凝土没有区别,可其工艺过程中的各种条件、各种因素、各种操作程序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管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信息措施实施)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由于建筑工业的飞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其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将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谢景才 《科技信息》2009,(22):271-271
由于建筑工业的飞速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其体积大,表面小,水泥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当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将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是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桥梁大体积高强度混凝土施工特点,从配合比设计、材料选择、降温度保湿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有水泥水化热的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其中水泥水化热是产生裂缝的关键因素,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影响,防止危害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大型现代化技术设施或构筑物不断增多,现代建筑中时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必须采取措施对其内部水泥水化热及伴随发生的体积变化,尽量减少裂缝的产生。论文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何预防、检查和处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措施和在工程实践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7.
纪也莉 《科技信息》2012,(35):378-379
裂缝会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防水性、耐久性及工程质量安全,如何有效地控制裂缝是混凝土施工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要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要尽量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粉煤灰等掺和料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开裂。优化基础设计、改善边界约束条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混凝土中的收缩应力和次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求控制温度和干缩裂缝,降低水化热,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一般具有体形复杂、配筋较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较复杂,加之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水泥单方用量多,水化热作用影响大等特点,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本文主要结合某大型建筑的基础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案例,对如何控制施工裂缝及施工技术等方面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和研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形成要素基础上,总结出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产生对策,进而有效处理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