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菲莫铜多金属矿矿床位于哀牢山中深变质岩带中段,喜马拉雅山期大皮甲花岗岩体东侧,属于哀牢山基底推覆体高级变质岩区.该文通过地质调查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后将矿区阿龙组地层划分为4个岩性段(Pt_1a~1、Pt_1a~2、Pt_1a~3、Pt_1a~4).矿体产在阿龙组第二段大理岩与大皮甲花岗岩接触带附近破碎带及其地层中,矿区内其它地层分布区域未见铜矿化.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和沉淀受到北东东向断裂构造、岩体和阿龙组第二段地层中大理岩的共同控制,该矿床应为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汉源县铜厂河铅锌矿,以矿体呈脉状、似层状产出和矿体小、硫铁—铅锌共生为特征。铅锌矿床主要赋存于震旦系上统灯影组第三岩性段(Z2d3)中,矿体的产出部位集中于正断层及层间破碎带内,主要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控制。通过对铜厂河铅锌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分析,并与邻近矿区对比,认为该矿床为层控型沉积—改造矿床。  相似文献   

3.
甘露池金矿位于北祁连优地槽褶皱带、马雅雪山复式背斜的东延部位。成矿区划属永登—庄浪加里东期铜、铅、锌、金、银、铁锰成矿带。矿体赋存于下志留统马营沟群上岩组第二亚岩组第一岩性段,岩性为灰、褐灰色含铁白云石绢云千枚岩、粉砂质板岩夹黄褐色千枚状长石石英岩屑砂岩,严格受北西向断裂及含金石英脉的控制,矿床的形成受下志留系地层控制。志留系地层的含矿岩性、北西向断裂构造带是找矿的最佳方向。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瓦房店市磨盘山水泥石灰岩矿床产于寒武系张夏组二段(ε2z^2)地层内。矿区出露主要有寒武系中统徐庄组、张夏组和寒武系上统固山组、长山组地层,地层岩性以灰岩为主。矿体呈似层状,根据矿区岩石类型及组合认为,该矿床为化学或生物化学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5.
震旦系灯影组为滇东北富铅锌矿的重要产出层位之一.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总结了震旦系灯影组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认为该类型铅锌矿床中的工业矿体主要赋存在灯影组上段上下亚段两个含矿层,目前发现两类矿体:层状矿体、脉状矿体.层状矿体具有一定的赋存部位和赋矿岩性特征,脉状矿可切穿灯影组全部岩性段常形成"上层矿-下层矿-脉状矿"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灯影组中的铅锌矿床应为今后滇东北矿集区中找矿潜力巨大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6.
内乡县蛮子营晶质石墨矿位于朱夏断裂带南侧,主要赋矿层位为秦岭群雁岭沟组.通过对矿区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类型及特征研究,分析了矿床成因,探讨了石墨矿中碳物质来源,认为该区石墨矿中碳物质来源于无机物,该石墨矿属于沉积变成矿床.  相似文献   

7.
矿区位于处于北秦岭造山带西段与中祁连构造带复合部位,属漳(县)-武(山)断陷盆地西段,总体构造线呈北西西~南东东走向。矿体赋存于新近系第二、三岩性段,严格受北西向车厂-漳县-盘古川正断层(F1)控制,矿床的形成受新近系、北西向断裂及水文地质条件三种因素控制。可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测深低阻层中微弱的高阻体为本区的地球物理找矿标志。文章在较详细研究矿床地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区的主要地质特征,为区内找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南部火石岭组地层序列划分与区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火石岭组沿革分析入手,以松辽盆地南部双辽、长岭、德惠、王府和榆树等5个断陷钻遇火石岭组的42口深层钻井,以及营城煤矿226孔和50孔层型剖面和盆缘野外剖面为对象,通过岩性和连井地震剖面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火石岭组可分为2个岩性段。火石岭组一段为深色泥质岩与灰色砂岩不等厚互层的正常沉积岩,断陷边缘多为粗碎屑沉积。火石岭组二段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岩为特征。火石岭组二段自下而上包含5个火山喷发旋回,分别为中性熔岩旋回、酸性火山碎屑岩旋回、中基性熔岩旋回、偏碱性的中性熔岩旋回、酸性熔岩旋回。  相似文献   

9.
本文先对辽宁省灯塔县荣官石膏矿区古地理及地层作了一简单介绍,然后根据岩性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将矿区寒武系下统馒头组划分为潮上带及潮间带。石膏矿床形成于潮上带及潮间带高潮坪。  相似文献   

10.
九星铁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和华南褶皱带之间的过渡带,赋矿地层为青白口纪下江群甲路组第二段a亚段。通过收集相关地质资料,以及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镜下观察,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九星铁矿床具有多期次成矿作用特点,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到地层、区域变质作用、岩性和构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兰州盆地下更新统五泉山组的粒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岩石学和沉积组构的分析,提出了五泉山组的岩组、岩相特征.据此,将五泉山组分为两个岩性段,命名为第一岩性段和第二岩性段.作者认为,第一岩性段属于河流环境的沉积物,其中包括河床滞留砾石层、边滩砂层和河漫滩亚粘土三种沉积类型;第二岩性段系由干旱地区山前或山麓地带暂时性流水沉积而成的洪积砾石层.  相似文献   

12.
一、概况德保铜矿是一个铜锡分别具中型和大型规模的矽卡岩矿床,由六个矿段组成。据了解,该矿床发现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到1972年区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正式提交普查勘探报告为止,先后曾有四个地质队(组)到矿区开展过地质工作。近年来,我们在矿区的Ⅰ号矿段做了一些地质工作,以下就该矿段的地质特征及对矿床成因作初步探讨。Ⅰ号矿段位于矿区西南面的红山地区,离矿本部约2公里(见图1),面积约240000米~2。其锡金属储量约占全矿锡储量的3%,但该矿段的矿石均为氧化矿或半氧化矿石,品  相似文献   

13.
矿区以西金鸟兰湖一金沙江缝合带为界,分为可可西里一甘孜残留洋和羌塘陆块两大构造单元。本次工作区位于羌塘陆块开心岭一鸟丽岛弧带上。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二叠系以及新近系。根据现有的工作程度在Fe4矿段和CZ299—1—2矿段新发现了锌矿体。依据矿体围岩、矿区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综合分析扎日根磁铁矿矿床成因类型为火山喷气一沉积型矿床。矿区原先主要矿种为赤铁矿,但在2008年的普查项目施工中发现了5条隐伏锌矿体,无论从矿体厚度及矿石品位来看,都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对此根据前人资料结合我单位的工作程度浅谈一下该隐佚锌矿体的矿床成因及找矿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论述了陕西黄陵县店头矿区延安组植物群面貌及组合特征;根据古植物化石在纵向上的分布,将延安组植物群划分五个植物组合;在考虑该组植物群特征的同时,结合延安组沉积古地理特征,岩性特征将延安组第1段地层划入早侏罗世,其余4段地层划归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卢氏县葫芦山铅锌矿床地处华北地台南缘,秦岭地槽北部。矿体位于熊耳岭岩体西侧、后店—寇家沟向斜两翼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Pt2s1)地层中,呈脉状、透镜状分布于向斜两翼次级小断裂中。通过对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体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矿体受地层、构造、岩浆岩综合控制,为熊耳岭岩体晚期形成的富含铅锌元素的成矿流体沿后店—寇家沟向斜向西运移,并在富含成矿元素的宽坪群四岔口组下段(Pt2s1)地层中进一步富集,最终在两翼次级小断裂中沉淀下来形成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16.
尕林格铁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尕林格铁多金属矿地处东昆仑北带,矿床赋存于滩间山群碎屑岩夹火山岩组中岩性段(OSTa-2)和上岩性段(OSTa-3),矿体受古构造蚀变带、碎裂岩化带、层间裂隙控制明显;并论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通过对成矿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期次的分析及成矿机理探讨,认为该地区是一个多成因、分期、分阶段,多种成矿方式相互叠加改造的矿床。  相似文献   

17.
新疆阿勒泰市塔拉特铁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拉特铁铅锌矿床产于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下亚组第二岩性段上部,容矿岩石为中酸性变质火山碎屑岩,矿体沿走向、倾向延伸稳定,浅部矿体较薄,深部有变富、变厚趋势。主产元素铅、锌,伴生铁、银、铜等。矿体受火山喷发机构和地层层位控制,有火山喷流—沉积成矿特征,属海相火山岩型铁铅锌矿床。根据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该矿床下一步找矿方向主要为A4矿段及A3矿段的深部。本文提出的找矿认识,对指导该矿床下一步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大北山熔剂用石灰岩矿为碳酸盐岩沉积矿床,矿体裸露地表,矿石质量好,为大型矿床.探讨了矿区地层岩性、矿体地质特征及早-中三叠世沉积相特征,研究了碳酸盐岩矿床形成的沉积环境,认为矿区从早三叠世早期至中三叠世早期的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是由盆地向开阔台地逐渐变化的,为一个完整的海退过程中碳酸盐岩沉积.台地前缘斜坡-台地边缘的生物礁...  相似文献   

19.
布途金子铅锌矿位于川滇黔铅锌成矿域内,矿区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建造,矿体赋存于灯影组上段地层中,受地层岩性及构造控制。Ⅰ和Ⅱ号铅锌矿体目前尚未控制最大延深,全部为氧化矿石。通过对数千米探矿坑道施工,将研究区与国内及世界典型MVT铅锌矿床对比,认为布途金子铅锌矿床属MVT铅锌矿亚类;通过与周边矿床对比,指出矿床深部极有可能存在大而富的原生硫化矿,有望成为一中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全椒县范水洼金矿床地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安徽省全椒县范水洼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矿床的赋矿围岩为上寒武统琅琊山组的泥质条带灰岩,矿区内主要构造有断裂和皱褶,主要蚀变矿化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以及金矿化。对矿床的控矿条件进行分析,认为地层层位和岩性、地质构造条件以及围岩蚀变是矿床主要的控矿因素,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可能为卡林型金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