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江省黑土农田养分时空演变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黑龙江省黑土农田的广泛采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黑土农田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9.44g/kg,全氮含量为2.22g/kg,速效磷26.66 mg/kg,速效钾160.12 mg/kg。1979~2002年期间黑土农田土壤有机质下降了3.76 g/kg,平均每年下降0.16 g/kg;土壤速效磷含量大幅度上升,已是1979年的2倍以上,23年里土壤速效磷上升了14.66 mg/kg,平均每年上升0.64 mg/kg。认为土壤速效磷是过去的20多年里人为生产活动改变最大的肥力因子。除土壤速效磷之外,其他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分布有较明显的地域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尤其是土壤碱解氮与地理纬度高程度相关。图7,表4,参3。  相似文献   

2.
海伦市农田黑土机械组成与土壤全量养分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以海伦农田黑土为对象,研究海伦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全量养分含量,探讨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全量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海伦市农田黑土机械组成粉粒(0.02mm~0.002mm)占25.85%,黏粒(《0.002mm)占34.46%.粉粒与土壤全氮、全磷、全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钾不相关;黏粒与全氮、全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全磷不相关.  相似文献   

3.
主要以双城农田黑土为对象,研究双城土壤颗粒机械组成、全量养分含量,探讨土壤机械组成与土壤全量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双城市农田黑土机械组成中粉粒(0.02 mm~0.002mm)占21.41%,黏粒(<0.002mm)占30.50%;粉粒(0.02 mm~0.002mm)与土壤全氮、全磷、全碳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钾不相关;黏粒(<0.002mm)与全氮、全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钾、全磷不相关。表4,参10。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黑土农田养分现状和肥料效应,阐明了有关农业措施对土壤培肥和粮食增产的作用,提出了实现黑土农田养分优化管理的对策与技术。图1,表1,参21。  相似文献   

5.
水稻灌浆过程是籽实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过程。灌浆过程中干物质的累积是“S”型曲线,水分变化呈“抛物线”型。弄清水稻灌浆过程中养分、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提高籽实灌浆强度,增加午粒重,降低空秕率,促进早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黑土农田水土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区域水资源急剧消耗的态势,提出了农田水资源高效持续利用对策;阐述了区域农田养分水平的发展趋向,提出了肥料投入的高效利用技术及黑土培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作物生产系统氮磷养分平衡的定量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季作物生产为基本单元,在单养分限制模型基础上,根据限制-稀释假定,建立了多养分综合作用下的作物氮磷钾吸收-供应关系模型。用有效化指数将施用的磷钾肥换算为土壤有效养分作为养分供应能力的指标。提出养分综合利用效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模糊聚类分析在划分土壤养分类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乳山市的土壤养分类型进行了划分,并提出了各类型的施肥原则。  相似文献   

9.
作物氮素吸收与分配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作物氮素的吸收和分配的模拟作了一些改进:假定作物地上部与根系的生长总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作物根系本身不成为限制养分吸收的因素,从而避免了对根系生长和功能变化模拟的困难;采用高产条件下的作物氮素相对吸收速率反映作物对土壤养分要求随生育期的变化;用氮素分配指数描述氮素的分配。采用江苏响水、扬州两地的试验资料对模型检验,表明模型对小麦植株含氮率动态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图5,参15。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对包膜尿素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自然资源桐油为包膜材料,生产包膜尿素,研究不同土壤对包膜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的影响。4种土壤中,其初溶出率均为0。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进行模拟,其最大养分释放量在黄红壤中为91.9%,低于红壤的98.2%、沙质红壤的98.4%和沙质黄红壤的96.7%。其养分释放期在红壤和沙质红壤中为218.4d,在黄红壤中为322.9d,在沙质黄红壤中为190.5d。图1,表4,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