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悲鸿的写实主义教育理论改变了传统中国画创作的绘画基础和理念,他把素描的绘画技巧融入到中国画创作中去,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起到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画的衰落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西方绘画的介入,中西融合理论的影响,从而导致了人们对中国画本质的认识模糊。随着老一辈艺术家的过世,当代画家对传统中国画的模糊认识,导致了中国画发展的停滞、衰落乃至倒退。究其原因,一是当代中国画家文化修养的缺失;二是书法的用笔对绘画的影响没有得到体现,造成笔法的不清;三是展览的错误导向使当代画家失去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学习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书法基础,并在学画的同时,通过理论学习和技法实践提高书法水平。当今,画家可以不善笔墨、不会书法,理论家也排斥笔墨进而主张放弃书法。在高等院校的中国画专业中,《书法》(含篆刻,下同)课程普遍得不到重视,从而不能使中国画专业学生具备应有的书法基础。为此,应当改革教学,以新的课程教学体系来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中国画家和中国画教育家。  相似文献   

4.
张晓雯 《科技信息》2008,(11):201-201
在当代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中国画为了在世界文化的体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家园,作为当代中国的画家在困惑与迷茫中担负起拯救中国画的重任,他们在继承传统中国画精神和文化品格的同时,又大量的吸收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手段和方式,改写了传统水墨画的题材和趣味模式。走向了一条兼容并包的局面,为中国画赢得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徐悲鸿立足于中西方艺术,用写实主义思想改良中国画,提出"新七法"、"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等,使中国画走向了现代化的征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学习中国画和中国画教学的心得体会,着重探讨中国画教学中"笔法"的问题,通过笔的发现及性能特点,执笔的方法和力量的运用,书法画法同源的分析,线条与情感的体现及笔法在绘画史上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根据中国画专业课程的设置,结合初学该课程的学生实际情况,分析并总结出了几点在中国画教学中笔法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笔墨”在中国绘画中有着重要地位。当我们探讨对中国画传统再认识的时候,对“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传统笔墨当代价值的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中国画的“传统”是一个发展着的艺术体系,“传统”的概念必然随着当代中国画家观念的更新而拓宽它的内涵。作为绘画观念的物化形式的传统“笔墨”,也将随着中国画向现代化发展而显现出它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相对传统水墨人物画讲究"书法用笔","意象造型"而言,当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方法和创作理念有了很大改变。就写实性的水墨人物画来言,一些画家依靠掌握的素描描绘能力,在创作过程中采取制作的方式来完成作品,这类作品往往能在大型展览中获得评委和观众的肯定。我们应该分析制作性水墨人物画的利与弊,并就制作性水墨人物画的创作理念认真研究,以便于为当前水墨人物画创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中国画的再认识,中国画创新的必然、创新方向两个方向展开对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的探讨与研究,以说明中国画传承与创新之可行,以资鼓励为之中国画创新之有识之士并以此自勉.  相似文献   

10.
曹洪嘉 《科技信息》2011,(7):I0087-I0087
中国画的素描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同时又为中国水墨画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西方素描艺术传入中国以来,一大批艺术家经过实践与对其规律的认识,逐渐的对其有了新的认识,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画造型发展的素描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书画是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既在表现技法方面有了一整套创作规范,又在作品的评价方面形成了一种传统欣赏习惯。这种欣赏习惯似不成文的法规,长期影响着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日趋活跃的今天,它时时和各种反传统的艺术思潮发生着“碰撞”。这种传统欣赏习惯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了解、研究这种传统欣赏习惯,对挖掘、整理、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和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及中国书画艺术走向世界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正时期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书画鉴赏方面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芥川一生收集了许多包括中国书画名家的作品在内众多的书画作品,在他的文章中也有许多与书画相关的作品,可见芥川对书画的爱好在其文学素养的形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仪卫图》是唐人物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的造型特点有:写实风格的高峰;人物形象生动,刻画深入,逼真传神;人体结构比例的高度准确;体积感强烈。线描技法的分析:线描技法总体水平很高;线描技法创新;勾画技法高度凝练;书法技巧明显融入。  相似文献   

14.
现代派书家为了打破以文字识读和书写为根本的习惯性思维,对西方现代派绘画进行了生硬的嫁接。但从书画创作审美体验中的“心物”之轴来分析,书法与传统的中国诗、画相比,虽有其独特性质,仍然是点画结构与主体意的融合,即意与象、心与物的统一。而现代派绘画从再现跨越到表现,只注重意与心的一端,强调心与物的对立。这可从现代派绘画与书法发展的实践以及相互借鉴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5.
题款书法有其自身的诗性品质 ,即诗情 ,主要表现为 :一、诗性文字创造的意境 ,二、线条墨象的空间造型 ,三、诗情与画境的相融相发。题款书法画意 :一、以题跋助画势 ,二、题款书法与画的映带 ,三、题款弥补画之不足 ,四、题款阐述画理 ,点醒画中笔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线描在国画练习及创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线描又是中国画作品中最基本的法则。中国画毛笔里面含有中国艺术文化精神,含有中国哲学的许多道理。毛笔线描决定了中国画造型与西方和其它平面造型艺术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汉字和图画在起源上是相同的,二者是同源的关系,这是对“书画同源”的合理解释。汉字起源于图画或汉字分化出绘画是对汉字与绘画关系的绝对化,不符合汉字与绘画同源的历史事实。正确认识汉字与绘画的原始关系须做到:第一,史前图象符号释义的平衡;第二,理清汉字与绘画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第三,研究角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8.
通过作者对中国山水画写生课程教学的认识和理解,总结了山水画写生的意义,并就如何上好写生课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空间结构思维,给环境设计提供了很多启示,如平面构成的原理与平面设计的基本原理完全相通,可以互相借鉴;书法篆刻中字体结构和章法的基本要求和实践,可以给环境设计提供创作的灵感。特别是传统书画通过巧妙的空间安排构成空灵、梦幻般意境的论述和技巧,依然可以植入现代西化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