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相应涨差模型在水库实时洪水预报调度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雨发生时由于通信故障或遥测系统出错等原因,不能获得流域上游水雨情信息,只有中心站水雨情信息可得.为解决此问题,将改进的相应涨差模型应用到水库实时洪水预报调度中.模型采用衰减记忆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进行参数在缦识别,用预报流量修正公式对预报结果进行修正.通过模型及修正公式检验,该模型可应用于水库或河道的实时洪水预报中.在水库实时洪水预报时,只需中心站的流量信患,计算方法简单.将模型应用于辽宁省大伙房水库,其预报结果令人满意.该模型可为水库实时调度方案制定提供依据,也可为其他无资料或资料短缺地区的实时洪水预报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溃坝峰顶流量的计算是溃坝风险分析的基本内容,不同的经验公式涉及不同参数适合于不同的溃决方式.本文以东大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洪演算分析该水库具有遭受超标洪水溃坝的危险,在此基础上,选定四种不同溃口流量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选择出适合于该水库溃口流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平桥水库现场试验的实测资料,分析得出了明槽水流掺气发点位置(L)与单宽流量(q)的经验关系式:L=16.08q~(0.47)并用原型观测资料代入本文所得关系式和前人已有公式进行了验证比较,的公式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所得  相似文献   

4.
在水库水质模型中,BOD-DO浓度的经验求解公式用到的数据太多,且数据不易获取,在实际应用中有局限,所以本文从多元线性回归出发,给出了模型参数估计的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全面地分析影响河道水温变化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大渡河流域实测资料所推荐的有关计算纵向离散系数的经验公式.确定了一种适宜于河道一维非恒定流水温的预测模型.作者运用此模型预测了水库下泄低温水、火电厂温排水对下游水环境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其结果可为制定水库生态用水调度方案和流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考虑积融雪的BTOPMC模型及其在岷江上游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有积雪覆盖地区的径流预报来说,积雪融雪模型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水文模型的适用范围和模拟精度.建立了一种基于温度指标的可用于缺资料流域的积融雪模型,并与分布式水文物理模型BTOPMC进行耦合.通过在岷江上游流域的应用发现,考虑积融雪过程的BTOPMC模型平均纳希效率系数达到75.26%,而原BTOPMC模型平均纳希效率系数仅69.58%,提高了5.68%.通过比较径流模拟曲线发现,考虑积融雪后的BTOPMC模型在积雪期和融雪期的模拟流量与观测流量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测暴雨资料进行设计洪水复核,为龙脉水库除险方案和加固措施提供依据.复核中,通过对暴雨特性、暴雨频率分析,以设计点暴雨、设计雨型和设计面暴雨,采用扣损法进行产流复核分析,并进行时程分配,利用瞬时单位线法进行汇流复核计算,从而确定了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洪水.通过与推理公式、经验公式和原设计成果比较分析,采用瞬时单位线法的洪水复核成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武汉地区软黏土固结蠕变试验资料进行处理,得出了各试验曲线的经验公式;通过对经验公式的分析,建立了非线性弹性黏性固结蠕变模型,其中,以Duncan-Chang模型描述土体的瞬时弹性,以Burgers模型的一部分描述土体的黏弹性;对Burgers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改进,根据固结蠕变模型特征及试验资料,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出改进的Burgers模型中参数的经验值.  相似文献   

9.
水库泥沙淤积是电站运行管理中必须掌握的重要信息,梯级水电开发淹没了原有水文观测站断面,导致缺乏用于计算淤积量的出入库泥沙观测资料.论文提供一种较为精确估算梯级水库淤积的计算思路,选取小湾水库为案例,通过比对2015年与历史时期水库汇水区内气象站降雨资料,选用与2015年降雨量近似年份的输沙率,进行出入库悬移质输沙量的计算;采用Brune模型计算梯级水库拦沙率;综合考虑出入库输沙量与上下游水库的拦沙量,计算获得2015年小湾电站的库区淤积量为11.45×106t.研究结果为小湾水库水沙科学调度和安全运行提供理论依据.所使用的方法和研究结果可以为其它水库开展年淤积量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各种灾害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积雪影响天气气候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通过不同的遥感卫星资料对我国或全球积雪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等特征进行研究。高效快捷的遥感信息提取手段对积雪的研究和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首先研究了积雪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图像显示的的关键方法;根据模型特征,探索了积雪监测模型计算融入图像显示的关键技术方法,即在遥感图像显示时,将要显示的结果抽象为一个遥感波段,该波段的每一个像元均由模型公式计算得到。该抽象的波段在显示重采样时,建立波段计算回调函数,由回调函数完成每一个显示像素的模型计算。实验证明,该文算法相对于传统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模型计算显示的效率,对于遥感信息建模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改进,可以应用到其他遥感信息建模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
磁致位移传感器冰雪厚度测量仪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磁致伸缩原理的位移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多位置测量的特点,据此研制了一种能同时测量冰/雪表面和冰底面变化的接触式冰雪厚度测量仪.该仪器被应用到低温实验室冰厚和南极固定冰区冰雪厚度的测量中.实验室历时540h,测量精度±0.13cm;现场应用持续6个月,测量精度±0.20cm.高精度的测量数据,特别是现场测量数据,为分析冰厚变化的细微过程提供了基础,为深入研究气-冰-海耦合过程,完善海冰热力学数值模型提供了支持.另外,该仪器还能为冰工程领域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在建筑空调中应用的可行性,在稳态传热及集总参数分析方法基础上,建立了圆柱形地下储库冰雪储存与释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得出模型的分析解。运用该模型对北京市商场、办公楼、宾馆和医院四类典型建筑应用季节性冰雪蓄冷技术进行空调供冷的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提出了冰雪蓄冷匹配系数的定义,分析了其在不同储冰初始温度及年平均单位面积冷负荷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计算表明,冰雪蓄冷匹配参数主要受年平均单位面积冷负荷影响,而受储冰初始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吉林省冰雪体育的发展状况,尤其是冰雪竞技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旨在通过冰雪项目本身的文化内涵去挖掘文化自觉的重要性及实现路径。吉林省冰雪竞技体育项目有悠久的历史及深远的文化底蕴,运动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将有利于项目水平的提高和项目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相似文献   

14.
Bitz CM  Fu Q 《Nature》2008,455(7210):E3-4; discussion E4-5
Arctic sea ice and snow on land have retreated polewards at an alarming pace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Such retreat locally amplifies surface warming through a positive feedback, which causes the Arctic surface to warm faster than the rest of the globe. In contrast, ice and snow retreat causes little warming in the atmosphere above when the stable winter atmosphere inhibits vertical heat exchange. We therefore find surprising the recent report by Graversen et al. in which they claim that recent Arctic atmospheric warming extends far deeper into the atmosphere than expected, and can even exceed the surface warming during the polar night. Using a different data set, we show that there is much less warming aloft in winter, consistent with the recent retreat of ice and snow, as well as recent changes in atmospheric heat transport.  相似文献   

15.
Vertical structure of recent Arctic warming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ear-surface warming in the Arctic has been almost twice as large as the global average over recent decades-a phenomenon that is known as the 'Arctic amplification'.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is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remain uncertain. The reduction in snow and ice cover that has occurred over recent decades may have played a role. Climate model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when global temperature rises, Arctic snow and ice cover retreats, causing excessive polar warming. Reduction of the snow and ice cover causes albedo changes, and increased refreezing of sea ice during the cold season and decreases in sea-ice thickness both increase heat flux from the ocean to the atmosphere. Changes in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s well as cloud cover, have also been proposed to cause Arctic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Here we examine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Arctic during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using reanalysis data. We find evidence for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well above the surface. Snow and ice feedbacks cannot be the main cause of the warming aloft during the greater part of the year, because these feedbacks are expected to primarily affect temperatures in the lowermost part of the atmosphere, resulting in a pattern of warming that we only observe in spring.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observed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must therefore be explained by mechanisms that induce warming above the lowermost part of the atmosphere. We regress the Arctic temperature field on the atmospheric energy transport into the Arctic and find that, in the summer half-year,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 warming can be explained by changes in this variable. We conclude that changes in atmospheric heat transport may be an important cause of the recent Arctic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路风吹雪雪深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公路风吹雪雪深预测作为国际雪冰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以白茫雪山防雪走廊段安装的自动气象站和当地气象局提供的气象资料为基础,提取了对公路风吹雪雪深有影响的4种因素(降雪量、大气温度、风速和湿度)的指标值,建立了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公路风吹雪雪深预测模型.对研究区5次降雪过程中所记录的199组数据进行训练学习,用20组数据来验证建立的模型,验证结果表明20h累计雪深预测值的误差在10%以内,85%的雪深预测值误差在20%以内,因此所建立的模型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和较高的精度.并对降雪量、大气温度、风速和湿度这4个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表明雪深与降雪量成正比,与其他3个因素成反比,其中降雪量对雪深的影响最大,风速次之,湿度最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冰雪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上游拥堵识别问题,提出基于研究临界消散车队长度值的拥堵识别方法. 该方法根据汽车行驶理论与拥堵区间车辆行驶特点,将拥堵临界车辆的行车过程分为加速、匀速和减速过程,通过分析的拥堵排队车辆通过交叉口的过程,建立不同冰雪路面信号交叉口拥堵识别模型. 通过不同条件下相关参数标定,计算上游路段拥堵临界位置. 利用哈尔滨市区一个交叉口的实际调查数据进行验证,证明该模型能很好与实际相契合.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在冰雪天气下需要进行封路或限速等措施,导致道路通行能力减小,车辆行驶安全性下降。 针对该问题,在考虑道路线形、冰雪条件道路特性与交通流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冰雪条件的高速公路 可变限速方法。建立了包含道路线形与冰雪条件的速度生成模型,同时引入模糊控制系统对路面雪况进行预 测。通过Vissim 软件对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可变限速方法可根据雪况动态调整限 速值,相比于对照组Ⅰ( 固定限速) 降低了车辆延误,提高了通行效率,相比于对照组Ⅱ( 封路除雪+ 无限速) 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能更有效地保证冰雪条件下高速公路车辆通行效率与安 全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遥感影像解读玉龙雪山的冰雪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丽江玉龙雪山在1974年、1989年、2002年3个时段的动态变化.数据源是.1974年的MSS影像、1989年的TM影像和2002年的ETM影像.首先运用Arcgis软件的矢量化功能分别对3个时段的冰雪信息进行提取,并对每个时段所提取的冰雪信息进行空间分析.最后用Arcgis计算工具计算出各个时段冰雪的面积,从而分析其在1974年、1989年、2002年3个时段以来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原因,以及对丽江生态环境、气候、旅游资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应用非静力平衡MM5 V3模式对2001年12月7日一次北京降雪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对云和降水物理过程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本次降雪过程是从对流层上层形成冰核向下发展的,中高空的强低温和上升运动区与冰粒子及雪的分布基本吻合,为降雪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