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9月我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参观这里著名的博物馆群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庞大的博物馆群都属于一个已有近150年历史的史密松学会。学会有一本著名刊物《史密松》(Smithsonian),是一本高级文化综合期刊。可巧9月号的封面竟是背上坐着好几个人的一只巨大的恐龙,他正稳步行走在大街上。这使我感到惊讶,这是怎么回事?我一向对恐龙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打开杂志后才知道这是科学家和美术家合作描述远古恐龙的一本科幻著作中的插图。这本书曾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栏目中保持久售不衰的记录,以百万册的销售量递增。这时我才感觉到美国恐龙热的温度的确是很高的。这又使我回忆起不久前我在纽约参观美国自然博物馆时的情景。这个馆可能是美国最大的恐龙研究、教育和普及中心。它的恐龙展厅经过重大修改于1995年6月重新开放,我在时正好赶上参观  相似文献   

2.
小可 《自然与人》2011,(6):36-38
美国国立印第安人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Indian),下文称作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是美国史密森学会的第18座博物馆.拥有三座设施,分别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馆、位于纽约市的乔治·古斯塔夫·赫耶(George Gustav Heye)中心和位于马里兰州的文化资源中心..其中,华盛顿国家馆于2004年9月21日对公众开放,是一座较新的设施;乔治·古斯塔夫·赫耶中心是一座永久性博物馆;文化资源中心则是一个研究和收藏单位。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会大厦是一座白色的有巨大圆顶的古典建筑,它已经成为代表美国的标志。就在它的对面数千米远处,矗立着高耸的华盛顿纪念塔,它也成为美国的另一标志,而且是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最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华盛顿纪念塔 这座纪念塔从1848年奠基,一共用了36年之久才把它建成,美国人称赞它是现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塔高555英尺(167米),全用白  相似文献   

4.
该馆于一九七六年七月开馆,美国国家航空宇宙博物馆为美国宇宙空间飞行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成果的地方。这座庞大然而又简单的矩形建筑物以及它的彩色玻璃和粉红色的大理石,一方面显得跟它所展出的空间技术一样现代化,同时又同首都华盛顿的古典风格很协调。在博物馆内部,人们将为它的开阔空间而惊叹不已,在它的三个展览大厅内,没有一根  相似文献   

5.
美国首都华盛顿虽然有闻名于世的华盛顿纪念碑,林肯、杰费逊纪念堂以及国会大厦、白宫等等,但是它的更大特色在于庞大的博物馆群。如果你是旅游团或代表团的一员,你对这些博物馆的了解只能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就是住上几个月也未必能详细了解。我有幸在华盛顿停留了半个月,几乎天天泡在博物馆里,也只能说是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设在华盛顿,隶属于美国史密森研究院,是世界上著名博物馆之一。在这个博物馆里,陈列着许许多多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的矿石标本。这些标本来自世  相似文献   

7.
1月中旬的某一天,天下着绵绵细雨。一群游客在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松航空航天博物馆参观时,被展厅中的那个年代久远的太空密封舱吸引住了。当9岁的约翰·卡尔曼凝视着“阿波罗”11号指令舱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舱门(把第一个人送上了月球和第一架执行空间计划的航天飞机)时,惊叫着说:“真是太棒了。”他的阿姨告诉他:“可以肯定,这和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指令舱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有一年,我到美国参加学术交流大会。期间参观了美国好几个博物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独一无二的全美牙医博物馆。该馆位于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校园内,这座博物馆告诉参观者牙齿医疗的历史,观众也可看到用动物的骨骼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制成的一副假牙。在展示厅中,还有各地发生牙病的相关报道。像《印度斯坦时报》曾报道,一名23岁的印度男子,因为抵受不住“蛀牙”的疼痛,竟然上吊自杀。他用皮带系在天花板的风扇上上吊,他的家人从他的遗书中得悉,他是因为牙痛才被迫走上绝路的。真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牙齿脱落对人的记…  相似文献   

9.
世界上的泱泱大国,大自然的瑰丽多姿和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那些国土狭小、人口不多的袖珍国,也自有其富有魅力的风采。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那些小国独有情钟的缘由吧。 介绍了欧洲的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这些蕞尔小国之后,我想有必要和读者们一道去访问一个世界上堪称最小的袖珍国,因为它有许多与众不同之处。 这个国家,只是一座规模恢宏的宗教建筑群; 在我的眼里,它更像一座巨大的艺术博物馆; 但是,它确实是一座非同凡响的城市; 然而,它实实在在是一个“麻  相似文献   

10.
月亮石     
到了美国,方知美国有好几个城市都叫华盛顿。而我们要去的是属于哥伦比亚特区的华盛顿,它是美国的首都。那里有由36根大理石柱支撑的林肯纪念堂,有5.8米高的杰斐逊塑像,和欲刺破蓝天的169米高的华盛顿方尖形纪念塔,这一切都令人流连忘返。但最让世界各地观光客激动的是能够亲手摸一摸一块来自月球的石头。这块五头被陈列在美国国家宇航博物馆中。月亮石就在一进大门的大厅中,它被固定在一个特殊不锈钢架上。月亮石很小,呈狭长的扁平三角形,虽然灰暗,但被人摸得十分光滑,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在不锈钢架的侧面,有一段英文铭文,翻…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1月1日江泽民主席在访问美国华盛顿、纽约之后到达文化名城波士顿,并且在哈佛大学发表题为《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的演讲,阐述了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影响和中美关系的现状与前景。他强调中国要了解美国,美国也要了解中国。我写《访美见闻》的专栏就是想从文化科学角度介绍笔者在美国的所见所闻,以帮助本刊读者了解美国。我愿借此机会谈谈我对哈佛大学的印象。 位于剑桥的红楼 哈佛大学由一座座红楼组成,和老北京大学在北京沙滩的校舍相仿,一般都在5层上下。这真是中美两大学府,遥相辉映。严格说来,哈佛大学并不在波士顿,它位于马萨诸塞州(俗称麻省)的剑桥,与波士顿只隔着一条宽阔的查尔斯河,大学在河的北岸。为了不与英国剑桥大学的剑桥混淆,Cambridge这个字在这里  相似文献   

12.
有谁能比美国科学院更有资格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建立一座新的科学博物馆?最近开业的玛瑞茵·柯施兰德科学博物馆 ,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丹尼尔·柯施兰德的智力产儿。他曾在1985~1995年担任美国《科学》杂志主编。柯施兰德博士为了表示对他52岁的妻子(也是一名美国科学院院士)的  相似文献   

13.
鹿特丹(Rotterdam)是荷兰第二大城市,世界最大的港口。它位于莱茵河与马斯河汇合处,整座城市沿马斯河两岸展布,距北海约25公里。港区水域深广,内河航船可通行无阻,外港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货轮和超级油轮。鹿特丹是连接五大洲的重要港口,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鹿特丹这座港口城市有许多博物馆、画廊、公园、音乐厅、图书馆和电影院。人民生活不仅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休闲时间去寻求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两个可以对比并值得思考的事———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刚刚制造出来时,它曾经被称为“永不沉没的海上堡垒”。但1912年4月首航时,就在大西洋上撞到了一座大冰山,它很快沉没于海底,2900多人仅有700多人生还。这一事件后来被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成电影,在全世界家喻户晓。为何这么一艘大轮船会成为航海史上的最大一次灾难?直到1991年,一支科学考察队开始到其沉没之处,通过对其设计和材料分析,并结合幸存者留下的情况进行探究,才找到致命原因。其致命的原因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当时造船工程师根据一般…  相似文献   

15.
许谦 《自然与人》2012,(1):36-38
我们每到一处旅行,总喜欢先从博物馆入手,试图从中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理念。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借助其中的展藏品可与历史实现对话。正因博物馆的这种文明承载力,它们往往又被视作某一座城市的名片。现代科技的发展催生了科技博物馆的诞生,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全国地理学会出版的《国家地理》杂志以它丰富的内容、众多的图照、精美的印刷而闻名于世,每期发行千万册,销行全球,在普及科学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与杂志同时发行的还有它的地图,这也是这本杂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4月9日,亚历山大·达尔加诺(Alexander Dalgarno)病逝于马萨诸塞州的剑桥,他生前曾任哈佛大学菲利普名誉天文学教授和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资深科学家。他对科学的贡献从根本上影响了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天体化学以及高层大气物理学等领域。亚历山大于1928年1月5日出生在伦敦,在伦敦大学学院获得了数学一等荣誉理学士学位。他的  相似文献   

18.
王仲 《科学》2002,54(6):60-61
2002年物理学诺贝尔奖揭晓的第二天,在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举行了小型庆祝会.因为这里是获奖者之一里卡尔多·贾科尼(Riccardo Giacconi)曾经长期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得奖项目--空间X射线天文学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9.
悬空大树     
正美国华盛顿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里生长着一颗创造奇迹的悬空大树,其生长似乎完全忽视了万有引力定律。它那盘根错节的巨大树根完全脱离了土壤,悬挂在(绷在)空中,只看到有少量根须艰难地依附在悬崖之上,以求生存。每年春天,这颗树依旧枝繁叶茂,绿意盎然,尽管大部分根茎几近暴露在空气中,很少与泥土接触。华盛顿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处于经常遭受暴风雨袭击  相似文献   

20.
李亮 《科学之友》2001,(12):14-15
大自然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神秘的地质奇观.位于广西乐业的天坑群就属于这其中的佼佼者,它们分布在云贵高原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发现的17座天坑类型各一,被称为"天坑博物馆",尤其以名为"大石围"的最大最神秘最具有科研价值.通过卫星测量仪测出,它深度为613米,东西长600米,南北长420米,坑底原始森林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