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在为贯彻党十七大精神而撰写的《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今日审视》一文基础上,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圆中国梦而撰写。论文先后就文化、基因、教育、素质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人的素质就是在人的先天基因基础上,与文化这个后天"基因"的融合,而教育起着重大作用。接着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文化素质教育,再一次强调这个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信仰、信念、人生价值取向,锋芒是针对忽视人文教育,解决好做人的问题;重点是针对漠视民族文化教育,解决好做中国人的问题;核心是针对割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要促进两者融合。本文最后提出文化素质教育下一步任务。  相似文献   

2.
面对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各样海量学生信息,教育者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信息,而不是被这些信息所迷惑,这是未来教育者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利用数据挖掘这个有效的工具,详细介绍数据挖掘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运用,主要是在学习者特征分析应用和试卷自动组卷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究传播科学的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与普及是科学影响社会的必由之路,没有被传播与普及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活动是没有意义的.探索与普及,是人类科学活动永恒的主题.科学工作者的责任,应该是丰富人类的知识,增加人类的能力.帮助人类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公众分享对科学的感悟,热忱地传播科学,为公众提出有益的建议.科学工作者应该探究传播科学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为科学传播赋予崇高的人文涵义.科学发展观是人类能在这个星球上繁荣昌盛的重要行为准则,是一种超越现实、思虑未来的智慧,在实践过程中将会涉及各种复杂的问题,激励公众思索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途径,是科学传播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4.
技术进化的未来,取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当今世界是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经成为时代潮流,知识社会正日益形成,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增长。受人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制约和挑战,人类的未来将寄希望于科学技术创新与发展,寄希望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上述经济、社会、自然、科学、文化因素将决定着技术进化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李昉 《科技信息》2010,(28):221-221
教师是教育者,承担着培养合格社会成员,延续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责。教师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能力,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同时也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在未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教师应具备知识更新、资源利用、教学实施、科研创新、实践动手、育人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如何利用科学素质,让人类更好地实现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可持续发展,即人类不仅有能力确保当前需求得到满足,而且不会影响到未来的需求。这样一种将过去与未来相连的概念,需要更深刻地理解这个问题,科学、技术和社会如何能够共同发挥作用,彼此互补,使三者在未来实现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经济、技术、科学和环境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未来和现在进行关联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科学素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何让人们了解科学素质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怎样把未来和过去相联接,需要在决策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本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实践的社会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是培养学生智能的指导者,是培育学生心灵的工程师,是为人师表的实践者。办教育要抓教学质量,最根本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对科学技术发展历史的考察和对当今一系列高技术产品形成过程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如果说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类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好奇心,技术发展则源于人类对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追求。即便是当今一般认为与科学与基础研究联系很紧密的高技术的发展,其内在动力也是源于人们对满足各种显在和潜在的应用目的的需求。所以,技术开发活动,通常也被定性为应用技术研究。但是“研究可以应用的技术”还是“为了应用而研究技术”,看似差别不大的两种理解,却代表了完全不同的两个思维范式,并因此而影响着我们对技术开发、对应用研究创新活动的认识以及组织管理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信仰是人类精神生活特殊而普遍的现象。信仰有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和广泛认同基础士的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培养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易,“进头脑”难,邓小平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观是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它具有显著的实用性。我国科学教育的目的基本上也停留在“实用”的层面,而科学的内在精神常被忽略。科学的内在精神是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重视科学实用性的同时,应大力提倡科学精神,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技术是先进教育思想与先进科学技术组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手段的总和。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学校改革的重心。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教育及当前社会人才素质要求的阐述,论述了教育技术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世界正处在激烈竞争的新时代,竞争的实质是人才教育的竞争。怎样使我们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者的素质必须与未来社会的发展及需要相适应,才能培养出更多能担负起下世纪重任的优秀人才。本文从生命科学发展及未来新社会的发展谈谈中学生物教育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中学生物教育现状1.1生物学科地位与生物科学地位不相适应当今,人们在关注数、理、化、天文、地理等科学的同时,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投向我们人类自已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生命科学也从传统的研究范畴发展成为既…  相似文献   

13.
汪静静  余雪  陈桂珍 《科技资讯》2007,(29):166-168
在推进人类几千年的文明中,科学技术的作用"一枝独秀".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缔造了无数的辉煌和繁荣的背景下,它自身也愈来愈陷入让人类理性置疑最深的困境和危机之中.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仍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找一条科学技术合理辅佐人类文明进步的道路.本文认为"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是应时而生的合理的观点;同时本文主要尝试分析了"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几点理由,并认为坚持"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可以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上和在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中游刃有余地合理使用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4.
高静昕 《科技咨询导报》2009,(27):185-185,187
结合自然辨证法中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了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评价方法及实现途径。认为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是科技创新性和生态稳定性的统一;科技进步是是既要发展当代经济又要放眼未来的技术进步,是强调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技术进步。建立科学可持续发展观,有利于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类、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中STS教育观渗透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技术祸福共进的今天,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关系的教育就是STS教育, 本文介绍了STS教育思想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将其思想应用于物理教育的途径,提出物理教学中STS教育观渗透策略.将STS教育思想应用于物理教学,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资金是教育赖以发展的物质保证,教育投资是可以产生长远效益和回报的经济投资、政治投资,也是一种社会性投资,因此,当今的国际社会普遍重视对教育的优先投入.一“二战”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劳动过程日趋智力化,可以说没有智力、科学和技术的参加,生产就不能继续和发展,在此,教育对发展科学技术和在生产上运用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得以充分显露,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致力于教  相似文献   

17.
目前高校的信仰教育弱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信仰教育的客体对信仰教育的认识模糊、态度淡漠、主流信仰状况不容乐观,信仰教育主体的意识不强,信仰教育的内部机制不协调等;信仰教育弱化问题的成因,主要归结为社会大环境等宏观因素,以往信仰教育的误区以及评价体系等中观因素,大学生群体的身心特点等微观因素;解决信仰教育弱化问题主要从提高对信仰教育的认识,把握信仰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创新信仰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做起。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实施STS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TS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是近年来国际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具备现代技术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STS教育对于我国来说,它刚刚起步,今后STS教育将成为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学来说,STS教育就是使学生了解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STS教育。  相似文献   

19.
我们无疑走进了一个科学技术的新时代,科学技术在改变社会物质条件的同时,也对社会道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人、人与其它存在物的关系,并且大大增强了相互之间的作用,使得社会道德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也就使社会对人的道德责任要求提高了;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能够促进新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形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对社会的价值观念有重新的认识进而主动进行科技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认识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质是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最高追求——真、善、美相一致的.中国应该吸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科技人文一体思想中的有利因素,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及早对全体公民特别是未来的科学技术专家进行科技伦理教育,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树立科学发展现,使21世纪的中国,成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道德高尚的人文科技社会.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力度渗透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社会日益成为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科学素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增进人类理解包容、理性平和的思想基础。全球公众科学素质不平衡的问题还很突出,国际科学素质领域交流合作机制尚不健全,世界各国人民期待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