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章介绍在真空校准系统上开展的副标准真空规与工作真空规的比对校准实验,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段拟合,得到了理想的拟合直线及其校准系数,精度估计表明这种处理是有效的,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能够满足HT-7装置运行时真空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供了四极质谱计ATLAS-AMP 3对六种气体:N_2、Ar、H_2、O_2、CH_4和H_2O的测量特性的校准数据。在校准过程中,气体分压强的测量,采用以电容薄膜规为标准规来校准BA型电离规,并由BA规来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高的次级电子倍增电压下,各种气体的质谱碎片峰信号与主峰信号比值才趋于常数;气体分压强与主峰输出信号的比值随次级电子倍增电压增大而急剧减少。  相似文献   

3.
冷阴极电离真空规是一种应用得极为广泛的高真空量具,但目前已有的各种设计(Penning式或Redhead式)都必须附有一个较强的磁场,因而在使用上带来很多不便。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不同于现有结构的无磁场冷阴极电离真空规。它的工作原理可简述如下:规管内装有二块平行板电极,并加以高频电场。这种电极受到任何来源的电子轰击时将产生次级电子,而在电极发射的次极电子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时: (1)谐振条件——电子渡越两平行平板电极的时间为高频电场半周期的奇数倍; (2)能量条件——电子在高频电场的作用下轰击电极表面的能量达到使此材料的次级电子发射系数大于1,就能引起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形成的正离子数是和这空间气体分子的密度有关的,因此测量正离子流就可以指示相应的气体压强。本文叙述了新型规管的详细结构、作用和工艺,以及全部电源供给和测量电路。还讨论了规管各电极的电参量特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工作点。对于我们给定的规管结构和电参数所是的校准曲线在压强为10(-3)~10(-6)乇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这种新型的设计具有一般冷阴极电离真空现的全部优点,此外还无需磁场和高压电源。实验还证明它的放电触发时间仅为数十微秒。  相似文献   

4.
热阴极电离真空规在测量超高真空(<10~(-8)乇)时,必须首先设计为减弱或消除管内自发X射线的影响。本文回顾了与现的六种对策,特别对最近提出的Redhead方法和第四极调制法加以较详细的讨论,并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提出了第七种方法,即将热规的收集极设计为对X射线作完全屏蔽。实验证明这种设想是可以实现的:所提出的两种新型的设计其灵敏度分别达到1.6 乇~(-4)乇~(-1),但理论上没有自发X射线效应的限制,因此可用作较好的超高真空量具和校准其他热规X射线影响的标具。  相似文献   

5.
光电测距中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校准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量校准实验室的普及 ,为了保证校准实验室的校准质量和实验室的能力 ,实验室之间应进行校准项目比对 .为此对光电测距中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的校准及结果比对方法进行了探讨 .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校准真空规的新方法。该方法压强的变化服从P=Ke~(-Ck/V_1)t,其中K由真空室初始压强及系统中小孔的流导所决定的常数,Ck由通入校准室的小孔流导所决定,通过测量时间t可得到校准压强。文中简述了实验系统的建立过程并给出一些设计考虑。当系统获得10~(-9)托真空度后,用氮气和氩气作校准,得到比较一致的结果。分析了存在于系统中的误差,估计出系统的不确定度在5.2%。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型绝对高真空压力规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次提出了一种以直接对气体分子进行计数来测量高真空度的新型压力规-绝对高真空压力规(AHVPG)。我们引入并研究了三种结构,分别为模片式结构、悬臂梁和简梁结构,并对这三种结构的AHVPG在单个分子的碰撞时的挠度进行了计算与比较,指明了悬梁结构的灵敏度最高、最易实现,并设计了其制造工艺,文中我们还推导了一个有关气体分子通量的重要公式。  相似文献   

8.
根据热传导真空计原理,利用半导体的感温特性制成一种新的测量真空度的半导体传感器真空规管,并将它作为测量电桥的一臂对该规管的真空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此种新型规管在760~10~(-5)托压强变化范围内有较高的灵敏度,可望作为测量从粗真空到高真空宽量程的真空规管。  相似文献   

9.
根据低温等离子体氧氧化的基本原理及文献资料,自行设计研制了一套能用于固体燃料低温灰化的等离子体氧低温灰化仪。实验结果表明,仪器的性能良好。在氧流速为 50mL/min,真空度小于 0.26kPa,高频发生器输出50W时,该仪器可对煤或油页岩试样进行正常的低温灰化。灰化时间与灰化后的残留有机碳达到国外同类仪器工作的水平。对仪器的氧化反应器与真空系统的接口作了新的设计,使气体中残余的等离子体氧充分复合为分子态,保证了仪器的长期安全操作。该仪器可用于测定煤和油页岩矿物质的含量;还可用于直接测定油页岩中有机质的氢碳比。  相似文献   

10.
根据检测仪器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检测类仪器设备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校准才能保证其测试精度。但是很多智能化仪器由于结构和功能复杂,传感器涉及不同领域,同时,缺乏相应的计量检定规程作为测试标准,此类仪器的校准一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很多测试和计量工作的准确性。通过HT-IV400太阳电池组件I-V输出特性测试仪校准,探讨对涉及多种检测功能和多种传感器的检测仪器,通过分别对各检测功能和传感器进行校准的路径和方法,实现对多功能仪器的校准。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关节臂坐标测量机的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转法的平行双关节坐标测量机分离标定方法.阐述了反转法的标定思想,并详细描述了利用反转法进行平行度误差标定、臂长误差标定以及零位误差标定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其精度可以通过在测量范围内测量量块衡量;使用基于反转法的分离标定法的测量机的测量精度比使用基于高斯-牛顿法的综合标定法的测量机的测量精度高3倍.  相似文献   

12.
歧管压力表是维修汽车空调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空调系统维修的基本作业,例如充注制冷剂、添加润滑油、系统抽真空等都离不开歧管压力表。该文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歧管压力表诊断空调系统的故障,并根据故障的现象,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试论规范变换,相对性原理与真空对称性破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规范变换,相对性原理与真空对称性破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讨论了真空对称性破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使用超声波测厚仪测量螺栓载荷的计算公式,从螺栓标定和检测的实验得到螺栓系数K值,分析了影响K值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改设声速微调器后的CCH-30型超声波测厚仪,可满足螺栓标定和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砂土介质中多类型土压力盒标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厂家给出的土压力盒标定系数K值与实际岩土工程中土压力盒K值之间存在误差的问题,进行了多类型土压力盒标定试验,并结合各类型土压力盒工作原理分析其在相同埋设环境下的差异及其产生原因。选取3类具有代表性的土压力盒(振弦式单膜土压力盒、振弦式双膜土压力盒、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采用砂标法对其进行标定试验,将试验所得K值和厂家给定的K值做对比分析,并依据试验结果提出线性拟合公式,给出砂土介质中各类土压力盒的标定系数。结果表明:振弦式土压力盒砂标K值小于厂家提供K值,差值在50%左右;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砂标K值大于厂家提供K值,差值在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6.
姜玲 《科技信息》2011,(29):I0056-I0057
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主要反映量值的可疑程度,只有量值而没有不确定度的数据不是完整的测量结果。文章结合量块检定工作实际,以准确度等级为4等的量块中心长度测量为例,按照JJG146-2003《量块检定规程》进行测量,并依据JJF1059-2007《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阐述了量块中心长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ISO9300-1990标准中没有作出规定的一些重要内容,诸如用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标定气体流量计装置中的气源问题和总体布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临界流文丘里喷嘴标定气体流量计装置中,采用高压离心式通风机作为气源以取代目前惯用的真空泵装置是切实可行的.所研制的标定装置精度高、总体布置合理,对今后该类标定装置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自主研制的自由框架丝栅式高温应变片,建立高温应变片参数高精度标定装置,提出适合可行的标定方法,确定影响高温应变片测量结果的关键参数. 根据提出的关键参数标定方法,可以得到高温应变片的灵敏度系数、热输出、零漂和蠕变特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建立应变测量的精度补偿模型,最终通过应变测量补偿验证并取得可信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标定方法准确可行,并可推广到其他形式的高温应变片参数测量中.  相似文献   

19.
刘彦鹏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4):6096-6101
针对某型飞机腹鳍为轻质复合材料结构,受结构和所处位置的限制,无法采用传统贴胶布带或用卡板加载标定方式的问题,设计并实现基于负压真空原理的标定试验加载系统,并利用有限元技术对加载装置进行可靠性分析,完成了此结构部件的加载标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此加载系统安全可靠,对结构部件不会在造成任何损伤,为结构部件的载荷谱实测标定试验提供了一种新的加载标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