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崔用明  郑玉甫 《甘肃科技》2004,20(11):54-54,48
随着E-mail的日益普及,电脑病毒正在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中肆意传播。网络管理面临着新问题——病毒邮件等有害信息的防护。有害信息严重的消耗了网络资源、影响了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介绍了病毒邮件的定义、特点及对有害信息的防护技术。  相似文献   

2.
网络言论自由属于言论自由的一种,现代社会互联网大大拓展了言论自由的空间,但与此同时也给一些权利诸如名誉权、隐私权等造成威胁。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网络言论自由也不例外。法律是规制自由的最为有效的手段,在法律之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因此,在保护网络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应当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3.
蔡云胜 《科技信息》2009,(36):I0240-I0240,I0242
当今社会互联网日益广泛应用、快速发展,在互联网上发布、传播有害信息的问题日渐突出,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也逐渐增多。互联网的安全日益突出,本文重点就互联网网络中的宽带城域网的网络安全体系,从网络分层和网络安全管理体系两个方面阐述互联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潍坊学院学报》2020,(1):46-4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与之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危害程度较高、影响较恶劣的暴力形式,网络暴力表现为一些网民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突破言论自由的边界,利用网络发表不实言论恶意攻击他人的行为。这种不实言论侵犯了他人合法权益,甚至破坏了社会的稳定。网络暴力行为已经突破了现代法治精神中的言论自由,因此我们需要对此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进行规制,尤其是以法律的手段进行规制。不仅需要现行实体法从司法执法的角度规制,更需要从法学理论层面对法的创立与实施进行指引,以此更好地保障个人、他人、社会之间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股权众筹是近年来新兴的创新型金融筹资模式,由于互联网股权众筹发展时间较短,法律规制的缺位导致互联网股权众筹的法律边界难以界定。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我国互联网股权众筹第一案"飞度公司诉诺米多公司案"进行剖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股权众筹模式最为典型的法律问题,即融资协议的有效性、融资者和平台间的法律关系、平台披露义务的法律规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互联网股权众筹的法律边界更加清晰,保障其在金融领域健康、持续的运行。  相似文献   

6.
王效文 《科技信息》2012,(13):455-45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自杀相关的网络杀人行为不断地发生,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是我国法律对其却没有规定。本文对与自杀相关的网络杀人行为进行了分类,可以将它分为通过网络自杀协议的自杀行为和通过网络教唆、帮助自杀的行为,并对是否对其刑事规制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增设两种新的罪名的立法意见。  相似文献   

7.
2015年1月18日,我国首家网络银行试营业,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3.0的新时代,但由于配套的法律规制缺位,导致互联网金融存在极大风险,极易引发犯罪,甚至冲击一国的金融稳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须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规制,方能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谢淑华 《科技信息》2011,(26):117-117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里的反动、色情、迷信等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此外,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使很多沉溺于网络中的大学生产生道德危机。因此,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DNS安全浅谈     
刘科 《科技信息》2014,(10):149+15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日益被广泛应用,在互联网上发布、传播有害信息的问题日渐突出,利用互联网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也逐渐增多,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新的一年里,网络罪犯们会变得愈加奸刁,网络安全也会跟着云核算、移动核算的深化运用而变得愈加难以防备。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已被信息社会的各个领域所重视。  相似文献   

10.
要实现网络活动的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网络传播者、媒介、网络接受者来实现,即控制有害信息源头,切断有害信息传播途径,教育和管理好网络接受者。本文主要对如何通过校园网络的建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面来实现大学生网络活动价值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拓展了言论表达的空间,然而非理性言论的迅速传播会带来无法规制、修复的后果。目前我国对互联网言论表达虽已建构起基本的行政规制体制,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行政规制应当从权威规制模式跨入到依法善治的阶段———多元化规制主体模式。应完善以法律为根本、以社会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为基础、以事中或者事后监管为重点,程序正当、合法的互动合作式的全新规制进路。  相似文献   

12.
关键字     
绿色上网过滤软件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强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有效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对中小学生的侵害。教育部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这一要求的理由是,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广泛应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途径,但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也借机传播,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18年前,网络自由主义者发表"虚拟空间独立宣言",声称网络空间永远不需要受到法律的规制和政府的管辖。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一主张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被证明难以通行。在一个法治社会里,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包括互联网。互联网的法治化治理,就是在自由与安全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靠法治奠定网络安全和网络文明的基石。正所谓无秩序则无自由,网络空间中的开放、自由也必须建立在秩序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模式,互联网行为导向型营销以其出类拔萃的高效性赢得了愈来愈多网络运营商的青睐。但与此同时,其也引发了公众对自身隐私权的担忧。与欧盟不同,尽管面临多方质疑,美国现行法律体制仍然强调行业自律在这一领域的特殊作用。联邦贸易委员会在这一问题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立法规制的角度而言,美国相关立法以单行法为主,主要针对特定领域和特定对象进行规制。随着互联网行为导向型广告模式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并不断得到发展,该应对机制切实保护民众隐私权利益的实效性正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5.
邓国萍  赵庆 《科技资讯》2013,(11):33-34
网络技术发展促进了信息传播方式的不断翻新。由于网络信息的内容良莠不齐,网络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也借助于网络新兴技术得以迅速传播,严重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健康和谐。本文将着重探讨P2P技术的信息传播机理以及其危害性特征,介绍如何针对其原理来进行有效查证。  相似文献   

16.
美国法律管制网上有害于未成年人的信息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特网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消极影响非常大,必须加经治理。美国在治理因特网有害信息方面,由于其过度崇尚和滥用自由的文化传统,使管制因特网有害信息的法律不能生效。但其立法技术和管制手段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在给社会带来曙光之时,也必将产生新的法律问题,而我国目前仍缺少相关法律对其进行有效规制.应充分认识网络立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从网络立法原则、模式、重点及配套法律等方面理清网络立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分享网站这个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由此带来的著作权侵权问题日益突出。视频分享网站运营商通常不会直接侵犯著作权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但视频分享网站给网络终端用户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构成间接侵权,需要承担辅助侵权责任或替代侵权责任。为了促进互联网的传播和发展,法律对视频分享网站做出了责任限制性规定,即"避风港"规则。通知加删除程序是"避风港"规则适用的基本程序。在司法实践过程中,法院通常采用"红旗标准"对视频分享网站是否承担间接侵权责任进行判断。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规制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地细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网络的功能多种多样,但传播信息是其主要功能之一。网络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等信息服务的一种传播媒体。"网络媒体为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发表意见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巨大平台,但是,也为虚假信息、有害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怎样最大程度地发挥新技术给予信息传播的便利,同时也保护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是网络传播环境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的新问题。文章主要对我国规范网络信息传播行为的主要法律法规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对其立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基础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三网融合已经从一个技术概念走向实施阶段。三网融合的发展,导致作品传播途径的巨大改变,也将对现有的网络传播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立法的局限,现行网络传播权在三网融合初步实施的环境下已经出现了重大漏洞,即:互联网上的"非交互式"传播手段无法律来规制。在未来的立法之中应当通过扩充并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定义而实现对现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