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维显示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方式,是未来显示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三维显示技术而言,目前国内与国际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已有的商业化三维显示技术基于双眼视差原理,采用佩戴眼镜等头部辅助装置来实现三维感知,此类三维显示技术存在长时间观看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需要佩戴辅助装置而造成不便等缺点。  相似文献   

2.
在黄河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中,流域三维地形地貌信息资源共享是提高系统基础空间管理和利用效率、保障基础空间信息一致性的关键所在。本文介绍了黄河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的功能构成、流域三维地形地貌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方案,重点讨论了工程维护管理系统三维信息技术架构,介绍了基于SOA技术的流域三维信息WebGIS图层共享和工程三维信息激光成像图件共享的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4,(4):25-25
研究在多种终端上实现灾情信息空间化,并以二维、三维多种模式提供可视化界面,多模式之间实现一体化的集成显示。接收并管理灾害应急救助现场获取的灾情数据,指挥中心可通过后台环境,对现场数据进行正确识别,并在真三维大屏幕立体融合可视化环境下实现灾情信息空间化互动显示和模拟,为灾害救援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及时的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机载LiDAR系统和三维激光扫描仪基本原理的介绍及其精度指标的分析,并结合具体实际应用案例,为水利水电测绘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显示技术不断地被人们提出和实现,透明显示产品便是这样一种新型的显示产品。在透明显示器件工作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透过该透明显示器件清楚地看到位于其背后的景物,透明显示器件正是因其所具有的透明外观而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逐渐成为显示技术发展的趋势。文章从专利申请的角度介绍了透明显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现状,分析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三维点云数据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在水利工程的应用研究。Dynascan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采用移动测量平台,将激光扫描仪装在测量工具车/船上,以QINSy软件为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核心,再集成导航系统(GPS+INS),在车/船前行的过程中高速采集3D数据,并且实时显示。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应用于水利工程领域,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快速信息采集的特点,建立水利工程的三维空间信息库;利用三维点云数据处理软件,结合已建数据库信息,能够准确及时地估计突发事件的规模及危害程度,为处理突发事件的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7.
激光显示相关的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显示领域技术,其将激光光源作为主导,具有色域覆盖区域大、饱和度高和方便实现较高分辨和大屏幕影像等特点。文章介绍了激光显示的概念、特点、现存状态与发展趋势,讨论了激光显示的优势以及现阶段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激光显示的发展前景,展示了激光显示作为新生一代显示相关技术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三维仿真系统是将虚拟仿真、航空航天遥感、现代高新测绘、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相结合,利用基础测绘数据生成的三维模型,再利用卫星影像、航空影像和实地数字照片作为真实的纹理贴图,非常真实地展现出城市现状和未来规划。该课题针对重庆山地城市地形地貌复杂、高层建筑密集等特点,开展城市三维建模规范、地上地下三维一体化集成、海量三维数据存储和快速显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尤其是在针对山地城市规划管理特点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成果在示范应用过程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三维面部识别是面部识别领域中一项识别率可靠的技术,已经在国内外一些敏感应用场所得到了推广使用。文章介绍了三维面部识别的发展、技术特点、难点与应用热点,最后对三维面部识别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柔性显示技术是下一代显示器的主流技术,但业内对柔性显示的概念仍然不够明晰。文章阐述了柔性显示器的基本概念,同时介绍了目前主流柔性显示器的专利技术状况及产品现状。  相似文献   

11.
《存真图》与《存真环中图》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医家杨介所著《存真图》与《存真环中图》是我国影响最大的人体解剖图谱和继《铜人图》后出现的十二经脉穴位图。惜两图早佚,现已难窥其原貌。作者根据宋代以来的有关典籍与日本的《顿医抄》、《万安方》等医籍,对原书进行了考证,主要就其成书时间、相关人物、相关书籍、源流与历史贡献作了讨论,特别对搜罗到文献中保存下来的脏腑图、十二经脉穴位图加以揭示比较,以求再现原图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基础科学》2012,(3):13-13
脑血管网络是一个高度复杂、精细的三维网络。该结构是如何成形的一直以来都令人困惑。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神经所的杜久林研究组与合作者,通过对活体斑马鱼中脑所有血管进行连续数天的三维成像和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发现在发育过程中尽管大量脑血管在不断形成,但脑血管三维网络结构却在不断简化;通过连续跟踪每根血管的生长及其所承载的血流速度,发现脑血管网络的简化是由处于局部复杂网络中的血管消失即血管修剪造成的;这一简化过程降低了血管与血管间血流速度的差异,避免了不稳定的双向血流,提高了整体脑血流速度,使动脉到静脉血流更为有效。他们的研究显示,在修剪发生前,即将消失的血管上的血流速度和血流剪切力均低于相邻血管,  相似文献   

13.
分析工程测量技术现状,介绍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的仪器性能、技术特点、数据处理方法及应用方向。移动式三维激光测量系统可以使用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作为载体,简单、快速的扫描目标并建立DTM模型,实现移动中对目标区域的三维可视化,且具有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机动时间短、无需校准等显著优势,该技术可应用于工程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斜坡稳定性研究、高陡边坡地质调查、水利枢纽的地形地貌三维数据采集,输水、送电线路的选择,以及CAD设计与动画制作、交通、古建筑修复和保护工程等方面的众多领域。  相似文献   

14.
增材制造——3D打印的正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打印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广义上的三维打印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文件里被称为增材制造。文章还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相关的多种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5.
真与意义是从逻辑与哲学的不同视角对语句真的两种不同解读,戴维森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成功地以经典逻辑的真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其成真条件意义理论,实现了对自然语言意义的彻底解释。戴维森对自然语言中意义理论的探寻方式,无疑也给了我们很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王巍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2):34-38,56
本文简单评析了传统真理论的争论:符合论、融贯论和实用论,并引入了现代理论框架:弗雷格的“透明论旨”、塔尔斯基的“真理图式”以及蒯因的“去引号论”。霍维奇的最小主义主张真理的等值图式,并将真理概念限定为语义功能,从而提出真理是形而上学琐屑的。笔者质疑了最小主义将命题作为真理载体的做法,认为真理概念具有形而上学中立性而非形而上学琐屑性。并尝试突破真理的现代框架,提出完整的真理论应该包括“真”和“理”。  相似文献   

17.
弗雷格意义理论与达米特意义理论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意义理论。论文从理论构建的出发点、理论核心概念——“真”概念的诠释、认知因素在意义理论中的地位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差异的根源,以此表明“真”概念是意义理论的核心概念,“真”概念从实在论的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化导致了意义理论从实在论形态到反实在论形态的转型,由此生动昭示和例证了当代意义理论研究中的认知转向。  相似文献   

18.
从逻辑哲学看弗雷格的"真"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雷格的“真”理论主要包括真的范围、性质、表达、本体论地位、真与思想的关系以及真在逻辑中的地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理论。它不仅直接为创立现代逻辑提供了哲学上的辩护,而且还为意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因此,这个理论在弗雷格逻辑哲学中占有核心的地位;整个弗雷格逻辑哲学是围绕这个中心理论展开的。无论是从历史的维度看,还是从蓬勃发展的现实看,弗雷格的“真”理论对于现代逻辑与现代西方哲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生成三维的"虚拟矿山",可以直观地显示矿井地质情况和巷道分布情况,便于相关人员进行交互式的观察、分析和设计.本文介绍了视景建模技术及其几种实现方法,对矿井规划的可视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传统意义上的真之符合论把"真"理解为思想与世界的关系,强调"真"的属性与作用;真之紧缩论则以真的透明性为直觉,涵盖了包括弗雷格紧缩思想、冗余论、代语句理论和极小主义理论在内的几种理论,这些理论的核心思想认为真谓词仅仅起着逻辑句法作用,它的出现不能给语句增添任何实体属性。于是,"真是否有本质"成为符合论与紧缩论争论的焦点,这一争论也成为区分不同真之理论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