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统计2010年世界探明化石能源储量天然气占21.1%,煤炭占54.78%,石油占24.12%,而同年的化石能源消费结构为天然气占27.37%,煤炭占34.05%,石油占35.58%(2011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可见煤炭的储采比远大于石油,将成为未来化石能源的主力.而我国化石能源探明储量比例约为煤96.14%,石油1.78%,天然气2.08%,而从消费角度看,近年来虽然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一半,而煤炭仍能占国内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炭作为中国的主导化石能源是难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能源产出及替代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把劳动和资本之外的能源投入要素分解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的投入,建立了一个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并基于岭回归进行了分析,估计了各能源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以及相对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能源要素对经济产出的总体规模报酬递增;电力和石油的经济产出率高于煤炭,并可以有效替代煤炭;技术进步速度依次为煤炭、石油、电力和天然气,符合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但努力提高石油比重的特征;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能源的特性没有体现可能与其比重较低以及更多用于生活部门有关.  相似文献   

3.
光伏产业将超过核电 据了解,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消耗的能源有70%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但是,化石能源一方面存在总量极限,根据世界上通行的能源预测,全球石油将在40年时间内枯竭,天然气将在60年内用光,煤炭将在220年内结束,人类发展时间受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在世界现有的科技条件下,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又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4.
王东 《科技信息》2010,(23):I0049-I0049
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以及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利用有限。发展替代能源也成为我国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新疆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通过对新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同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创新,将可再生能源看作是能源战略的组成。  相似文献   

5.
能源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动力和安全的基石。世界能源发展正处在由煤炭、油气向新能源第三次转换的新阶段,形成石油33%、天然气24%、煤炭28%、新能源15%"四分天下"新格局。中国正处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时代,"富煤但油气不足"的资源禀赋造就煤炭59%、石油19%、天然气8%、新能源14%的"一大三小"结构,需开展能源结构转型革命,迈向煤炭40%、油气31%、新能源29%"三足鼎立"新局面。中国石油工业正在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发展,形成"常-非并举"格局,开展从单体圈闭"油气藏"到大面积"甜点区"的理论革命、从直井天然能量到水平缝网"人工油气藏"的技术革命、从人工作业到信息智能化低成本开发的管理革命、从能源政治到重塑能源新版图的战略革命。中国能源转型道路选择"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新能源"两大方向,面临煤炭清洁化利用、油气对外依存度攀升、新能源未来支柱产业不明朗"三大挑战",需布局煤炭、油气、新能源"三大战略领域",开展能源供给侧、能源消费侧、能源技术侧、能源体制侧"四大革命",把握现行国家政策、"一带一路"战略、新一轮油价回暖、天然气规模发展、新能源技术革命方向"五大机遇",完成中国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社会文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驱动能源转型的两大动力,社会文明发展是内在动力,科学技术进步是根本动力,从传统化石能源向非化石新能源转型是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胡鹏飞 《科技信息》2012,(32):451-451
目前世界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目前所使用能源的结构中,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占了近90%,据保守预测,煤炭还能维持人类使用100年,而石油则仅能维持50年。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虽然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石油、天然气资源却相对贫乏,目前我国的石油消耗一多半需要进口,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工业的发展,使后继发展乏力,并且使我国对国际石油的依赖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着我国整体战略安全。因此我国必须寻求并利用新的能源以减小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相似文献   

7.
刘青 《科技资讯》2009,(32):133-134
目前人类使用的常规能源的资源正在日渐短缺,而且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这些常规能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因此人类需要寻找可持续使用的新型能源、经济能源。本文探讨了常规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和生态带来的严重影响,并从经济的角度简要分析了人类可使用的新型的可持续能源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甘肃科技》2007,23(9):I0001-I0001
“按2002年所探明的储量和产量计算,中国煤炭可开采105年;天然气可开采约45年;石油可开采约20年。”在9月19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引用了英国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统计报告的一组数字,以说明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特别介绍了中科院拟定的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研究方向。这些战略性研究方向包括:发展先进清洁煤技术,引领清洁煤产业发展。重点突破先进清洁高效能源系统工艺与过程,开发煤/生物质和天然气/煤层气转化为合成气的规模化工艺及相关关键技术,形成经济、技…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决定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所有因素中,能源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从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以及森林资源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几年我国能源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2,(19):10-10
在美国两党大会上,奥巴马吹嘘说政府已经“代表我,们的工人去面对中国”,罗姆尼却攻击奥巴马的能源政策,说“他对煤炭、天然气和石油政策的攻击会将能源与制造业的工作流向中国。”  相似文献   

11.
以1953年~2006年间我国的GDP和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等)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实证研究表明,我国GDP与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我国GDP与能源消费总量、煤炭和天然气之间存在很强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煤作为一种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中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在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分别为94%、5.4%和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决定了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为主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11,(1):68-69
北京神雾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为全球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衍生物)消耗市场提供节能减排技术及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神雾公司以化石能源使用和深加工过程的节能装备制造与成套销售为主营业务,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目前能源使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展开思路,简单介绍了至今人类社会的能源更替状况,并重点介绍了我国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使用情况,随后列举了能源的利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最后在能源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阐述了几点建议,明确多样化的能源与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化石能源消费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导致气候变化,因此,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将会受到二氧化碳(CO2)排放量(碳排放)的制约。首先,利用经典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了驱动因素,如国内生产总值(GDP) 、人口、城市化率、产业结构和能耗强度等。然后将驱动因素预测值作为自变量,能源消费作为因变量,采用神经网络方法计算出北京、天津和河北的能源消费量。并利用排放系数法计算实际碳排放量作为约束量,根据内增原理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其它能源消费量进行优化,优化结果作为京津冀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消费可行路径。研究表明:经济和社会是驱动能源消费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碳约束下的能源消费路径核心在于控制煤炭和石油消费,天然气和电力供应是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建筑节能技术已经成为住宅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城市建筑水平的标志。当我们回顾2004年中国的能源问题时,电荒、油荒、煤荒……各种能源短缺的现实警示着我们,长期以来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体系亟需改变,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替代煤炭。弥补石油、天然气的资源短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消费体系,将是我国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和近期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选择。建筑节能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建筑、施工、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器、建材、热工、能源、环境、检测、计算机应用等许多专业内容,是在许多学科边缘的交叉和结合后形成的,因此建筑节能技术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包含了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世界》2015,(2):1
<正>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从历史发展看,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能源利用技术的革命。农业经济时代,薪柴等生物质能是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煤炭逐渐取代薪柴等生物质能,能源开始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9世纪到20世纪初,内燃机、电力两项革命性技术的诞生促使化石能源的需求量开始飞速上升。到21世纪初,石油、煤炭、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8.
任谦  董华智 《科技信息》2013,(1):418-419
根据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建设现状,对榆林市主要能源化工产业链进行了分析,重点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岩盐四类产业链的构成进行了表述,并对其发展建设所需要的保障要素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榆林市能源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黑龙江省一次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重构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良好。2015~202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92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均有所降低,清洁能源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仍高达65.39%,清洁能源占比仍处于弱势。建议: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理调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消费理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20.
程龙  黄健良  周平华 《科技信息》2009,(20):344-344
煤层气作为一种新兴的洁净能源,其分布在大陆板块相对稳定区带的沉积构造盆地。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方式与石油、常规天然气及煤炭虽有相近之处,但它们彼此各成体系又各有其法。我国煤层气产业刚刚崛起,已经实现了勘探试验的突破,开始进入区域勘探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