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某悬索桥隧道锚围岩岩体质量较差,均为软岩,围岩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剪切流变特性是设计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采用中剪伺服仪对岩石-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胶结面剪切流变试验,得出了隧道锚胶结面的剪应力-剪切位移时程曲线.通过对胶结面试验结果分析,得到了岩石的长期剪切强度参数,与岩石常规快速剪切试验的抗剪强度相比较,长期抗剪强度有所降低.本文采用剪切流变试验曲线,对岩石-混凝土胶结面剪切流变模型进行了反演分析,得到了胶结面黏弹-塑性剪切流变模型的材料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胶结面的流变特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量原理推导了控制饱和多孔介质变形的有效应力公式推导结果表明只要多孔介质中的固相材料不可压缩,Terzaghi有效应力就完全决定了饱和多孔介质的变形孔隙中的液体是否可以压缩并不影响Terzaghi有效应力的适用性而当固相材料的压缩性不可忽略时,有效应力公式中的孔压系数需要修正,此时孔压系数不仅和材料参数有关,还与加载模式有关即便对于同样的多孔材料,也不存在固定的孔压系数取值荷载水平较低时,对于石英砂和石膏砂两种颗粒材料,仅在不排水加载时孔压系数为0.9左右,其他加载模式下孔压系数都接近于1而对于连续性更好的岩石、混凝土材料,孔压系数仅在总应力不变、孔压逐渐变化的加载模式下接近于1,其他加载模式下的孔压系数则显著小于1  相似文献   

3.
岩石内部存在一个宏观的和微观的螯隙系统,岩体的一切力学特性几乎都与这个裂隙系统有关,当然岩体的破坏机理与强度准刚也不例外。本文根据作者对各种形状裂隙所作的应力分析和模型试验研究所得结论,阐明岩石在常温下出现脆性破坏和延性破坏性特的各自应力条件。同时作者还探索建议一种能同时适用于该破坏机理的通用岩石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4.
1水泥工业发展前景广阔水泥是由天然岩石和粘土质原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它能将同样来自天然岩石的粗、细集料胶结成具有很高强度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因此,由水泥制成混凝土,实际上是将天然岩石转变成人造岩石的过程.这充分显示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而又神奇的力量,它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推动了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郭威 《河南科技》2023,(1):101-104
【目的】研究贯通裂隙岩体的力学特征以及能量演化机制。【方法】预制完整岩体、0°、15°、30°、45°、60°倾角的裂隙岩体,采用试验设备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YAW6202)与PCI-Ⅱ声发射试验仪对单轴加载条件下岩石强度与能量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贯通裂隙破坏了岩石材料的完整性和均匀性,随着裂隙倾角角度上升,试件单轴压缩的破坏由上下拉压岩石破坏转为随着预制结构面破坏;不同裂隙倾角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均出现劣化;试件在单轴压缩荷载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声发射振铃计数变化情况较吻合,振铃计数可反映岩体内部的裂隙出现、发展直至岩石破坏失稳的过程。【结论】可为裂隙岩体的劣化性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聚合物应力松驰行为的过应力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室温下对HDPE材料进行控制位移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加载条件下进行应力松驰,应力随时间的增长而减小;而卸载条件下的应力松驰过程中,若反向应变较小;则应力随时间而减少,当反向应变较大时,应力随时间而增加,这种现象不能用非线性弹性理论进行解释,运用Krempl提出的过应力模型对聚合物在加卸载条件下的应力松驰行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两类不同介质的板条在单向拉伸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问题.板条内部分别含有一个任意分布的裂纹与椭圆孔,其结构为周期间隔地用筋条连接.采用复变函数及摄动方法,最后以幂级数形式给出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公式.对工程上多种实用的结构给出数值计算图表.这些结果进一步拓广了"应力强度因子手册"的工作,文中还指出了上述手册中某些结果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岩石重要力学参数之一,岩石本身的物理性质与其抗压强度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大南湖矿区顶底板岩石进行力学及物理学性质试验研究,得到岩石基本物理参数及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分析岩石胶结方式,块体密度,孔隙率等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为进一步的矿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恒定最大应力700 MPa条件下,对TC25钛合金进行不同应力比下的室温高周疲劳实验,测试TC25钛合金的高周疲劳寿命,考察疲劳寿命与应力比之间的关系.每间隔一定疲劳周次测试试样的电阻,采用电阻变化率表征疲劳损伤,并应用Chaboche损伤模型来推导疲劳损伤演化方程,结果显示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表明Chaboche损伤模型能够精确预测轴向循环加载条件下TC25钛合金的高周疲劳累积损伤,且在恒定最大应力条件下,TC25钛合金的疲劳寿命随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测试应力比r为0.1时不同应变强化量下TC25钛合金的疲劳寿命,基于微观结构分析,考察应变强化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应变强化量能有效提高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0.
<正>矿山工程的建设过程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以地质构造对矿山工程形成的影响最为显著。地质构造中的不同形式都会对矿山工程的建设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对地质构造的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可以有效地解决矿山工程建设中的隐患,并促进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一、岩石的生成分类与构造特点1.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呈现层状分布,并且具有良好的层理性。根据沉积的条件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将岩石分为碳酸岩、砂岩、钻土岩等。一般情况下,机械性沉积岩主要包括胶结成分和  相似文献   

11.
探讨地层纵向性态变化对隧道横截面应力、位移的影响,采用midas GTS有限元分析软件,结合兰州市九州隧道实际工程,选取不同性态的土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比了3种不同土体下隧道拱顶的竖向有效应力及位移.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围岩级别的提高,容重的增大,内摩擦角的减小,隧道截面竖向有效应力有所增大,且拱趾处增量最大,增长速度也最快,有效应力的增量和增长速度沿拱圈向拱顶逐渐减小,拱趾处增量是拱顶处增量的20倍以上;围岩级别提高,竖向位移有所减小,其中拱顶处位移增长最快,增量也最大,位移的增量和增长速度从拱顶沿拱圈向拱趾逐渐减小,拱顶处位移增量是拱趾处增量的1.17~1.23倍,对实际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焊接结构疲劳强度预测的局部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焊缝附近局部半圆区域的平均应力为控制参数,得到焊接结构疲劳切口系数的计算理论,在考虑材料、结构几何形式、残余应力等因素对疲劳强度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对称循环和非对称循环时焊接结构有效应力集中系数预测的局部法模型.通过对几类错位板接头的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到这些焊接结构焊缝附近局部区域的应力场,进而预测它们的疲劳强度,并将预测结果与疲劳试验进行了比较,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用局部法预估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能大量减少疲劳实验,节省经费开支,对工程应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通过对典型结构的理论分析,探讨温度变化对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影响.考虑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力学性质,利用沥青劲度模量与沥青混合料劲度模量之间的关系,采用BISAR软件进行计算,定义极限轴载为层底弯拉应力等于各结构层材料抗拉强度时的轴载值.分析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半刚性沥青路面极限轴载的一个重要因素;路面温度从-30 ℃上升到60 ℃,随着沥青面层厚度从10 cm增加到30 cm,极限轴载降低24%~46%.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有限元法建立多孔球面栅极板的结构模型,计算结构在离子流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振动响应,分别考虑正方形和菱形两种不同布孔方式及不同开孔半径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得到栅极中心点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规律,以及螺栓与法兰连接处的应力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布孔方式和开孔半径对结构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正方形布孔方式更加合理;孔径的大小也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通过对多孔球面栅极板的冲击振动分析,可以为多孔材料的安全设计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推导出岩土任意空间面上抗剪强度通式,抗剪强度只与法向应力大小和洛德参数有关,空间破坏面垂直中主应力作用面,并给出了破坏面位置与准则的一般关系,为岩土空间滑移面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对研究岩土强度准则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某1.5MW水平轴风力机的结构特征,建立风力机的有限元模型,基于高耸结构设计规范得到两种工况下风力机的等效静力风荷载.运用ANSYS软件分别计算风力机在两种等效风荷载下的拟静力响应,得到风力机各部件应力与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构的最大应力发生在塔架底部为67.3MPa,机舱的最大位移为0.41m.结果表明,风力机满足静力下的强度要求,为风力机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某A型支臂弧形闸门为例,采用有限元算法,分别计算在不同运作条件下,特别是在模拟闸门开启瞬间,一侧吊杆完好,另一侧吊杆失效的条件下,弧门各主要部件的应力大小及分布,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不论在何种运作条件下,主横梁、纵隔板和支臂联结的部位始终是弧门所受应力最大且应力分布比较复杂的部位.  相似文献   

18.
格丑沟特大桥位于陕西境内红柳林至神木西新建铁路线上,主桥跨径136 m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针对其结构特点,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进行了受力仿真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都满足规范要求,验证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自振特性和屈曲分析表明:该桥的面外稳定性要弱于面内稳定性,分析结果对该桥的设计、施工、监控以及维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扭转载荷下缺口参数对圆轴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缺口几何参数对应力集中水平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扭转载荷下缺口轴的力学模型,计算缺口根部附近的局部应力应变,分析缺口几何参数对轴应力集中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根部附近存在一很小区域,该区域的应力同缺口半径、缺口深度和张开角有关,在这个区域内,应力有统一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