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阶段生态园建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如何发挥生态园功能,保护和发展生态物多样性。促进环境、社会、人 类曲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我国传统饮食中,喜食野生生物及其衍生物的习惯对生物多样性有一定不良影响。本文通过对吃发菜等习惯的分析,来阐述纠正这种饮食习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但社会的发展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如何保护 ,如何培育 ,我们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阐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分析了太原市绿地及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保护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目的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和途径。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由于近几十年来人口数量的剧增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剥夺和对生物生活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造成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和物种的灭绝,因此保护生物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其内涵、研究热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社会的发展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如何培育,我们应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提供了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生物资源,也构成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环境.生物多样性系指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它们的遗传及变异多样性.众多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人类作为这个有机整体的组成部分之一,其生存与其它物种的生存息息相关,如果其它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话,人类也将无法生存下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生物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一项全球性的任务,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生物学、生态学等学科最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它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巨大的价值,且某些价值尚未被人类发现或利用。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从自然、人为因素和制度等方面重点分析了物种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再加上人类的活动更加频繁,加速了大自然的破坏速度,使得自然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也在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也引起政府、学界及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确保大自然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为了保护人类居住的家园,现对生物多样性科学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出席以视频方式《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10月1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昆明《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韩一元 《世界知识》2020,(20):66-67
9月30日,联合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峰会。9月21日,中国外交部和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峰会中方立场文件《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在行动》,系统阐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验成就和立场主张。生物多样性丧失是人类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威胁。不过,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议题一直较为冷门,受到的关注远远不如同为环保议题的气候变化等。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人类与野生动物、大自然的关系在全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议题也不断升温。  相似文献   

13.
人口数量的激增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加剧使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就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分析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存在的困难,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6项基本对策,旨在为保护人类赖以持续生存的共同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野生植物保护与管理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野生植物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是生物多样性的核心部分,蕴藏着难以估量的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价值,对于维持全球生态平衡和发展社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世界现存的高等植物近30万种,绝大多数处于野生状态,为人类利用的仅占1% ~ 2%[1],尚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现有的栽培植物已无法满足人们生活与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是不断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必由之路.同时,野生植物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的"创造者",是人类和其它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粮食、能源等危机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国民经济及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资源,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关切的重点。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遭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在阐述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及面临的威胁,中国已开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出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生物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和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挑战。分析结果表明,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植物多样性开发、生态保护、物种丰度、基因多样性、可持续管理、气候变化、森林、土壤、生态系统等方面,并面临以下新的形势与挑战:(1)生物多样性科学已成为联系生物学各学科以及相关科学领域的综合交叉研究领域;(2)人类社会与生物多样性的交互关系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3)观测监测网络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平台;(4)长期、持续和更广泛范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监测成为重要的工作方向;(5)先进技术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手段;(6)生物多样性评估工作正成为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工作。最后,根据国际研究进展与特点提出了加强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春萍 《小学科技》2011,(11):38-F0004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绿色革命与生物多样性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保障且前者对后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两者从而表现出高度的统一性.另一方面,绿色革命的实施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两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对立性.在绿色革命的实施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力减弱绿色革命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对立性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文介绍了绿色革命的涵义、产生背景、绿色革命与生物多样性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本文从城市生态系统现状、生物多样性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价值、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方法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I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生物有机体及其与环境之间复合而成的生态系统和各种有关生态过程的总和.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中国的幅员辽阔,生境复杂,气候多变,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及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多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旨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国家经济、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