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同存在的问题.苏联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在斯大林时期定型了一种独特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模武,即社会国家化的模式.从历史的过程来看,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国家化模式弊大于利,尤其是压制了社会,不利于社会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苏维埃是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创举,经过十月革命的传播传到中国。中共根据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提出在中国建立苏维埃。  相似文献   

3.
斯大林十分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在他看来,干部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政治路线确立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斯大林重视干部的选拔和任用,论证了挑选干部的政策和标准,还特别强调注意从年轻人和知识分子中培养干部。为了加速干部队伍的知识化和专业化,斯大林推动建立了党和苏维埃的教育网。对党和苏维埃的大批干部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科技水平。斯大林时期干部制度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经验和教训,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斯大林的民族政策的理论来源是多元的,主要体现在:现实来源、理论来源、时代来源与情感来源。其内容包括:平等、团结、繁荣三条原则性政策与反分裂、倡集权、政治化三大目标性政策。斯大林民族政策理念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斯大林的国家利益观,在研究现状上是欠缺的,至今没有专著;在内涵上是宽泛的,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文化;在研究方法上是多样的,有唯物史观、历史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系统论、影响论和心理分析法;在意义上是多重的,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对"斯大林模式"和苏联历史的研究,对中国战略的定位和调整都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蕾  梁永召 《科技信息》2007,2(5):251-252
在俄罗斯,救世主——弥赛亚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它的影响面越来越大,以至于这个国家的许多人都具有了这种情结。苏联领袖斯大林就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弥赛亚思想形成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随着十月革命、二战、社会主义建设这几个历史时期不断向前延伸,最终形成了斯大林独特的弥赛亚意识。这种意识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深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曾山对苏维埃政权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山在苏维埃政府工作期间,加强了苏维埃政权的组织、政治、思想、作风建设,严惩腐败分子,抵制批评了肃反工作中的"左"的错误;制定了土地分配及抗债的有关条例;加强了财政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服从服务革命战争;他深入发动群众参加革命,统一地方武装,并把大批地方武装输送给主力红军.积极配合主力红军进行反"围剿"战争,保卫苏维埃政权.为建立、捍卫和发展苏维埃政权立下了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8.
苏联文学已成为历史,但它却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的艺术结晶,也是世界文学中的永具魅力的欣赏对象和研究课题,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不应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9.
作为苏联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众文学经历了坎坷的历史命运。苏联文化政策的高度政治化导致了"苏维埃大众文学"的出现,后者将大众文学的教育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发挥到极致。文化工业的官方性使苏维埃大众文学耗尽了体裁审美潜能,最终陷入了发展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中华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形态的工农民主政权,在它的建立、发展及转型过程中,苏联都经过共产国际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苏联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因自身错误而导致的严重危害,对此,应区别对待。中国革命的正确之道在于独立自主地探寻适合于自己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11.
苏联在集体化过程中采取了强制性的剥夺和没收财产的手段消灭了富农阶级。采取这样的措施,与斯大林和党对富农的估计和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它对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病源病根在于斯大林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以致他推行的急于求成的过“左”路线长期难以纠正,六次错过了自我进行体制内改革的机会,苏共自己培植的高薪特权官僚集团阻碍体制内改革,结果先“左”后右、内外夹攻合葬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只有进行体制内改革,才能冲出“百慕大”危险区、死亡区,取得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病源病根在于斯大林实行个人集权制、职务终身制和指定接班制,以致他推行的急于求成的过"左"路线长期难以纠正,六次错过了自我进行体制内改革的机会,苏共自己培植的高薪特权官僚集团阻碍体制内改革,结果先"左"后右、内外夹攻合葬了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只有进行体制内改革,才能冲出"百慕大"危险区、死亡区,取得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施他宁 (生长抑素 )治疗再发性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 .与传统方法随机分组对照 ,观察其治疗有效率、再出血率、近期止血率及重度止血率等指标 ,并行统计处理 .施他宁治疗组近期止血率 70 4 5 % ,重度止血率 6 2 96 % ,有效率 84 0 9% ,比对照组高 ;而平均止血时间 12 5 1± 1 2 4h ,再出血率 4 7 2 2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 0 9% ,低于对照组 .施他宁治疗再发性胃底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快速、可靠 ,不良反应少 ,尤适重症者 ,值得临床推广 .  相似文献   

15.
1949年初,为了了解新中国对苏联的立场和政策,斯大林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密访问了西柏坡。双方就《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涉及到的中国主权问题,苏联向中共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问题,新中国政权的性质和对外政策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会谈。会谈的结果大大消除了斯大林对毛泽东的疑虑,苏方采取了支持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立场,中共也明确了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舆情问题日趋增多,军校网络舆情现象也相伴而生。军校网络舆情具有政治性强、影响面大、可控性强的特点。军校网络舆情对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深刻影响,其促使军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重构、教育模式转型、教育话语转变。为正确发挥网络舆情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军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适应网络环境、掌握网络话语、建立舆情应对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30年代,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有别于在此前形成的新经济政策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高度集中,文化上的高度划一。这一模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一模式存在极其严重的弊端,使苏联国民经济一直处于危机的边缘,尤其是后来把他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蒙受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公民政治参与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或责任。正是公民政治参与行为的义务价值取向决定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遵循公共利益理念。享受权利的同时主动承担对社会与他人的责任、优先维护和实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尊重个人正当权益是公民政治参与中公共利益理念的应有内涵。  相似文献   

19.
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一直是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政治转型时期,如何有效限制公共权力,切实保障公民权利,使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协调发展,成为实现政治转型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