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环境侵权损害的救济必须采取多种救济制度相结合且互相协调的方式,采取任何单一制度都有失偏颇且难以为继。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由环境责任保险、提存金、互助基金、政府救助基金等组成,并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形,从而形成对受害人全方位的救济。在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仍是我们设计环境侵权损害社会化救济制度的主要选择。同时,还应采取"行业性企业互助基金"与"综合性政府救助基金"相结合的较完整的基金制度,从而实现环境风险的社会化分散和受害者权益的及时救济。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家应当在环境侵权救济中承担一定的责任。国家应当通过完善环境的行政处理.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和责任保险制度等,保障受害人损害赔偿的迅速、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3.
钟双喜  张珉 《科技信息》2012,(33):33-33
医疗损害是指在正常的诊疗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诊疗行为而给患者造成的比较严重的人身损害。其作为民事赔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损害赔偿是医疗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风险.且随着新医疗技术的不断运用使医疗损害的发生几率亦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机制不完善.基本上只能依赖于侵权法.既无法完成对医疗损害的有效填补.也无法分担医疗机构因医疗损害赔偿造成的巨大经济压力。因此.如何分化医疗损害赔偿及医疗风险.有效填补受害人损害.成为法学界和医务界面临的新课题目。  相似文献   

4.
环境侵权损害填补基金作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的具体制度之一,对于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具体运作中,基金在资金来源、救济范围、启动标准(启动条件及救济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基金的运作效果与基金的启动标准具有紧密联系,基金的启动标准又受到基金的资金来源及救济范围的限制。破解疑难问题需从基金的资金来源、基金救济范围和基金启动标准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致害人不明的高空抛坠物侵权责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空抛坠物侵权责任不同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致人损害侵权责任,也不同于共同危险行为。高空抛坠物侵权行为构成后,一定范围内的可能行为人应当分担受害人的人身损害责任,但不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此种责任的正当性在于有利于对受害人的救济、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以及有利于真正致害人的发现和类似损害后果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浅析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日渐显现其在司法适用中的不足之处。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是当知识产权制度所保护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和识别性工商业显著标记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对不法侵害人予以惩处,对受害人予以救济的一项制度。如何明确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定义、归责原则和计算方法,将损害赔偿标准更具体化、可操作性与可量化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食品安全等大规模侵权事件频发,由于行政力量在大规模侵权救济过程中居于主导,对于受害人的快速救助有其优越性。然而,行政力量并不能有效解决大规模侵权事件的遗留问题,因此本文欲致力大规模侵权善后机制研究,来调理大规模侵权产生的社会环境,期望能阻止大规模侵权频发的势头。  相似文献   

8.
如果合同的标的包含精神利益,精神损害的发生就是可预见的,当损害发生时就应赋予受害人合同领域的救济权;而赋予受害人合同领域救济权更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利益、平衡违约人的负担、节约诉讼成本,同时也是尊重当事人诉讼选择权的表现;另外合同法设立此等非财产损害赔偿也不会导致违约与侵权二元体制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环境侵权作为侵权责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归责原则关系到双方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由于环境侵权涉及面广,正确处理这对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介绍了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的历史发展,并从环境侵权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以及赔偿与救济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进而提出完善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受害人的环境侵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或工商业标记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所有权利的统称。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是指当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和识别性工商业显著标记在受到不法侵害时,对不法侵权人予以惩处,对受害人给予救济的一项制度[1]。近年来,知识产权纠纷呈上升趋势,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加大,有关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相关制度在司法适用中大有"力不从心"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