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林匹克运动肩负着促进东西方体育统一的历史性使命.在分析东西方体育差异原因的基础上,论述了东西方体育走向统一的历史必然性,并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阐释了奥林匹克运动在促进东西方体育融合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门以形体动作为载体,以情感主线为灵魂的艺术形式.当前中国舞蹈教育领域有的过于注重学生舞蹈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舞蹈的情感、内涵与艺术层面的认知.有的脱离实践环节盲目的追求舞蹈内涵的高深,忽视舞蹈外化形态技艺性的本质特征.本文从舞蹈的技能与情感两方面的辩证关系来进行分析,对舞蹈表演中如何"以技引人,以情感人"作了全面解析,力图使舞蹈表演者能够将外在技艺能力与内在情感有机的融合,从而提升舞蹈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人体内在美和外在美相结合的一种肢体语言艺术,贾拉路丁鲁米曾经说过:当你跳舞的时候,你觉得整个宇宙都在跳舞.当中的忘我状态好比天地间的自然融合,勾画成一幅美丽壮观的风景图.我们知道,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会更充分体现了舞蹈的内涵及韵味,就新时期的舞蹈艺术发展的道路进行研究,来探索舞蹈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术的舞台表演形式也从简单的套路演练到与其它艺术元素的相互融合。比如,与音乐元素的融合、与书法元素的融合、与戏曲元素的融合、与舞蹈元素的融合等。本文将从形式美、韵之美、意境美三方面探讨现在舞台表演武术与舞蹈元素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浅谈舞蹈美育与高校素质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舞蹈美育能塑造人的形体,培养人的智力和创造力,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高校素质教育,舞蹈美育不能缺位。舞蹈美育只有在正确认识舞蹈与人的生命活动、舞蹈与智力及创造力、舞蹈与德育和美育的关系之后才可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浅析基训中的舞蹈呼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注入了呼吸才会有跃动有活力,呼吸则让动作在舞蹈中得以升华。本文讲述了呼吸是运动,是生命,作为一个优秀的舞蹈者,呼吸是重要的修养之一,是心与形的高度统一和相互配合。舞蹈有了呼吸它才能有跃动,才有活力。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舞蹈教学工作所得的一些体会,来浅谈舞蹈呼吸的重要性及如何训练舞蹈中的呼吸。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阶段,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成为热切关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影响下,文化之间的融合已是必然的.体育艺术表演与舞蹈表演是集表演、舞蹈、艺术、文学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集成文化艺术.二者的历史悠久,存在很大的共性,两种文化艺术的融合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是从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分析体育艺术表演是如何向舞蹈表演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民俗舞蹈是指传统民间风俗舞蹈,是因民族意识而形成的现象.社区舞蹈是指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迎合社区生活的文化现象.双方文化的现实差异与如何弥合的问题是“文化嫁接”提出的前提,此前提期许农村与城市之间可以通过社会群体结构方面与思想文化方面的嫁接实施,经由第三方舞蹈院校机构的参与生成,使民俗舞蹈能够进入城市社区以促成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的有效建立.鼓子秧歌舞蹈经由专业人士的改造而在社区广为流传,是个成功的嫁接例子.  相似文献   

9.
动作性、节奏性、抒情性是舞蹈艺术的三大主要特征,同时也是舞蹈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之所在.笔者试从舞蹈的三个主要特征来谈谈舞蹈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健美操《青春魅力》的编排融入贵州民族舞蹈的服饰元素、舞蹈元素和舞龙舞狮动作,形成了具有贵州少数特色的健美操,丰富了健美操舞蹈内容,让观赏者感受到健美操独特的魅力.将健美操与我国传统民族元素相融合,形成具有我国民族风格的健美操,是健美操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公兰英 《科技咨询导报》2007,(31):124-124,126
舞蹈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各个时代的舞蹈艺术取决于该时代对前代舞蹈文化和其他民族舞蹈文化的吸纳、融合程度。从而不断推向新的历史高度。  相似文献   

12.
杨玉珠 《海峡科学》2013,(10):72-73,75
激情广场舞蹈源于社会生活,是融合了各个舞蹈种类特征的一种舞蹈.近年来,广大群众不仅创造了激情广场舞蹈,还发展了激情广场舞蹈.激情广场舞蹈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艺术形式,是其它艺术活动不可替代的广场艺术.激情广场舞蹈活动的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文雅、活跃多彩,有助于弘扬团结友爱的社会风气、提高艺术品位,尤其是对创建和谐社会的促进是相当明显而有效的.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依靠全民参与和主动创造,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激情广场舞蹈在促进和谐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中突显了其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与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美育之一的舞蹈教育在中小学中普及,但是素质教育舞蹈并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在教育和教学上依然采用专业舞蹈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为了使舞蹈更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舞蹈话语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运用舞蹈生态学对于舞蹈形态分析的方法,结合党的素质教育方针和新文科教育理念,加快舞蹈的多学科融合,进而建构素质教育舞蹈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4.
群众舞蹈中的少儿舞蹈普及教育最终目的不是创造节目,而是创造人。孩子,才是我们群众舞蹈的真正好作品。正确地认识群众舞蹈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的特殊性,研究目前的少儿舞蹈培训方法是我们群众舞蹈活动中少儿舞蹈普及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预示着世界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世界多样文化的融合与创造。舞蹈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个分类,同文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要努力实现高校舞蹈课教学与舞蹈文化市场的接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与主动性;加强学生社会实践的力度,从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21世纪的高素质舞蹈人才,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一些颇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却逐渐脱离出人们的视线.在传承的同时,人们多以发展为宗旨却忽略了传承最原始的舞蹈.现今不管是在教学课堂里还是在舞台上,人们学到的和欣赏到的都已是二度或是几度创造后的舞蹈.这些舞蹈或许要比传统的舞蹈更为“艺术性”.但是一个民族就本质的就是最原生、最传统的舞蹈文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不同角度论述舞蹈节奏的来源,人体动作是产生节奏的原因。从节奏的历史观,说明节奏感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非绝对、固定、永恒不变的。纵观中西方不同节奏的审美依据,阐述了中国民间舞蹈音乐中,不平均的节奏脉搏。说明了舞蹈音乐的伸缩节奏,来源于舞蹈动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谢昱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6):116-117
通过对古典舞与芭蕾舞在基本功训练课中几大要素融合的分析,阐述了这两者融合对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与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舞蹈之所以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因为它的形成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时代的文化特征都会在舞蹈中得到遗存,使之成为相对稳定的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背景,积淀了各种不同的文化传说。要发掘民族民间舞蹈价值的方法,应首先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层面。民族民间舞蹈的价值大体分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心理层面。而这些方法也是需要整理的。弘扬民族民间舞蹈事业,必须深入到实际生活中去挖掘各种民族的舞文化,才能使其细化和美化。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普及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素质培养、身体健康起重要作用,舞蹈教育适应与青年人爱歌舞的心理特征,备受大学生的青睐.高校要组织力量,搭建舞蹈教育平台,普及舞蹈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