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演艺服装有着独特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功能,它包含了服装艺术与演艺创造双重成分。在设计中,必须充分领会设计主题,把握个性化特征,熟练运用演艺服装的形式美法则。  相似文献   

2.
以服装流行心理现象为研究起点把握服装流行信息,了解服装流行规律,指导服装流行发展.从着装的形态审美心理入手,探索了人类创造服饰的生物性根源,并分析了其稳定性和变异性的规律.在视觉形态方面,分析了人体的形态特征,取得了重要的结论;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孕育的着装形式中,摸索服装流行产生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3.
张兰平 《甘肃科技》2006,22(8):139-140
服装有着多种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是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用面料来表达服装的艺术魅力,是目前服装设计的主流。面料生产设计应与密切关注服装产品的各种特征,注重发掘布料本身的美感,以体现服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程珂娅 《科技信息》2011,(17):143-144
本文以唐代文学作品对服装的描写为依据,探讨了唐代女子服饰的审美特征,具体从唐代服饰的开放性、对多种文化包容性以及服饰的色彩、装饰、刺绣、印染、款式等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探讨服装表演氛圉设计的设计实施要求.从服装表演氛围设计产生的背景、现状入手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科学提出服装表演氛围设计构想.氛围设计是服装“二度创造”的参与者,应统一协调服装表演舞台艺术诸因素;应注重艺术想象与工艺、科技的结合;应有效地提高表演活动的效率和质量,表达服装的特性,提升服装内涵和审美价值.氛围的营造应调节表演节奏,使观众参与,与表演形成互动;氛围设计应注重审美、环保、安全、观赏舒适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挖掘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效果,结合秦腔戏曲演出剧目,从秦腔戏曲服装的图案装饰、造型装饰、刺绣装饰、工艺性装饰以及特殊装饰等5个方面对秦腔戏曲服装装饰的展现形式及审美效果进行逐层分析,探索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性审美表现效果.得出秦腔戏曲服装的装饰不仅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而且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其在艺术审美方面也体现得非常独特.  相似文献   

7.
分析女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和针织服装的特性。探讨女工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表现手法,根据针织服装的特点,对女工技艺在其款式造型、面料细节、图案创新等方面的设计进行分析,分别列出不同设计方法的创新特点,以强化针织服装的时尚化、个性化设计,并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喻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3):133-134
作为一种极具装饰美的视觉艺术形式,图案兼具美术学与实用学的特征,它具有广泛的题材的丰富的内涵,正在被服装设计师们大量的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去,进而不断增强服装作品的文化内蕴和民族特性。因此,本文将探讨图案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情况。具体来说,首先介绍了图案的基本表现形式和在服装中的审美作用,然后分析了图案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去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介绍了图案在服装设计中进行运用,进一步解释了图案与现代服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使得现代服装设计行业凭借图案元素的运用,迈上新的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9.
服装的审美艺术与服装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使服装的人才培养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相一致是服装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市场,教学,工业技术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把服装的艺术审美与服装的实用价值更好地结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服装表演是一门新兴的实用艺术,本文以服装表演为研究对象,找出其所具有的个体特性与社会价值.通过研究发现,其个体特性主要体现在功利性、传播性和审美性等3个方面;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价值、信息价值与欣赏价值等3个方面.对服装表演个体特性与社会价值的探讨有助于服装表演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服装表演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自然事物的情感表现性产生于人类与大自然事物生命情调上的相似 ,自然事物的形式美因素以及人类情感形式与自然物在“力的图式”上同形同构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美学发展的前景是文化美学。从文化美学视野反思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文化特征,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作为一种思辩美学,西方古典美学的终结,根源在于其文化母体内部包含个体认识与历史价值之间的矛盾;而中国古典美学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文化美学,它以人生存于其中的世界是如何存在的为基本问题,以“道”(气)、“有”、“无”、“情”、“景”、“和”及“象”等为基本范畴,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这一古典文化美学源于老子、孔子、《易经》,成熟于王夫之、叶燮、终结于19-20世纪西方异质文化的介入。它的终结是21世纪文化美学的诞生必须付出的历史文化代价,它曾经存在的境界则是迎接21世纪文化美学诞生的一个神奇的预言!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在20世纪中西方文化全面碰撞、对话和整合的世界存在境遇中,以反思20世纪中国现代美学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文化走向为轴心,寻求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图景。文章在人的世界性存在的文化层面,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美学学科两个方面,把反思的基本问题展现为中国人的世界性存在的面貌是怎样的。文章认为,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展现了20世纪中国人的历史创造者的世界存在态势;在美学自身的学科层面,中国现代美学则呈现出多维阐释的文化态势,尽管二者还存在着人的世界性存在状态与人的世界性存在性质之间的内在矛盾,但是,二者的历史方向都在于建立文化美学,这正是21世纪中国现代美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劳动创造了文化的人 ,社会的人。作为生物“物种”存在的人则是基因变异 (包括染色体变异 )的结果 ,不是劳动的产物。从一定意义上说 ,劳动是人类机体的一种机能。“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思想需要再认识。  相似文献   

15.
服装设计效果图离不开模特进行科学的呈现。它不仅能记录设计师一闪而过的灵感,而且在服装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中,起到衔接和沟通的作用。它是工业化生产中必需的产物。对于中国第三产业中未来的服装设计师的培养中,如何将其更加科学的表达服装设计效果图也是研究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代美学在经历了重建实践本体和超越实践本体之后,似乎开始进入到对生态本体的构想之中。但目前的一些生态美学研究还具有过多的诗意想象成份,并时常陷入"人类中心"、"反人类中心"、信仰与科学等等的矛盾。生态美学否定实践和主体性的武断姿态,也使其面临关闭对人的存在进行深切理解的险途。人是感性的存在物,也是想象的、思索的、语言的、实践的存在物,最终是"关系的存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为原初和根本的,但它不是人类生存关系的整体和全部。人们无法忽视生态美学开启的新视野,但一种能够引导方向的美学无法离开人类整体生存活动的大关系和总基础。以存在为本体、以生态为视野的存在论美学或许能为试图突破认识论模式的中国当代美学开辟出一条可能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西方哲学中一直都包含着人对人的认识这一内容。从人生哲学、宗教人学、到理性主义人学及现代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反思,西方哲学对人的认识逐渐深刻。而这种认识最后必然得出结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共存,人在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实践中实现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从“现实的人”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但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有一个过程的。如今党中央在现代化建设中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深刻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对于更好的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切艺术都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反应,图腾艺术也不例外。远古的图腾对中国的冠服、民族民间服饰以及巫舞的服饰形象及图案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图腾艺术也能赋予服装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启蒙民众的目的明确,彰显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前瞻性、社会性和实用性。他倡导的"趣味"和"生活的艺术化"是对美的本体规定与价值规定,通过趣味、情感、境界的提升,体验人生价值,实现真善美的升华,进而推动社会进步。梁启超把审美的外在目的和内在需求统一起来的实用化美论对于今天寓美于德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