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岙大队位于舟山六横岛南部,有7个生产队,一个科技队,315户,1,150人,耕地面积505亩,其中粮地334亩,甘薯是主要的粮食作物。1977年种植240亩,占粮地面积的62.5%。1972年推广旱地三熟制(大麦——玉米——甘薯)以来,旱地粮食亩产连续6年超过2,000斤,其中1973年达2,391斤。在英明领袖华主席领导下,1977年240亩旱地平均亩产2,455斤,比上年增加15.6%,甘薯一季亩产1,811斤,比上年增产23.7%,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每人只有0.34亩的土地上种植粮食作物,他们不仅口粮自给有余,而且还卖给国家余粮15,930斤,而且为旱地三熟制全年高产稳产,特别为甘薯高产稳产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  相似文献   

2.
我场历年来都是采用小畦单行种植秋甘薯,没有套种其他作物。去年,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在早稻(珍龙13号,亩产747斤)收获后,种植秋甘薯时,进行套种秋花生试验,于7月12日种,11月30日收,种植面积4.3亩,共收秋甘薯(折原粮)2710斤,平均亩产630斤;收套种花生480斤,平均亩产110斤。实践证明,粮油套种不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而且可以培养地力,增加肥效,构成水旱  相似文献   

3.
我社位于绍兴东部平原稻区,是水稻白叶枯病老病区。从1968年起,水稻白叶枯病逐年蔓延,年年加重,特别是1970、1971两年发病最重,全社一万一千多亩水稻中,早稻发病达七、八千亩,晚稻发病三、四千亩,每年损失粮食近二百万斤。1972年开始,在地委、县委和公社党委重视领导下,在绍兴地区农科所帮助指导下,开展了综合防治的试点,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4.
许村公社永福大队,1972年粮食生产在1971年亩产1728斤的基础上,又有新的跃进。全大队2483亩粮地,平均亩产1950斤,比1971年增产222斤,总产提高12.8%。其中春粮、早稻、晚稻亩产分别比1971年增产18—20%。在19个生产队中,有10个生产队粮食亩产跨过了双千斤。在粮食生产获得持续大幅度增产的同时,络麻总产比1971年增产28%,蚕茧总产比1971年增产  相似文献   

5.
永福大队1976年粮食又喜获丰收,全大队2428.5亩粮地平均亩产2012斤,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1800亩春粮,平均亩产379斤,比上年增产17%;2305亩早稻,平均亩产1012斤,比上年增产6%;2640亩晚稻,平均亩产697斤,比上年增产9.8%。这是贯彻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胜利成果,是坚持大寨的根本经验,排除“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  相似文献   

6.
缙云县农业部门近年来开展的粮、药套种试验、示范,已取得显著成效。去年试种的52亩贝母——春玉米——甘薯三熟套种,平均每亩收贝母794.3公斤(产值3018.34元),粮食623.9公斤(产值499.12元),每亩产值3517.46元,其中攻关地15亩,平均每亩  相似文献   

7.
辛江公社新丰大队太平生产队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走多种高产多收的路子,改变了低产后进面貌,促进了全年粮食高产,1976年69亩春粮,总产达到25446斤,平均亩产365.5斤,单产、总产都比1975年增产54%以上;59亩早稻,总产达到49932斤,平均亩产829.2斤,比1975年增产15.3%;67亩连  相似文献   

8.
柽麻又叫太阳麻,是一年生豆科植物。一般在麦收后播种,生长40天左右,即可翻压。这种绿肥1965年引进我省,目前在延安、渭南、武功、周至等县旱地多有种植,生长良好,肥效显著。据我组1970年6月在武功杨陵公社曹新庄大队旱地示范,作小麦基肥,小麦亩产580斤,较未压青的390斤增产48.7%。延安地区农科所1969年~1970年试验示范,压青复种谷子,亩产183.6斤,比未压青的103.6斤增产70.4%,比绿豆压青的增产12.3斤;作小麦基肥,亩产77.5斤,比亩施千斤圈肥亩产65.5斤增产18.3%。1971年长安小新村大队于水地玉米宽行套种,亩产鲜草2,800斤,很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绿肥春播套种试验。据32个单位统计,试验面积323亩。其中在小麦中套种的93亩,在油菜中套种的230亩,绿肥亩产鲜草66~3500斤,平均每亩鲜草产量902斤。31个小麦套种绿肥试验,平均亩产小麦176斤,亩产绿肥鲜草800斤;45个油菜套种绿肥试验,平均亩产菜籽145斤,亩产绿肥鲜草1000斤。绿肥春播套种试验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0.
各地粮食稳产高产事例证明,根据现时的生产条件,在我国南方稻区积极发展稻麦三熟的耕作制度,是高速增产粮食的一条可靠途径。在毛主帝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所为了摸索粮食稳产高产的客观规律,探求掌握粮食生产的主动权,今年试种了3亩稻麦三熟高产试验田,获得了初步成果。大麦总产1419.5斤,亩产473.1斤;早稻总产2208斤,亩产735.3斤;晚稻总产2653斤,亩产884.3斤。全年稻麦三熟总产6278.5斤,平均亩产2092.8斤。现将栽培技术和我们的体会叙述于话。  相似文献   

11.
古今中外没有的记录——欢庆我国粮食大丰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前未有的粮食大丰收 1958年我国人民在粮食生产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五亿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钱的光辉照耀下,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过艰苦奋斗,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创造了惊人的奇迹,粮食每亩单位产量出现了古今中外没有的记录。据最近资料:中稻亩产六万零四百三十七斤多,小麦亩产七千三百二十斤,玉米亩产二万五千七百一十五斤,谷子亩产二万一千七百八十七斤,高粱亩产五千三百三十三斤。不但如此,大面积高额丰产田也不断涌现:安徽、湖北、江苏、河南四省的一千七百三十二万亩早稻,均已达到平均亩产一千斤;江西省早稻亩产八百至一千斤的共有二百四十五万亩,千斤以上三千斤以下的有一百一十万亩。由于广大农民的忘我劳动,我们取得了1958年农业战线上第一个伟大的胜利:从夏季作物总产量来说,已达到一千零一十亿斤,比去年增产四百一十三亿斤,超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修整风运动推动下,我所干部、工人和科技人员以路线为纲,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在19.39亩试验田中经过全面落实农业“八字宪法”,获得了亩产春粮457斤,早稻969斤,晚稻883.3斤,全年亩产2309斤。其中1.85亩,亩产春粮542斤,早稻983斤,晚稻928斤,全年2453斤。为掌握全年亩产2400斤粮食的增产规律,为科学种田,发展粮食生产迈出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晚粳宁1318是宁波市农科所1978年用前和晴与湘虎25杂交,于1981年定型的晚稻新品种。去年在全市各地试种示范均获得丰收,尤其是中低产稻区,增产幅度更大。如慈溪县彭桥乡张岙村种植10.64亩,平均亩产762斤,比8.75亩农虎6号增产14.1%;宁海县长街乡大湖村种植8亩,平均亩产843斤,比3亩秀水48增产12.3%;余姚县二六  相似文献   

14.
去年,奉化县杨村公社马头大队,学习外地经验,在十四亩连晚秧田中,套种“汕优6号”杂交水稻,获得增产,一般亩产都在600斤以上,高的一块达到652斤。对于此项技术,群众概括为“增、早、省”三字。增,就是增加了产量。采用连晚秧田套  相似文献   

15.
小麦追肥中,亩施沸石40斤(碳镇:沸石:2:1),亩增产少麦88.9斤(增产率13.90%);秋播小麦底化肥中掺入沸石200-300斤/亩,当季增产65.1-191.4斤/亩(增产率 9.70-32.99%),第二年持续增产10-26%,第三年持续增产4.0-20%,三年连续增产小麦230-490斤/亩。  相似文献   

16.
菜薯双季稻一年四熟的试验,在嘉兴农校实验农场进行多年,一般青菜亩产3000斤~4000斤,春马铃薯亩产2500斤左右,两季水稻合计亩产1300斤~1400斤。在浙北稻区,人多地少劳力比较充裕的情况下,以粮食生产为主体,适当扩种和套种一些经济价值高,生产效果好的作物,乃是当前落实农  相似文献   

17.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我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我所地处鄞东平原水网地带,自然条件较好,如何实现粮食高产稳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从一九六一年开始进行全年粮食亩产“双千斤”试验,到一九六四年,出现了一块田“双千斤”,面积2.31亩,亩产2106斤;经过八年后的一九七二年,一畈田达到了“双千斤”,面积18.8亩,亩产2095斤;一九七三年试验扩大到了0.61亩,探索一个队的生产布局实现“双千斤”的途径,到一九七四年亩产达到1919.3斤,其中稻麦三熟制50.6亩,亩产2230.5斤,最高两块田,一块1.81亩,亩产2400.9斤,另一块2亩,亩产2505斤。实践证明,全年粮食亩产“双千斤”是可以实现的。通过几年的试验,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区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大搞科学实验,积极“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1966年全区进行番薯地套种玉米取得成功经验以后,通过抓典型,树样板,示范推广,套种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去年全区从平地、山地到山岗地,共套种了10609亩占总面积的85%以上。这年虽受阴雨、洪涝、病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但每亩仍收183斤,加上亩产春粮194斤,薯丝干1264斤,全年亩产1641斤,为旱地高产稳产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1972年我县全塘公社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全社12,230亩粮地,平均亩产在1600斤以上。其中优胜大队第二生产队、前进大队第四生产队、星华大队第四生产队、东风大队第三生产队等四个生产队,粮食亩产超双千,达到2009~2064斤,比1971年增加112.9~334斤。  相似文献   

20.
(一)奉化县溪口区广大干部群众以阶级斗争为纲,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运动中,大搞科学试验,积极推广水稻根外施肥,通过喷施,一般都有显著增产。一九七五年亭下公社徐家埠大队科技组28亩早稻喷施1~2次与不喷亩产相差60斤,溪口公社沙堤大队第五生产队试验每亩增产120斤,棠云公社西江四队试验增产105斤。畸山公社任宋大队第五生产队试验每亩增产161斤,东岙公社东岙第一生产队试验每亩增产76斤,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