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张弓先生的两部修辞学著作,即1924年的《中国修辞学》和1963年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贯穿着很强烈的修辞发展观,特别是后者,其论述更充分、体系更完整。然而,时至今日,在修辞学史的研究中,人们却鲜少提及张弓先生的修辞发展观及其贡献。张弓先生认为,修辞的科学体系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分类,二是发展;而就修辞的发展而言,又有两个重要的视点,一是历史,二是现实。在当今的修辞学(特别是修辞史)研究中,重新发现和认识张弓先生的修辞史观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区别于泛修辞观下的修辞学,我们将立足于语言运用的修辞学称之为核心修辞学。核心修辞学是在传统修辞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修辞学。它既研究修辞文本,也研究修辞行为;既研究语篇修辞,也研究会话修辞;既研究书面语修辞,也研究口语修辞;既研究有痕迹修辞,也研究无痕迹修辞;既研究积极修辞,也研究消极修辞。  相似文献   

3.
<现代修辞学>区分了语言修辞和言语修辞,提出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并把信息论、控制论和修辞研究结合起来,阐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语用修辞学两门新兴学科的概况等.<现代修辞学>从多角度开拓了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达修辞和接受修辞;区分语料修辞学和语用修辞学,将静态修辞研究和动态修辞研究分别论述;立足于修辞谈语体和风格,正确处理三者的交叉关系;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这是有助于增强修辞学科学性和提高品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硕士点。该学科由修辞学、方言学、汉语史三个专业方向组成。修辞学研究方向有一支学历高、职称高、师承好、年富力强、研究方向集中的学术队伍;从事修辞学研究时间长、基础厚实,在汉语修辞学界有良好的口碑并颇具影响力;学科成员,勇于攻坚、锐意创新,在多个修辞学分支领域已占有一席之地。带头人冯广艺教授是国内修辞学界中青年学者的杰出代表,自八十年代以来,已取得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聘为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了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中…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围绕语言展开,对语言学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将其与修辞学联系起来,探究其对于修辞学的价值。研究发现:修辞也是一种交往行动;修辞的导向与交往行动的导向一致,即都为理解,达成一致;修辞能力的培养需要交往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如文化对交往行动的影响一样,文化对修辞的影响也是整体性的、动态的,同时修辞对文化存在反作用;交往行动需要交往理性,修辞活动也需要修辞理性。这些能为修辞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王希杰先生《修辞学通论》中的有关重要概念进行了评析和阐发。文章分四大部分,第一,介说了修辞学中零度和偏离及相关的几个衍生概念;第二,比较了零度和偏离这组概念与西方的同名概念及传统修辞学中的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概念的同而有辩处;第三,指出了零度与偏离概念是王先生的语言规范观的理论基础之一;最后归纳了零度与偏离理论对整个修辞学研究乃至语言研究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汉语修辞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在模糊修辞、变异修辞、接受修辞、社会心理修辞、修辞理据、阐释修辞、得体修辞、修辞心理、话语修辞、语用修辞等十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文章对修辞学这十个研究新领域分别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汉语修辞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消极修辞是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修辞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消极修辞与语法、逻辑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消极修辞在修辞学研究中的地位两个方面,论证了消极修辞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修辞学家,其修辞学论文是中国修辞学的宝贵史料。但现行的几部中国修辞学史和《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均未提及康有为的修辞论,也许这是一个疏忽或遗漏。  相似文献   

11.
从修辞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陈汝东博士的新著<认知修辞学>,认为该书展示了新的修辞观,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是一本成功的、开拓性的学术专著.她的问世预示了中国修辞学研究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为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复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汉语修辞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在模糊修辞、变异修辞、接受修辞、社会心理修辞、修辞理据、阐释修辞、得体修辞、修辞心理、话语修辞、语用修辞等十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文章对修辞学这十个研究新领域分别作了简要的阐述,对汉语修辞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四六结构”与修辞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元六维结构”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辞过程”不限于“由想而移为辞”,“想”之前要先对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移为辞”之后,还要考察对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修辞效果”不限于表达效果,还包括接受效果和社会效果;“修辞学”有内外之分,内修辞学包括本体修辞学、表达修辞学、接受修辞学,外修辞学包括文化修辞学、文明修辞学和道德修辞学等。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 2 0世纪中国修辞学理论与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展望了 2 1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科建设的可能。作者认为在 2 0世纪 ,中国修辞学在修辞观、研究对象及研究领域和方法、修辞规律、修辞学史、修辞学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我国国民素质教育中起了重要作用 ,并将在 2 1世纪取得更大发展 ,有望建立更加完备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15.
董秀枝 《科技信息》2008,(2):148-149
《鬼谷子》是先秦纵横家学派唯一的理论著作,蕴含丰富的修辞学思想。这篇文章以西方修辞学理论为视角,主要从"修辞的定义"、"受众的分析"、"修辞的自我韬晦"、"修辞的文体风格"四个方面重新解读了《鬼谷子》,指出了《鬼谷子》中的修辞思想与西方某些占主流地位的修辞学理论的一致性,从而肯定了这部书中修辞学思想的精妙和先进,强调了该书对于研究西方修辞学的中国学者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修辞学的科学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其主要原因在于语言是人们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约定俗成的一套经济的、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而修辞研究就是语言的运用研究,因而使修辞学理论具有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双重属性。另外,人们忽视了语言的本质属性和修辞研究目的对其研究方法的制约,仅从自然科学的视角审视其科学性。其实,价值性也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和修辞学科学性的体现;修辞研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证研究为主,客观地发现、归纳和解释修辞现象,进而帮助人们学习、构建和传递智慧,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修辞策略是修辞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应该提倡多角度、多层面考察,其中从哲学角度的研究有助于深入透视修辞策略的本质规律.从哲学角度具体探讨论述了修辞策略的矛盾基础、基本特征和运用法则三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汉语修辞学在修辞的定义、修辞现象的划分、确定修辞话语的标准等几个问题上已经有着许多合理的认识。但由于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各种汉语修辞学著作在这些问题的表述上总是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理清其中原委,有利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汉语修辞学。  相似文献   

19.
广义修辞学把狭义修辞学注重研究的修辞技巧延伸到了文本层面和认知层面,而狭义修辞学在理论上为广义修辞学提供了思想资源,并在实践上印证了广泛修辞学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当狭义修辞学拒绝修辞研究认知问题时,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广义修辞学强调的“语言建构我们的现实”的陷陆。  相似文献   

20.
《郑文贞修辞文集》是著名修辞学家、厦门大学郑文贞教授在我国修辞学领域拼搏40多年的成果结晶。本书突出显示了作者在以下领域的探索成就,于修辞学界独树一帜:(一)率先揭示了修辞格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二)率先对“段落修辞”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三)有关篇章修辞的论述特色鲜明,系列性强,颇具说服力。文贞先生的研究经验值得总结,它对我国21世纪修辞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