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南京地区垂丝海棠品种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海棠在江南园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自2000年10月至2002年5月,笔者对华东地区栽培海棠的品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调查记载南京地区垂丝海棠的品种基础上,确定了海棠品种分类的基本原则,初步制定了垂丝海棠品种分类的3级标准。第1级标准为枝条形态直立或下垂分为两类;第2级标准为花径、花型;第3级标准为叶色、花期,花梗直立或下垂,能否正常结实等。笔者对南京地区垂丝海棠的27个品种进行了全面记载,并附有品种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木瓜属(Chaenomeles)栽培品种与近缘种的数量分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木瓜属(Chaenomeles)18个栽培品种和4个近缘种的24个形态学性状,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探讨品种间的亲缘关系。Q型聚类分析显示供试样本可分为2类:木瓜和‘豆青’自成一类,与其他种类和品种关系疏远;其余种类和品种聚合成一类。而第2类分为4个亚类,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倭海棠以及5个杂交品种分别聚合。根据聚类结果,‘猩红与金黄’和‘碧雪’等品种的分类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数量分类结果能够反映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R型聚类结果表明,各分类性状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24个形态学性状对品种的演化具有较独立的意义。主成分分析表明,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5.9%,根据其与性状间的相关性可知,影响力较大的性状有花径、花梗颜色、花瓣形状、花瓣宽、瓣爪长、幼叶颜色、花托和果实形状、重瓣性和花瓣数目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赏海棠种类繁多且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的现象严重,寻找一种从分子角度快速准确鉴定观赏海棠品种的技术手段,弥补依靠表型性状的分类和鉴定的不足,满足观赏海棠的品种资源鉴别需要。【方法】对61个主要观赏海棠品种,利用从苹果属多个种中筛选出的1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检测,分析其遗传多样。【结果】10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8条条带,平均每个SSR位点扩增出7.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100%。61个观赏海棠品种Nei多样性指数(H)和Shannon指数(I)分别为0.205 2和0.348 8,若以共显性标记的方式进行分析,43个海棠品种的Nei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范围在0.623 9~0.881 8,平均为0.788 3,表现出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结论】最终利用2对SSR引物成功地构建了61个观赏海棠的指纹图谱,为品种资源的鉴别和深入挖掘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丰富我国城乡绿化应用的观赏海棠品种资源,选育观赏价值较高的海棠新品种。【方法】从‘红缨’海棠(Malus‘Hongying’)自由授粉种子实生子代苗中选育出观赏海棠新品种‘赞春’(M.‘Zanchun’)。【结果】‘赞春’海棠为优良的红花绿叶型观赏海棠品种,花量大且密集,花色由初期紫红色变为末期淡粉色,包含花苞观赏期整株观花期可达20 d;梨形果,果实初为青绿色,果熟后为黄色。【结论】‘赞春’海棠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品种海棠初花期物候特征,探究花期与温度的内在联系,并在品种水平上揭示花期稳定性差异及变化规律。【方法】使用67个海棠品种的4年初花期物候数据对多品种海棠初花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使用多年的气象数据对多品种海棠初花期群组物候标准偏差(σ)的计算结果进行研究。【结果】2014—2016年多品种海棠初花期日期顺序与2013年的初花期均有较高的相关性。晚花期品种的σ值大于早、中花期σ值。早花期品种群与中花期品种群的σ值和开花前一年10月1日至12月1日期间小于6 ℃的天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晚花期品种群σ值与开花前一年10月1日至开花当年2月1日期间小于4 ℃(P<0.05)及开花前一年10月1日至开花当年3月1日期间小于4 ℃(P<0.05)的天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低温对于海棠初花期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一方面,早、中花期品种相对于晚花期品种而言对低温需求更大,且休眠时间限制更加严格;另一方面,晚花期品种间初花期顺序的稳定性更低。  相似文献   

6.
高温对观赏海棠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耐热性不同的3个海棠品种在生长季的生长、光合作用和高温期光合日变化的测定,探讨海棠光合作用对高温的响应机制,分析其光合作用、生长与耐热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3个海棠品种的Pn下降,生长速率也随之下降,品种间差异显著.耐热性强的品种Pn下降幅度较小且下降时间为高温后期,生长速率降幅较小;耐热性弱的品种Pn下降幅度较大且下降时间为高温早期,生长速率降幅较大.3个海棠品种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具明显光合“午休”现象.非气孔因素是海棠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因为种间杂交、多倍化和无融合生殖等现象,苹果属植物以难于分类和鉴定而闻名,其中尤以山荆子种复合体为甚.本文针对山荆子种复合体中的主要自然分布植物和关系可能较密切的花楸苹果组植物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十五个苹果属分类群包括一个四倍体,四个三倍体,十个二倍体,天目山湖北海棠、泰山海棠、日瓦海棠(新拟)、紫花海棠、冬红果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核型多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属较原始的类型,沧江海棠核型为1A,最为原始,三叶海棠核型为3B,最为进化.试验结果提示分布于天目山顶部的很可能并非湖北海棠,而可能是一个独立的种,它可能与平邑甜茶和泰山海棠的杂交亲本有关;山荆子也有可能与其亲本有关;四川西部发现的日瓦海棠与锡金海棠近似,但其核型及染色体数目差异很大,因此也支持该种成立.核型分析结果也为后续的基因组原位杂交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8.
36个欧美观赏海棠品种(种)应用价值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指导欧美观赏海棠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推广应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观赏海棠资源综合评价模型,从观赏性、适应性及抗寒性等方面筛选出15个评价因子,对36个欧美观赏海棠品种(种)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花色、花期、果期及果色性状是影响欧美观赏海棠应用价值的主要因子。根据AHP评价结果,将36个引种观赏海棠划分为4个等级:Ⅰ级包括‘红丽’海棠等6个品种(种),推广应用价值最高;Ⅱ级共17个品种,应用价值较高;Ⅲ级共11个品种(种),应用价值中等;Ⅳ级仅有‘莱姆’和‘蒂娜’品种,综合应用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切花应用的观赏海棠品种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掘观赏海棠切花应用价值,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74个观赏海棠品种与1种的切花应用价值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绘制频率直方分布图进行切花品质性状稀缺性分析。【结果】花色、花型、着花密度、花径、瓶插寿命及开花率为海棠切花综合评价主要权重指标; 而重瓣、浓香、枝型优美为最稀缺的性状表现,可作为品种特异性判断依据。 ‘玛丽波特’、‘唐纳德’、湖北海棠等14个品种/种综合得分排序列前20%,为优良的观赏海棠切花品种/种,且其中‘当娜’、‘凯尔斯’、‘俏佳人’等6个品种还具有稀缺性状。此外,‘俏佳人’、‘芙蓉’、‘大卫’综合分值略低,但其个别性状表现突出,单列为观赏海棠特异品种。【结论】切花的综合应用价值是品种评价的基础,此外还应对特异性状有所考量,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全面性。  相似文献   

10.
石榴品种分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石榴品种分类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实地调查的结果,分析了石榴品种的形成途径及主要形态特征。遵循《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与品种演化规律,对石榴品种分类依据进行了研究,提出石榴品种形成属于同一种系来源,并建立了品种群——品种系统,即按照花瓣将石榴品种分为4个品种群,同时认为花瓣、花色、结实性、果色、果实大小及果重是品种分类的主要依据,而籽粒软硬、萼筒形状、新叶颜色、茎剌有无等特征可作为次级分类特征。  相似文献   

11.
围岩分级是隧道建设的基础资料,对以铁路为主的隧道围岩分级历史作简要回顾。以大量的实践为基础,对勘察、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的岩溶隧道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岩溶隧道的关键问题即岩溶围岩分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北美海棠在南方地区的适应性和观赏性,为有效引种和培育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新优北美海棠品种(‘黛玉’、‘白兰地’、‘丰盛’、‘王族’、‘草莓果冻’和‘紫宝石’)为引种试材,在南方地区进行物候期、观赏性及耐热性观测和试验。【结果】6个北美海棠品种均能正常萌芽、展叶、开花、结果,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夏季生长适应性观测显示,6个品种在南方高温环境下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卷曲、叶缘枯焦等变化。生理适应性表明,各品种均能通过自身质膜热稳定性、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方式应对南方夏季高温环境。【结论】6种北美海棠在南方地区夏季高温环境下生长受到一定影响,但通过自身的生理调节,能正常完成生活史,且表现出较高的观赏价值。引种的6种北美海棠表现最好的为‘黛玉’,其次是‘白兰地’和‘紫宝石’。南方地区可根据需要在苗木生产和景观绿化中选择适宜的北美海棠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3.
5个观赏海棠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观赏海棠光合生理特性与生长之间的关系,为有效引种和培育不同需光特性的观赏海棠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个生长速度不同的观赏海棠品种(‘薄荷糖'、‘百夫长'、‘玛丽波特'、‘长虹'和‘丽莎')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对其生长指标及其光合日变化规律和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①生长速度的快慢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生长越快,Pn,max越大; 5个品种Pn,max大小顺序依次为:‘丽莎'>‘长虹'>‘玛丽波特'净光合速率>‘百夫长'>‘薄荷糖'。②‘玛丽波特'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这种“光合午休”现象是由气孔限制因素所引起,而其他4个品种的日变化均呈单峰型。③各海棠品种光补偿点(PLCP)均大于20 μmol/(m2·s),表现为阳性植物特征,但其需光性不同,PLCP的范围为27~67 μmol/(m2·s),光饱和点PLSP的范围为574~976 μmol/(m2·s)。其中‘丽莎'为低PLCPPLSP类型,属于对光环境适应性强的品种,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量,可栽植的地区比较广泛。‘薄荷糖'为高PLCPPLSP的类型,属于对光环境适应性较窄的品种,表现出较低的生长量,可栽植地区的范围比较窄。【结论】5个观赏海棠品种的生长量指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Pn,max作为早期估测观赏海棠生长量的参考指标之一,以指导观赏海棠的良种推广应用、生产实践及新品种选育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我国城乡绿化美化提供新植物材料。【方法】1999—2002年,在山东昌邑海棠苗木专业合作社基地,利用从国外引进的16个优良海棠无性系与国内8个种质进行自然杂交。【结果】2007年,综合测定观赏特性和生长特性后,从杂交后代中初选出12个优良单株,2008年,经进一步DUS测试,最终选出7个优良新品种,并于2015—2016年通过国家林业局的新品种审定。【结论】7个海棠新品种具有花果兼赏、观赏期长、美化效果好、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山东及周边地区的庭院、道路、广场等区域绿化。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GB/T17451-1998视图定义、分类等相关问题;指出了视图需按明确的、科学的依据和条件进行分类;提出了投影面体系分类法、投射方向分类法和物体分类法的视图三要素分类法;阐明了视图分类中存在视图交又现象,综述了向视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仙菜科Ceramiaceae海藻作为红藻门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科级以下分类系统、系统演化和物种数目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比较大,仙菜科的分类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本文梳理目前国际与国内仙菜科分类学上的各种变动与争议,总结该科分类系统存在的问题,概述分子标记在仙菜科系统发育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为...  相似文献   

17.
海洋资料浮标是离岸原位获取水文、气象等环境参数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海洋环境实况监测、预警预报、防灾减灾、资源开发、海上交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海洋资料浮标的作用、组成、分类、主要理论及技术体系,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海洋资料浮标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突破,介绍了我国目前海洋浮标监测网的构成、应用情况,并与国际先进国家的浮标进行了比较。最后,展望了海洋资料浮标及监测网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