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套管针引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疑难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患者套管针引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诊断结果及并发症.结果 34例不明原因的胸膜疾病患者.通过套管针引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了32例,阳性率达94.1%.结论 套管针引入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对疑难性胸腔积液的病因诊断是一种易操作、较安全的诊断方法,其阳性率高,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用于诊断弥漫性肺部疾病和不明原因胸膜疾病的可能性。对63例弥漫性肺部疾病和不明原因胸积液患者随机采用软质胸腔镜、硬质胸腔镜和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3种不同方法进行脏层胸膜或壁层胸膜活检,测量活检标本大小,观察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比较3种活检方法的诊断效率。结果表明: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活检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软质胸腔镜组和硬质胸腔镜组,标本大小也大于软质胸腔镜组,但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与其他2组无显著差异。双孔下软质胸腔镜联合硬质活检钳诊断弥漫性肺部疾病和不明原因胸积液具有术野大且清晰、诊断阳性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无需特殊培训、投入不大等特点。该术式是可行的,值得在以上疾病诊断时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腔积液血清中癌胚抗原(CEA)和腺苷脱氨酶(ADA)在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恶性胸腔积液和15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胸腔积液和血清ADA、CE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癌胚抗原(CEA)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水平(P<0.01);结核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腺苷脱氨酶(ADA)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和血清组水平(P<0.01);CEA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22%和86.36%,特异性13.64%和94.78%,ADA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的阳性率分别为67.95%和6.25%,特异性93.75%和32.05%.结论 胸腔积液和血清ADA、CEA检测对恶性和结核胸腔积液均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9例中等量或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结果:59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其中导管滑脱2例,术后导管堵塞8例,无一例发生感染、气胸、肺复张性肺水肿等并发症。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安全有效,护士应掌握相关知识,及时观察和加强引流管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死亡的误诊原因,提出预防误诊的对策。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胸腔积液死亡6例尸体解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胸腔积液死亡6例尸体解剖结果:风湿性心脏病3例,误诊为胃炎2例、慢性胆囊炎1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例,胸部食管下端周围静脉丛血栓机化管腔闭塞伴间质性肺炎1例,均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结论本病临床早期诊断困难,症状隐蔽,需要全面检查确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患者选用全面检查手段,可降低误诊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诊治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间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的8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47例引流组采用经皮胸膜活检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后分别进行了胸腔内注药治疗;39例常规组只进行经皮胸膜活检并多次常规胸腔穿刺抽液及胸腔注药治疗。结果86例渗出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行95次经皮胸膜活检,其中9例先后行2次活检,成功取得胸膜组织83次,成功率为87.4%。最终确诊42例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经皮胸膜活检确诊31例;38例为恶性胸腔积液,经皮胸膜活检确诊31例。经胸膜活检诊断准确率为72.1%(62/86)。最终引流组中胸腔积液的控制率为89.4%,明显优于常规组的61.5%(P=0.005)。引流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常规组。讨论经皮胸膜活检诊断阳性率高,联合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可提高胸腔积液的治愈率达80%以上,各级肺科医师均可安全进行此项操作,对于卫生经济学具有潜在的影响,因此对胸腔积液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不明腹痛的诊断价值及总结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普外科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对42例不明原因腹痛病人进行腹腔探查,并取可疑组织送病理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腹腔镜手术探查阳性40例(阳性率95.3%),未明确诊断2例(阴性率4.7%),行腹腔镜探查的病人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通过腹腔镜观察及活检组织的病理检查基本可以确定产生腹痛的病因,腹腔镜腹痛探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的临床特点、原因及严重并发症,以指导临床正确处理.方法:分析134例肝硬化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发病原因、严重并发症和治疗情况.结果:肝炎后性79例(58.96%),酒精中毒性44例(32.84%),瘀血性5例(3.73%),病因不明性6例(4.48%).结论:肝硬化的病因主要为肝炎后性,其次为酒精中毒性、瘀血性肝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介素-2联合顺铂(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治疗组经导管胸腔内注入白介素-2和DDP治疗,对照组仅用DDP治疗。结果白介素-2加DDP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有效率为83.3%,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白介素-2联合DDP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诊断胸腔积液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胸腔积液病人84例,并均在超声定位下穿刺诊断和治疗.结果:超声诊断胸腔积液诊断率100%.结论:超声诊断胸腔积液及定位穿刺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征象,其良恶性质的临别是临床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本试验对36例恶性胸腔,3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分别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常规离心涂片法检测脱落肿瘤细胞,并对其中22例恶性胸液患者行胸膜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支气管肺癌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检测回收液中细胞端粒酶的活性 ,评估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支气管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确诊支气管肺癌 15例 ,其它良性非肿瘤性病变 15例 ,除了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外 ,均行常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并作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回收液 ;采用TRAP -PCR -ELISA测定回收液中端粒酶活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诊断的效能并比较其和临床确诊、支气管镜诊断的两两关系。结果 :15例肺癌患者中端粒酶活性阳性 11例 ,阳性率 73% ,漏诊 4例 ,漏诊率 2 7% ;良性病变中端粒酶活性阳性 3例 ,误诊率 2 0 % ;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73%和 80 %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78%和 75 % ,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 3.6 5和 0 .338,诊断正确率为 77% ,阳性优势比为 3.5 5 ,Youden指数J值为 0 .5 3。端粒酶活性和临床确诊比较 χ2 =0 .14,P >0 .0 1;端粒酶活性和支气管镜诊断比较 χ2 =0 .5 ,P >0 .0 1。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端粒酶的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支气管肺癌的一项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肾病胸腔积液的特殊X线表现,以提高对该类病变积液特点的认识。方法:对4例慢性肾病包括肾病综合征、肾衰及狼疮性肾炎等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的不同体位的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中有3例表现为右侧前下纵隔积液,1例同时有右侧肺底积液及更为少见的左侧后纵隔积液,有1例表现为单纯的左侧肺底积液,同时有2例表现为右侧叶间积液,2例表现为双侧少量游离性积液。结论:慢性肾病并发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特点,除了游离性积液、叶间积液外,还可见到较为少见的肺底积液、前下纵隔积液及更为少见的后纵隔积液。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胸腔注入顺铂(DDP)联合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方法:58例患者均病理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2例)在胸腔内注入DDP,白细胞介素-2,对照组(26例)在胸腔内注A.DDP,两组均在1周及2周后各重复注药1次,共3次,观察疗效,毒副反应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57.7%,差异有显著性(P〈0.015)。治疗组Kamofsky评分〉70分者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在毒性反应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顺铂白介素-2胸腔灌注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毒副作用少,联合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腹腔积液闭式引流的可靠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及大量腹水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行闭式引流,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该方法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且发生率低。结论:该方法安全有效,简便实用,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