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d8(D4h*) 全组态统一晶场理论模型,研究了Ni(M)4X2(M=pz、mpz,X= Cl、Br、I) 型化合物能量矩阵的特征值、特征矢以及计算其ZFS、EPR参量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Ni(M)4X2(M= pz、mpz,X= Cl、Br、I)型化合物的光谱、ZFS和EPR参量进行了拟合,总结出了利用微机对其拟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轨道和双自旋-轨道(双SO)耦合模型研究了MgO、AgCl和AgBr中掺杂Ni^2+(d^8)离子的EPRg因子。研究表明,由于配体Br(4p电子)有大的SO耦合系数和较强的共价性,其对AgBr:Ni^2+的g因子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用金相试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4种镍基钎料钎焊1Cr18Ni9Ti的钎缝组织特征和相组成及其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BNi1a和BNi2钎料钎焊(1120℃,10min)的缝宽为0.10mm的钎缝由αNi、Ni5Si2,CrB和Fe4.5Ni18.5B6组成,近缝区扩散层由αFe,γFe和Fe2B组成。用BNi5钎料钎焊(1175℃,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5Si2和Ni16Cr6Si7组成。用BNi7钎料钎焊(1050℃,10min)的缝宽为0.05mm的钎缝由αNi,Ni2P和(Fe,Ni)3P组成。  相似文献   

4.
真空钎焊不锈钢接头的钎缝组织和相组成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用金相试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4种镍基钎料钎焊1Cr18Ni9Ti的钎缝组织特征和相组成及其随热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用BNi-1a和BNi-2钎料钎料(1120℃,10min)的缝宽为0.10mm的钎缝由αNi5Si2,CrB和Fe4.5Ni18.5B6组成,近缝区扩散层由α-Fe,γ-Fe和Fe2B组成,用BNi-5钎料钎焊(1175℃,10min)  相似文献   

5.
采用XRD,IR,Mobauer ESR,XPS,SEM和孔结构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比研究了新鲜,失活和再生三种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和表面性质。结果表明,新鲜催化剂中各元素以Fe2(MoO4),α-CoMoO4,NiMoO4,γ-Bi2O3.MoO3,α-Bi2O3.3MoO3,η-MoO3,α-Bi2O3和β-Bi2O3形式存在2;失活催化剂中,部分Fe2(MoO4)3转变为α-Fe-M  相似文献   

6.
N_(503)是国产的酰胺类萃取剂.它在有色和稀有金属萃取分离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1~3].本文研究N_(503)从H_2SO_4-NaCl、H_2SO_4-NaBr、H_2SO_4-KI三个体系中萃取铋的规律,探索萃取能力与水相络阴离子BiCl ̄-_4、BiBr ̄-_4和BiI ̄-_4稳定性的关系.研究了水相酸度和Cl ̄-、Br ̄-、I ̄-浓度对N_(503)萃取铋的影响,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不仅对有色和稀有金属的萃取分离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而且对萃取化学理论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d^8(D4h^*)对称性与d^8(D2h^*)对称性线性迭加d^8[(1-C2)D4h^*+C2D2h^*]作为Ni^2+离子的环境晶场,借助于强场完全能量矩阵和全组态混合EPR理论对Ni(pZ)4Cl2型络合物的吸收光谱、肖特基热容量和顺磁磁化率进行了统一计算和理论分析,理论结果与实验观测值符合甚好。从而对Ni(pZ)4Cl2的光、热、磁等物理性质作出了完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探讨Ba^2+离子搀杂对(Ca0.5Sr0.5)5(PO4)3Cl:Eu^2+和(Ca0.4Sr0.6)5(PO4)3Cl:Eu^2+量子发光效率的影响,当用Ba^2+离子代替Ca^2+或Sr^2+离子进入晶体时,Eu^2+离子的发光特性发生改变;发射峰的峰值降低;热猝灭的温度升高,并采用位型坐村理论给予解释。根据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占据两个不等当晶体学位置的Eu^2+离子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  相似文献   

9.
用恒电位扫描法(LSV)研究了八类Ti基合金阳极「纯Ti,Ti-Ni,T-Mn(涂层),Ti-Mn(合金),ti-C,Ti-B,Ti-Ni-Mo,Ti-Ni-Mo-Ar」分别在40%H2SO4(aq)及IMMnSO4(aq)中的能钝化行为,得到16组数据,从实验结果阐明了EMD工业中所用纯Ti阳极钝化现象的机理及Ti基金阳极优于纯Ti阳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Ni-Si-B系非晶合金电阻随拉应变变化特性曲线的测定,考察了B原子浓度对非晶Ni72-xSi15B13+x(x=0,2,4,6,8)合金电阻应变系数的影响,并采用Nagel推广的液态金属Ziman理论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统一晶场理论模型,设计了计算Ni(M)4X2(M=Pz、mpz,X=Cl、Br、I)型化合物能量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关以及计算其ZFS和EPR参量的计算机程序,并总结出了利用该程序对Ni(M)4X2(M=Pz、mpz,X=Cl、Br、I)型化合物的光谱、ZFS和EPR参量,并总结出了利用该程序对Ni(M)4X2(M=pz、mpz,X=Cl、Br、I)型化合物进行参量拟合的一般规律,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  相似文献   

12.
利用d8[(1-C2 )D 4h+C2 D 2h]全组态混合统一晶场理论模型 ,介绍了Ni(pz) 4 Cl2 型络合物的吸收光谱 ,基态ZFS、EPR参量 ,低温下的肖特基 (Schottky)热容量和顺磁磁化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微机处理过程 ,总结出了利用微机对其拟合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d8(D1h)全组态混合统一晶场理论对Ni(PZ)4Cl2型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基态ZFS、EPR参量进行了统一的计算和理论分析,理论结果与实验一致。从而对其光、磁性质作出完整、合理、统一的解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d2,8-D4h完全强场能量矩阵的特征值、特征矢及相应的全组态混合EPR理论,对Ni(mpz)4X2(X=C1、Br、Ⅰ)型化合物中Ni2+离子的吸收光谱、零场分裂、顺磁g因子及颁磁磁化率、磁化强度等进行了统一的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一致,从而对Ni(mpz)4X2(X=C1、Br、Ⅰ)的光、磁性质作出了完整的、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d~8(D_4~*)全组态混合EPR理论,对Ni(mpz)。I:型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基态零场分裂参量D略及顺磁g因子进行了统一的理论计算,理论结果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分析表明,Ni(mpz)。12中Ni抖离子的环境配位构型明显偏离D。点群对称。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d8(D2h*)全组态强场近似理论,对单晶Ni(pyrazole)4X2(X=C1,Br)型化合物的光谱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电子相关耦合族方法CCSD(T)和QCISD(T)以及基组6-311++G**和cc-pvdz是目前最可靠的单参考组态方法和较大基组。利用其对Br2分子的基态进行优化计算,使优化的平衡间距分别为0.231 257 77nm,0.230 495 233nm,0.242 730 741nm,0.244 788 224nm。它们与实验值0.228 105 00nm基本吻合。采用标准Mur-rell—Sorbie函数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了Br2分子势能函数的解析表达式。这样计算所得的力常数及光谱常数与实验数据符合得相当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La_2Na_2Sr_6(PO_4)_6Br_2和Y_2Na_2Ca_6(PO_4)_6F_2。X射线衍射分析证明它们都为单一物相。用Sr_(10)(PO_4)_6Br_2和Ca_(10)(PO_4)_6F_2同晶指标化法进行指标化,结果表明:它们都属六方晶系的磷灰石结构,空间群为P6_3/m。计算了它们的晶胞参数。以Eu~(3+)做结构探针,研究了Eu~(3+)所处晶格的点对称性。研究表明:在La_2Na_2Sr_6(PO_4)_6Br_2中Eu~(3+)占据4f格位,为C_3点群,而在Y_2Na_2Ca_6(PO_4)_6F_2中Eu~(3+)处于6h格位,为C_6点群。  相似文献   

19.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对UX(X=H,F,Cl,Br)分子体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分子的基态电子状态分别是X4Ⅱ、X6∑、X2∑、X6∑;势能函数为Murrell-Sorbie势函数,并得到了相应的几何性质、力学性质和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