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篮球投篮中球的旋转及瞄准点选择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空气动力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统计概率学来分析篮球旋转在投篮中的作用、投篮瞄准点选择的多样性及其对投篮球命中率的影响.结果认为:投篮中球的前旋和后旋取决于投篮动作,其中前旋主要用于行进间低手投篮,后旋主要用于中远距离投篮;球旋转的速度越快,球的稳定性就越好,后旋增加球的飞行弧度,提高了命中率,前旋加大了球速,多用于快攻中投篮;篮圈瞄准点选择后沿比其他点更科学.  相似文献   

2.
篮球投篮中球的旋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物理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投篮中各种旋转球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了关于篮下擦板投篮的侧旋球问题,对提高篮下的攻击性创造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篮球运动在我国日益普及,随着王治郅加盟NBA,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更加喜爱篮球运动。投篮得分是篮球运动攻守矛盾的焦点,而投篮命中率又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影响着球队的成绩。本文通过对后旋球优点的分析,以及用具体事例对球的后旋与命中率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球后旋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了投后旋球的动作要领,在教学实践和业余训练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段然 《科技咨询导报》2009,(20):242-243
篮球运动是当今世界上最具魅力,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之一。比赛中投篮得分的多少,决定着比赛的胜负。而投篮命中率(全场投中次数/全炀出手次数)是衡量一名篮球球员得分能力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提高投篮的命中率?本文通过物体的运动规律及力学原理,建立了运动员投篮的物理模型。求证了投篮时在球场不同位置的几个关键角度.球的速度及使球后旋对提高投篮命中率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陶俊斌  彭思源 《科技资讯》2006,(12):233-233
手指拨球具有传递投篮力量的大小、控制投篮的方向,调整出手速度快慢以及掌握出手高低的作用,还对球的旋转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利用逻辑推理分析手指拨球和投篮命中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张雷 《科技信息》2011,(31):391-391
篮球技术包括持球方法、投篮动作、瞄准点、球的旋转、抛物线五个环节。只有掌握这几个环节才能更好地掌握投篮动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十名初学投篮技术的少年儿童,采用加强球性练习的方法提高投篮命中率进行了一年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熟悉球性的各种练习,提高了手对球的感应能力,加强了手对球的控制能力,使队员在投篮出手时能够综合的判断球出手的力量、方向、角度、飞行孤度、球的旋转、瞄准点等,从而,提高了投篮的命中率(P<0.05),在抽查中二名队员15投12中。同时,针对这一问题,对我们以后投篮技术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篮球侧身跳起投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激烈对抗的篮球运动中,更应寻找一种有效的进攻技术,侧身跳起投篮就是投篮技术的一个创新.由于在整个投篮过程中身体侧对球篮,故称为侧身投篮.虽然投篮侧对球篮,但不属于勾手投篮,因此应当将此技术单独列出,以便更好地研究和应用.侧面跳起投篮与正面跳起投篮相比,球飞行的轨迹要比防守队员高40~50 cm,这项技术融正面起跳投篮动作的快速性和勾手投篮与正面投篮的隐蔽性为一体,在实战中具有巨大的攻击性,此项技术不仅适用于中锋,而且适用于前锋、后卫(中投和远投),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进攻技术.  相似文献   

9.
乒乓球拧技术是属于乒乓球运动的弧旋球技术,反手像拧麻花那样在球台内做多联杆万向节相向、相对旋扭滚动摩擦反弹携带复合运动在近网拉出弧旋球的被公称为“拧”的切撞原理及滚动摩擦反弹携带技术。且张继科以应用拧技术发动旋转进攻得分,取得进攻先机而获得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冠军成为大满贯得主,及樊振东等用拧技术在2013年全运会获得团体、双打冠军的成绩,已佐证拧技术的先进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对单手肩上投篮的举球动作方法进行了研究,为今后的教学与训练,尤其是对初学者,尽快地掌握正确的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管热旋压成形规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管滚珠热旋压成形模拟,获得了镍钛合金管坯在不同壁厚减薄量下的温度场、应力场和应变场,并进行了旋压载荷的预测.模拟结果表明,热旋压成形时管坯及芯模和滚珠与管坯接触部位的温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并且随着壁厚减薄量的增加,管坯、芯模和滚珠的最高温度均呈上升趋势.管坯应力沿管坯周向差别较大,而应变则在管坯壁厚方向上变化较大,外层金属较内层金属更易发生塑性变形.随着减薄量的增加,各方向的旋压载荷均明显增大,轴向载荷远远小于径向和切向载荷.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阻法对超高速增压旋压内螺旋翅片铜管时的全膜润滑进行了研究,利用旋压接触面之间的电阻变化,研究了形成全膜润滑的临界,同时对影响全膜润滑油膜形成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全膜润滑油膜的形成取决于旋压速度和供油压力,其中旋压速度是影响全膜润滑油膜能否形成的关键条件;全膜润滑的形成对扭转偏角和表面粗糙度值的影响较大,但对轴向拉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可视化实验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目的是研究小木球在静止液体中自由上升的规律和测量Magnus力的大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小木球在开始上升后的很短时间内,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速度分量都会达到一个稳定的最大值,随后以这个最大速度匀速上升.小木球处于稳定上升阶段时所受Magnus力的大小是在对小木球的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速度分量的大小及小木球自旋角速度大小测量之后通过计算得到的.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ing the key technique of spinning fine tex yarnson the friction spinner, deals mainly with the techn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carding device, conducting tubeand spinning drum for the friction spinn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g effect of pin drumis better than that of garnett; the combing length is a im-portant factor. The form and dimension of the conduct-ing tube influence the rate of fiber straightness and thedegree of fiber orientation. The little angle between theconducting tube and drum axis is good for fiber parallel-ism and straightness. The frictional ratio and the rate ofair flow influence the efficiency of twist.  相似文献   

15.
采用反向滚珠旋压制造带有纵向内筋的薄壁筒形件.将刚塑性有限元与工艺实验相结合,被应用于分析在不同壁厚减薄量下带有纵向内筋薄壁筒形件反向滚珠旋压成形.有限元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都表明内筋的高度随着壁厚减薄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之间存在着大约10%的误差.有限元模拟的应变等值线图表明在筒壁变形区的径向应变和内筋变形区的切向应变有助于内筋的成形.轴向旋压力有限元预测结果表明较大的壁厚减薄量导致了轴向旋压力的增加,同时也导致了旋压件表面金属材料的非稳定流动.  相似文献   

16.
从物理学和生物力学的角度,对篮球运动中不同情况下球的旋转问题进行分析和阐述。得出结论:球在空气中旋转,旋转轴具有稳定性。旨在为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碰撞、刚体平面平行运动等基本的力学原理对蹴球的蹴击和主球的滑动与旋动进行了具体的生物力学分析,得到了若干对蹴球实践有指导作用的结论.分析了主球跟进、定位、回拉的力学因素与运动学特征,提出了蹴鞋鞋底纹面加工的基本要求,就正碰与斜碰条件下主球如何有利与安全走位提出了建设性的蹴击技法.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一些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传统工程产生巨大的影响和推动。文章在此基础上,对新世纪前半叶纺纱技术、纺纱设备以及纺纱工厂自动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