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许多发达国家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策略。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策略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技术创新;大力推广生态技术;大力支持和鼓励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大力开展国际间的科技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2.
应用专利索引数据库的族内专利三阶段分布规律,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一项新技术范式的发展处于哪一个阶段,这对企业抓住技术创新的时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利用专利引文索引数据库,通过寻找种子专利的分析方法,为企业选择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紧跟行业的主流技术范式,提供了决定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运用GML指数测算了2000—2015年知识溢出下的区域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与不考虑非合意产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知识溢出下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呈梯度变动趋势;当考虑非合意产出时,技术进步占主导地位;当不考虑非合意产出时,大部分省市的技术进步下降,效率改进上升,生态技术创新效率来源于效率改进;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交互作用及其空间效应能显著提升生态技术创新效率;地理统计距离空间加权矩阵模型的结果更佳,东部地区尤其凸显,东部地区的知识、技术、创新等要素集聚性较强,促使其知识溢出对生态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决策与实物期权思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的发展战略依赖于技术创新以及创新的模式。上世纪80年代 ,许多研究者曾总结过“产业技术范式” ,认为这种范式具有“路径依赖性” ,即产业技术发展总是依赖于以往技术积累进行的 ,这其实是持续性创新的特征。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不是在既定的“技术轨道”上发生 ,而是另辟蹊径 ,并表现为“突然”出现 ,使许多成功地进行了持续性创新的大公司损失惨重 ,甚至彻底失败 ,而创新者却因此获得崭新的发展机会 ,这是突破性创新的特征。与持续性创新相比 ,突破性创新在技术、市场、管理方面都面临着更大的不确定性 ,因而其战略决策难…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专利是产业创新的风向标,也是彰显企业创新能力的显示器.生态修复作为环保行业的基础性产业,承担着国土生态修复和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基于中国2001-2019年生态修复专利数据,探析我国生态修复专利产业布局、网络合作特征及技术创新演进趋势,以期为我国生态修复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专利计量法与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①我国生态修复产业空间布局不均衡,且尚未走进技术驱动阶段,提升跨区域合作效应、增强产学研合作及提升产业链延伸增值成为重要实现方式;②生态修复技术主题演进与产业发展轨迹高度一致,水环境治理、生态工程、植被栽培是专利申请热点;③生态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融合改进,有效解决复杂环境问题,成为未来产业发展重要趋势.研究结论:加快生态修复专利市场化转换,推动政策驱动向技术驱动产业转型,需以优化专利产业布局、推动企业作为专利主体的产学研转化为重要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话语分析作为人文学科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实践特色,也理应具备跨文化研究的理论特征。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和西方的生态伦理,都蕴含着对生态关切的伦理情怀,潜藏着跨越时空的人文对话的学术冲动。采取话语分析跨文化范式,系统全面地研究两者的对话关系,一方面,可丰富话语分析的文化视野,为文学伦理提供新的话语资源;另一方面,对话研究有益于在相互参照、辉映中发现对方的思想亮点,有利于中西生态文化的互识、互证和互补,为中西本土化生态伦理学提供广阔的跨文化、跨学科视野和可操作性经验,有利于建立富有张力的、多元文化的生态伦理学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7.
《华东科技》2011,(11):32-32
上海市超高压及特种电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依托上海电缆研究所建立的,专注于高端电缆检测、研发和应用的综合公共服务平台。作为国内首个超高压及特种线缆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线缆平台主要面向新能源、智能电网、高速轨道交通等领域,为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和完备的检测及信息服务,以提升大量中小电线电缆企业的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生态环保运动的高涨,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需求日渐增大。我国社会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要注重培育自身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共同发展。县(区)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单位,也是国际技术溢出驱动的着力点。研究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以我国县(区)为样本,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FDI技术溢出、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的微观机理,揭示了国际技术溢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国际技术溢出的优化方向,进而提高县(区)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我国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代”分析,为中小企业持续成长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新范式。必须在历史追溯以及现察与前瞻中,根据代际创新中技术与市场的对接状况,实现从“以市场换技术”到“以技术换市场”的完善转换。  相似文献   

10.
基于社会资本网络理论的企业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网络是在信任、协调和规则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影响下,形成的链接体系。它是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重要的机制保障,因为,社会资本网络与企业技术创新协同共生,并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和成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社会资本网络缺陷,技术创新出现产学研分离、技术创新懈怠等不良现象,对此,应建设社会资本网络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基本模式,如在社会资本网络下构建企业技术创新的共享范式、系统范式和空间范式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