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智慧城管已成为创新城市管理的发展目标,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智慧城管正面临的发展趋势,设计了推进浙江省智慧城管建设的"SMARTER"模型,并构建了推进智慧城管建设的运作体系,可为城市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婧 《海峡科学》2022,(2):95-96,105
当前,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作为信息化建设先行省份,福建省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全国率先建设并推进智慧城市.该文针对福建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包括重复盲目建设,重投资建设、轻运营维护,信息孤岛、条块分割严重,建设资金缺口较大,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提出要理顺"五大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已经成为当前最为热门的关键词。世界各国都正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并启动国家性战略规划。美国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日本提出了"U-Japan"计划;韩国提出了"U-Korea"构想;欧盟发布了新时期下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我国已经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工信部发布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十二五"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北京成立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上海以世博会为契机大力推进物联网基地建设及龙头企业培育;广东省积极建设珠三角无线城市群;浙江省在杭州、嘉兴、宁波及绍兴等市积极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江苏省确立以无锡为核心区的发展战略,努力将无锡建设成为"感知中国"中心和国际知名的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电子信息产业是厦门市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30%以上。当前厦门的智慧城市、美丽厦门建设、促进信息消费也急需物联网技术的支撑。因此,如何抓住新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发展,是实现"十二五"发展目标、推进厦门信息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由于信息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智慧城市应运而生。构建了智慧城市环境下信息服务体系,阐述了智慧城市环境下信息服务体系的功能,对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和信息服务的转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智慧城市在迅速推进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带来一些"噪音"和"后遗症"。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的缺失导致智慧"真假"难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频繁更新让智慧城市更加"云里雾里",需求不明和应用不足让智慧城市"不智难慧",诸如此类的问题层出不穷。如何鉴别"智慧"的真假?怎样度量"智慧"的尺度?答案就在于数据。数据是信息社会的最基本构成单位,是破解智慧城市建设难的钥匙,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源泉。  相似文献   

6.
汇海 《信息化建设》2012,(10):17-18
记者:中兴通讯作为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对于当前的智慧城市热潮是怎样理解的?又是如何参与其中的? 弓月中:智慧城市建设是目前最炙手可热的概念之一,在我国各个省市与自治区数百个地区纷纷展开的各种以"智慧"命名的建设发展推进势头已经全面加速.如此也正在催生一个亿万级的企业业务蓝海市场.智慧城市建设业已成为it业大力推进和博弈竞争的"新大陆".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运营方面或者是每一个业务领域方面,都有一个统一提供的平台,参加使用的大家都可以共享各种信息资源,有效减少资源重复投入和降低运维运行成本,有效提高投入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政府办公效率,实现更好地便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正引领着人们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作为信息社会的高级形态,智慧城市可以用城市最少的资源支持最大的需求,让每一个人的生活更完美. 就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少数大城市纷纷从各自特色出发,酝酿着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部署时,2010年9月20日,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浙江海港城市宁波,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在国内率先迈出了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全面吹响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集结号".  相似文献   

8.
低碳化和智慧化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两大趋势,探索和推进城市发展更低碳、更智慧、更清洁、更便捷是时代命题。城市政府、社区管理者以及城市居民应在全面评估区域碳排放总量、结构、特征及趋势的基础之上,在推进城市低碳发展的同时,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着力于"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低碳城市和智慧城市交互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逐步向知识、信息、智慧枢纽为主的方向转型,“智慧城市”正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城市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行业运行     
《上海信息化》2012,(7):90-91
移动有线共推江苏智慧城市新模式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常州分公司和江苏有线常州分公司签署"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探索本地三网融合,共同打造智慧社区,推进智慧城市发展。该战略提供面向民生服务的信息资源共享,并进行家庭电视视频电话、家庭安防、家居信息服务等新产品开发。市民可获取各个领域的民生信息和服务应用。江苏移动和江苏有线现与钟楼区五星街道、新北区薛家镇等合作进行智慧社区建设,并已初见雏形。中国移动常州分公司的孙红表示:"在智慧社区里,可以通过机顶盒上的摄像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是IBM"智慧地球"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智慧地球"提出以更智慧的方法,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人们交互的方式,提高实时信息处理能力及感应与响应速度,增强业务弹性和连续性,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和谐发展.而智慧城市的行动正成为"智慧地球"从理念到实际、落地中国的现实举措.  相似文献   

12.
 城市信息空间是以城市地域空间为基础,以城市信息要素为载体,借由信息流实现城市信息纵向贯通、横向互联的虚拟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正推动着信息空间结构和层次的提升,智慧城市代表了高级阶段的城市信息空间,其数据采集、信息交互、系统应用表现为透彻感知、深度互联、智能应用的特点。基于信息空间理论,本文提出了智慧城市的“3I”信息空间,即感知空间、互联空间和智能空间,并构建了智慧城市的三维模型,旨在丰富智慧城市相关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智慧城市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通过智能小区、智能园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布式电源并网等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倡导的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将电网建设与百姓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构建能源信息循环与服务网络,提升城市能源管理水平,有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下,民族地区在城市建设上也应抓住机遇,利用好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等现代技术,促进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青海省玉树市在经历地震之后,抓住机遇,成为西北民族地区较早一批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口号的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克服原有的发展窘境和动力不足等问题,从转变经济模式、强化配套设施、提升市民素质、发挥区域优势上下功夫,从而实现用科技为民众服务.  相似文献   

15.
如今,智慧城市的浪潮正席卷全球,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200多个城市打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旗帜。2011年9月,《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正式颁布,提出用3年时间把上海建设成为一座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智慧城市",并确定了24个专项、119个项目。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无线电管理工作将如何更好地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16.
在2011年1月召开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的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已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列入了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智慧城市"一  相似文献   

17.
时空大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出发,深刻阐述了时空大数据的主要概念及其特征,并结合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和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论述了地理时空大数据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政府民生管理、智慧城市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创新城市发展模式、争夺城市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在各城市推进这项创新性事业中,一方面认识到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建设热情很高;另一方面也感到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高度复杂性,实际推进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因此,必须着力打破因循守旧、照搬照套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把创新的理念贯彻到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上海信息化》2013,(10):28-34
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演进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交汇,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发展的产物.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同时面临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诸多问题,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仅能促进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材料等高新科技的发展,也可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物流、医疗、建筑、环境、社区等方面的深化应用催生一大批新生业态. 2011年,《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提出,要通过三年持续推进,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良好局面,为上海信息化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奠定坚实基础.时值2013上海智慧城市体验周活动开幕之际,当下上海智慧城市工作进展如何,值得一一盘点.  相似文献   

20.
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信息资源,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增值开发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以萍乡市为例,通过探讨智慧城市政府信息资源增值开发机制的设计和优化,提出适合智慧城市政府信息资源的增值开发机制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