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在耦合装药条件下 ,通过两组对比爆破破碎实验 ,研究了炸药爆轰性能变化对破岩效果的影响。第一组实验 ,采用相同的冲击能 (Es)与膨胀能 (Eb)比值的柱状药包 ,爆破破碎不同波阻抗的混凝土介质 ;第二组实验 ,采用不同的冲击能 (Es)与膨胀能 (Eb)比值的柱状药包 ,分别爆破破碎相同的混凝土介质。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炮孔孔壁上产生的透射应力波峰值 (Pt)的增大 ,第一组实验的小尺寸破碎块度的产出量 (MSF)随之上升 ,而第二组实验的MSF随之下降。分析结果表明 ,药包爆轰性能的改变 ,使得Es 和Eb的加载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化 ,进而影响到MSF的变化趋势。MSF取决于Es 和Eb 加载的共同作用结果。这表明除Es 冲击加载外 ,Eb 动态加载在爆破破岩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延长药包爆炸应力波在线粘弹性介质中传播规律的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aplace积分变换和Milowitz围道积分法,给出了延长药包爆炸应力波在无限线粘弹性介质中传播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条形药包端部岩石爆炸作用场的可能分布模式;对药包端部考虑由附加集中式增药包担负实测爆破漏斗的端部体积,其增药量大小可按应力相等原则确立;按角单元岩石抛掷速度相等假定,建立了条形药包爆破漏斗内岩石抛掷速度的近似模式,进而推得端都有效抛掷能计算公式;应用岩石应力波能量相等原理及药包比拟法,推算出条形药包(不计端部增药量)对端部邻近区产生有效作用的相当药量.  相似文献   

4.
柱状药包置于一个盛满水的小薄壁圆柱筒的中央进行爆炸,药包中传播的爆轰波与水相互作用,在水中产生爆炸应力波;应力波从水中透射到圆筒,使得圆筒产生环向变形;用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测定圆筒外壁上的环向爆炸应变波,根据应变波的峰值与爆轰压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柱状中空药包爆轰压力的近似值,本文介绍了测试方法及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药包爆炸波在结构体中传播规律是研究爆破工程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先利用爆炸水池对微小药量柱状药包爆炸冲击波压力进行试验测试,得到药包爆炸冲击波压力计算公式的相关参数;再利用预埋在试件中应变砖,对不同药量和长径比的药包进行爆破超动态应变测试。通过试验数据分析获得了柱状药包的爆炸冲击波在混凝土类脆性材料中的传播规律以及近中区应力波公式σγ=σm中的衰减系数α值。珔γα  相似文献   

6.
在NaOH(0.032mol/L)介质中,钍试剂(Thoron简记为Tor)给出一个吸附波,Ep=-0.48V(Vs·SCE.),在该介质中Cu-Tor络合物给出一个很灵敏的络合物吸附波,Ep=-0.50V.峰电流与Cu(Ⅱ)的浓度在0.04~0.72μg/mL范围内成正比。研究了该波的特性与机理。  相似文献   

7.
岩石中侵彻与爆炸作用的破碎区速度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空腔膨胀理论在研究介质中侵彻与爆炸破碎区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破碎区应力与变形状态的实际出发,运用动量与质量守恒关系,推导出介质破碎区运动学的关系式,在此关系式基础上,给出侵彻、贯穿比例换算关系和爆炸破碎区的几何相似关系等简单实用结果,应用于构造特性的材料中。  相似文献   

8.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R)cDNA在E.coli中表达,高压均质破碎菌体后,上清液以Heparin-SepharoseCL-6B亲和层析、C18反相HPLC分高纯化得到一分子量为2.25×10 ̄4的蛋白质,其等电点为9.34,并能与抗牛bFGFMcAb反应;其氨基酸组成与bFGF文献值一致;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此蛋白质不仅能促进BALB/c3T3细胞增值,ED_(50)=0.85ng/ml,而且能促进鸡胚尿囊膜微血管增生,所得蛋白为具有生物活性的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
以耳廓反射阳性的豚鼠为实验材料,记录了对照组(注射卡那霉素)和实验组(注射卡那霉素和催产素)短声(click)刺激引起的耳廓反射(Preyer’sReflex,PR)阈值及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EvokedResponse,BSR)Ⅲ波阈值.实验结果经t检验发现,注药后两组的PR阈值及BSRⅢ波阈值有显著差异,表明催产素具有降低卡那霉素耳毒作用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装药爆炸下地下拱形结构变形及破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拱形结构侵彻爆炸下涉及许多复杂的物理过程,即装药的爆炸、弹坑的形成、冲击波的传播、应力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以及岩石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为了解决上述复杂问题,利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常规武器侵彻爆炸作用下地下拱形结构的动力响应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可较直观地了解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及爆炸应力波在拱形结构物中传播及与周围围岩的相互作用.对爆炸应力波作用下拱形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特点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侧受反射拉伸波作用产生震塌破坏,加大药量时结构的震塌破坏程度加重,大约在距拱中心线1/4处产生应力集中,形成塑性铰.可为工程设计、改造加固及战时快速抢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耦合装药结构对岩石爆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不耦合装药结构对爆破效果的影响,在实验室中采用水泥砂浆模型对不耦合装药结构进行了模型实验,并对爆破块度和爆炸应力波进行筛选及统计与测试分析.采用AUTO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耦合装药结构爆炸应力波在岩石传播过程中粉碎圈、裂隙形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型实验研究表明,不耦合装药结构可提高炸药能量利用率及改善爆破块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炸药和炮孔壁之间的间隙可以改变应力波在炮孔壁上的加载率,延长了应力波和气体的作用时间,显著地降低了粉碎圈厚度,提高了炸药能量的利用率和爆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地震波能量,通过改变震源装药组分,选用硝酸铵/TNT/铝粉(ATL)和聚黑/铝粉(JHL)2种含铝炸药及TNT等5种非含铝炸药,在相同地质条件下,采用远场测震和近场测压的方法,对地震波能量的激发效果进行了测试和评价.单炮记录结果对比发现,在保证不降低信噪比的条件下,含铝炸药产生的地震波品质优于非含铝炸药,且ATL优于JHL;地震波能量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含铝炸药相比,含铝炸药产生的地震波能量在不同时域内均有所提高,且ATL激发的地震波能量最高.炸药土中爆炸的近场压力测试结果表明,ATL炸药爆炸产生的应力波峰值压力比TNT(56.21kPa)提高了约78.76%.分析了炸药土中爆炸能量输出结构对地震波能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丝电爆过程中的能量沉积直接关系到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为研究电参数对此过程中能量沉积的影响,通过改变电极类型与气隙长度进行丝电爆实验,实验中使用高采样率的示波器采集电压电流波形,并对金属丝沉积能量与制备的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丝电爆电流中存在幅值很高的谐波成分,谐波沉积能量对金属丝总沉积能量有贡献,并能够影响所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在两类电极之间,谐波沉积能量占比与总沉积能量在使用平行电极时多于使用同轴电极时,缩短放电气隙能够减少谐波沉积能量占比和总沉积能量.使用平行电极制备的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较小,说明此条件下总沉积能量增多.  相似文献   

14.
有氧化剂(AP)含铝炸药水中爆炸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含有氧化剂AP的含铝炸药(下称PBX—3炸药)的水中爆炸参数的预估,利用Φ50 mm圆筒试验确定了PBX—3炸药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PBX—3炸药水中爆炸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冲击波峰值压力、比冲击波能和气泡脉动周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圆筒试验确定的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参数,可以准确计算有氧化剂含铝炸药的水中爆炸参数,对于该类炸药的能量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钢化玻璃受到冲击波作用破坏后产生的玻璃碎片造成的次级毁伤效应,针对6 mm、10 mm和15 mm三种不同厚度的钢化玻璃分别开展了多发外场化爆实验.实验对玻璃碎片的尺寸分布、飞散距离分布和碎片最大飞散速度等情况进行了数据收集和统计.通过对碎片的尺寸分布、飞散距离分布等的实验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给出了其分布规律和特点.根据实验记录的碎片最远飞散距离,利用平抛运动公式估算了碎片最大飞散速度,并验证了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碎片的最大飞散速度均在11 m/s以上,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5 m/s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求解带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对甲烷-空气预混气体泄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分裂格式处理方程,其中采用二阶TVD格式求解流场,采用基于Gear算法的微分方程解法器求解化学反应过程。计算结果显示在外流场中出现了破膜激波和第二道激波。破膜激波逐渐衰退,第二道激波经历了由增强到衰退的过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在定性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不同装药结构条件下爆炸能量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波的界面透射和反射理论,分析了爆炸能量的传递规律,探讨了不同装药结构(耦合装药、空气不耦合装药、水不耦合装药)对爆炸能量传递的影响,并建立了上述三种装药条件下传递给岩石的爆炸能量计算公式。通过分析表明炸药与岩石的波阻抗、装药不耦合系数以及不耦合介质的可压缩程度是影响爆炸能量传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抑制煤矿瓦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自行设计、搭建了瓦斯爆炸圆形大尺度管道实验系统,对8%浓度的瓦斯预混爆炸过程中多孔泡沫陶瓷对冲击波的抑制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陶瓷的多孔结构通过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吸收瓦斯预混爆燃的冲击波能量,实现抑制、衰减冲击波的效果.泡沫陶瓷层数、厚度和位置对抑制瓦斯爆炸传播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层数影响尤为显著,双层布置时爆炸冲击最大超压下降速度更快、梯度更大;设置位置距点火端的距离3 m至4 m的范围内可以成功抑制爆炸的发展和演化;泡沫陶瓷厚度对爆炸冲击波趋势影响并不明显,而对最大超压数值有影响,相比50 mm厚,30 mm厚的泡沫陶瓷最大超压衰减率更大,抑爆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抑制瓦斯爆炸冲击波及火焰传播,构建大尺度圆形管道实验装置,对瓦斯预混爆炸过程中泡沫陶瓷对冲击波和火焰传播抑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沫陶瓷能够吸收瓦斯爆炸冲击波能量,对火焰和冲击波传播抑制效果明显,泡沫陶瓷挡板厚度及设置层数、位置是典型影响因素.挡板设置位置距点火端距离十分重要,其临界值应为起爆期间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值位置以内,进而实现对瓦斯爆炸传播与发展的有效抑制.对比双层和单层挡板布置的实验结果,双层布置时冲击波最大超压下降更快.但是,挡板厚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设置厚度为50 mm或30 mm的挡板时,测得最大超压的沿程衰减趋势一致,大小也很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