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总结了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及病害检测技术、石质文物清洗方法、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石质文物监测方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科技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重要成就,并针对石质文物科技保护在保护材料、仪器设备等方面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面了解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腐蚀现状,科学分析和评估造成该类文物腐蚀损失的原因,可以为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长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因对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病害类型的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给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腐蚀现状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使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腐蚀情况统计数据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依据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各种病害的表现形式,利用模糊数学知识给出了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及模型,从而对馆藏石质、陶瓷器、玻璃文物病害类型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判定.  相似文献   

3.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姬琦 《中国西部科技》2007,(10):179-181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石质文物风化程度超声波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质文物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石质文物都遭受着严重的风化病害侵蚀。对石质文物的风化程度进行检测、评价,已经成为石质文物保护中一项紧迫的任务。从理论和方法上探讨了利用超声透射波和瑞雷波检测石质文物风化程度的可行性,并分别应用这两种方法对浙江义乌古月桥桥身条石、故宫汉白玉栏板以及北京西黄寺抱鼓石的风化程度进行了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石质文物性地质景观是在人类历史上人工修饰自然景观而成的石窟、石雕、岩画以及古矿冶遗址等。本文论述了文物性地质景观的研究动态,分析了我国文物地质景观的类型及工程地质环境,针对石质文物地质景观普遍存在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提出了石质文物地质灾害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术动态     
"文物研究与保护实验室技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召开7月15日,由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文物局砖石质文物保护研究重点科研基地、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的"文物研究与保护实验室技术研讨会"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召开。来自湖北省鄂州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省历史博物馆、省文化遗  相似文献   

8.
利用偏振荡膜对露天石质文物进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强光照射常常会加剧露天文物风化、胀裂、酸、碱盐腐蚀等化学损害和物理损害,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层偏振片消光原理,给露天石质文物敷贴偏振薄膜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和避免强烈的阳光对露天石质文物的损害,达到保护文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碳酸盐岩既是岩溶地区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也是诸多行业的重要材料来源,由于碳酸盐岩表面的不稳定性将对其用途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分析水、微生物等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碳酸盐岩表面表层变化情况,探讨碳酸盐岩表面的稳定性并应用于石质文物表面维护的可行性。自然界中石质文物表面不可避免地存在或多或少的风化毁损现象,导致表面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环境因子对碳酸盐岩产生的侵蚀作用。增设防护层保护石质文物表面的方式,可缓减或阻止环境因子危害而增强其表面的抗侵蚀能力,但是还需要多方面的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XD9露天石质文物保护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合成高性能树脂基露天石质文物保护剂XD9。方法用自合成的聚丙烯酸酯改性有机硅树脂,经耐水、抗盐酸、抗酸雨、抗紫外线、抗酸碱、冻融、饱和碳酸溶液浸泡、3%NaCl浸泡、户外埋藏及耐热老化等性能测试。结果对陕西茂陵博物馆汉代露天石质文物保护后达15a之久;对西安碑林博物馆露天展出明代石狮保护达9a之久。结论XD9露天石质保护剂具有黏接力强、渗透力较好、耐水、耐酸雨、抗微生物侵蚀的特性;保护层有耐水、风、沙、日光照射,抗冰冻、微生物侵蚀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久性;XD9石质保护剂无色透明,抗酸、碱、盐,耐水性好,使用方便,并且该保护剂可逆。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同时,相应的会在文化、艺术、精神层面有新的追求。博物馆作为独一无二的的历史文化艺术传承的场所,对于社会民众了解历史文化艺术、提升精神追求有着重要作用。在博物馆中陈列展览的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积淀,具有不可复制性,其价值不可估量。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严格保护,防止出现损坏、遗失甚至偷窃。本文将要探讨的主题就是博物馆安防系统的现状以及以后的发展趋势,以及研究完善博物馆安防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硅加固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石质文物风化蚀变原因和故宫博物院提供的石质样品的风化状况, 选用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为单体合成聚硅氧烷, 并对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该材料赋予风化石质以一定强度的同时, 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3.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资源管理范畴中的一部分,在传播地方历史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否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取决于它有无能力发挥和保护好既又藏品。藏品管理工作在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健康运行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博物馆建设的"热潮"中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重建筑轻功能,突出的表现在把博物馆建设列为当地文化性建筑来对待,重点放在了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和远近视角效果,而对馆藏文物的长期存储的重要性及陈列展示的过程中对文物的保护认识不足,这必定会使无数珍贵的文物受损,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抓住博物馆文物库房的整体建设,科学地运用当今社会先进的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理念和技术将会对提升文物库房管理的整体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是收藏文物和艺术品的重要场所,楼宇自控系统的建设,既保护了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参观环境,同时具有显著地节能效果。要设计好楼宇自控系统,必须充分了解博物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朱秀华 《科技资讯》2013,(36):206-206
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是实现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讲解员作为博物馆陈列和文物的解说者,是联系博物馆和观众的纽带和桥梁。本文从博物馆讲解工作的含义、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运用讲解艺术,激发博物馆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强化博物馆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新任务。新形势下的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已突破了原有的简单的“文物看管”工作范畴,形成了大安全的安全工作态势。本研究依据当前博物馆安全管理的新形势,分析了博物馆面临风险的变化以及现阶段博物馆应对风险的能力情况,提出了一套覆盖博物馆文物、人员以及与之相关的管理流程和工作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度,为博物馆安全管理工作模式的改变和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文物数字化和数字博物馆建设,数字文物的保护问题已成为数字化博物馆的核心问题之一。以数字版权管理为基础,就数字化文物的安全技术与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针对数字文物版权保护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其他业务工作的重要基础,其成果最终通过陈列展览输出给公众,成为搭建于文物和公众之间的一座桥梁。近年来,山西文博系统各市级博物馆充分利用文物优势,广泛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取得可喜成果,但也存在些许不足。本文通过探究博物馆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对策分析。结果表明,人才培养、科研规划、团队建设、图书资料配备等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安琦 《天津科技》2007,34(5):68-69
如何确保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安全,多年来一直是自然博物馆的工作重点。而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博物馆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平。从视频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两方面介绍了天津自然博物馆监控安全系统,说明了其在安全保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如果回顾博物馆发展史的话,总要提到瑞典。瑞典开始筹建博物馆,可以追溯到1570年,所以,应该认为,瑞典是博物馆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630年,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为了编纂文物遗存目录,就设立了国立古代文物事务所。1667年,成立古代文物协会。1847年,根据文物保管专家赫第布兰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