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揭示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现状,有助于为科技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该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样本来源,收集2017-2019年发表在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Q1区34种期刊的3.76万篇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的发文机构与作者分布、研究方向与资助特征、关键词共现与聚类性、高水平论文引文网络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揭示食品科技研究现状。研究表明,我国已成为在食品科技领域Q1区期刊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且高水平论文产出也处于领先位置;食品功能成分的鉴定与功效研究仍然是行业最关注主题,食品加工与质量安全新技术是行业研究热点。面向未来,我国应拓展该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与技术方法变革性创新。  相似文献   

2.
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不仅是科学评价高校科研能力的基本指标,也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从科研产出最主要的形式——科技论文的角度出发,以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5—2015年间东华大学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结合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数据库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从高产出和高影响力的作者与机构贡献度、发文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或地区、期刊分布、文献年度分布等角度检视东华大学优势学科的发展水平,并作出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微藻能源是生物能源研究的热点前沿技术,本文基于微藻能源研究论文和专利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利计量的方法分析了国际微藻能源研究的时序分布、主要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国际合作情况等,以期了解全球微藻能源竞争态势,为我国微藻能源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18,(12):84-86
采用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分析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SCIE数据库中的搅拌摩擦焊的文献数据。分别从论文的年份、国家和机构等不同的角度研究搅拌摩擦焊的发文情况。根据检索到的4 007篇SCIE论文可知,我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中国科学院是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最多的机构,《MATERIALS DESIGN》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同时影响因子最高。  相似文献   

5.
刘锐  龚志起  杨娜  伍芮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8):1478-1486
为全面了解国际生命周期社会影响评价(Social Life Cycle Assessment,S-LCA)的研究进展,探索其研究热点及趋势。选取Web Of Science的S-LCA领域文献,利用文献计量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对样本文献的研究国家和机构、作者合作、研究热点及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LCA领域的发文量整体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发文集中分布于少数几个期刊,且期刊整体质量较高。国与国、机构与机构间的科研合作并不紧密,但在同一机构或相近地区,以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为核心形成了作者合作网络群。通过对S-LCA领域的关键词共现和突发性检测分析,可以发现未来S-LCA领域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是将着重于指标体系的统一与完善、多元化的模型开发、实际应用及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的决策提供参考性建议等方面的持续努力。  相似文献   

6.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7-2016年期间集成光学领域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利用Incites数据库、ThomsonData Analyzer和Excel对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对相关成果的年代分布、国家分布、机构分布、热点关键词、成果的期刊分区、成果的国家和机构影响力以及高被引论文进行了分析和挖掘。结果显示:集成光学的研究呈现稳定的发展趋势;国家层面,中国和美国的研究成果产出最多;机构层面,法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成果最多;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标英国最高;高被引论文数量美国最多。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乙醇对于生物乙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纤维素乙醇研究论文数据,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分析了国际纤维素乙醇研究的时序分布、主要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及影响力、国际合作情况、主要研究主题等情况,以期了解全球纤维素乙醇研究现状及发展态势,为我国纤维素乙醇研发和产业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新疆2010年SCI论文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为情报源,对新疆2010年被其收录的任意作者的论文从作者分布、机构分布、文献语言分布、主要发文期刊分布、文献类型分布、学科分布以及主要合作国家(地区)与机构分布等7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ISI Web of Science的SCIE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从文献计量角度对国际应急避难场所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可以准确把握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特征及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国际应急避难场所研究一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研究成果分布广泛;美国的研究论文产出最多,总被引频次最高,合作中心性最强;我国被SCIE数据库收录的应急避难场所研究论文有较强的规模优势,但在平均被引指标上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不足,综合影响力有限;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北京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大学、清华大学、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等;主要研究热点和方向包括自然灾害环境下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能力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与优化研究、避难行为规律研究、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营管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沿线各国架起了经济、文化及科技创新的合作之路。本文以沿线国土耳其为例,基于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6-2012年,2013-2019年两个阶段土耳其与中国合作发文量、基金资助机构、主要研究方向、高被引及热点论文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土耳其与中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趋势和热点领域。"一带一路"战略增进了土耳其与中国的科技合作,土中合作意愿更加强烈,合作领域、范围、深度不断扩展。同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不管是资金支持力度,还是开发程度,中国都更加重视与丝路沿线国科技合作的开展。最后,本文对土中两国深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ISI(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的JCR(Journal of Citation Reports),从发文篇数、影响因子、国家和地区分布、文献语种分布等方面对急诊医学学科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08—2010年JCR收录急诊医学期刊的文献合计6936篇,分布在9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在22种期刊中有发文(Notarzt上没有发文)且在23种期刊的55个年度上有29个年度排在第一位,发文3147篇,占总发文量的45.37%。结论是:SCI收录的急诊医学文献中,以英文发表的文献有6365篇,占91.77%。中国作者在13种杂志上发表论文为152篇,占比2.19%。我国国内有36个机构发表92篇文献,说明我国急诊医学在SCI的占比较少,我国的急诊医学杂志有待于增强国际合作以提高我国急诊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出版年度、发文国家、发文机构、来源期刊、涉及学科方向与ESI高被引论文等方面,通过SCI-E数据库对1979-2018年肺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检索获得肺癌文献178694篇。结果显示:世界范围内每年发表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美国、中国、日本、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加拿大、韩国、荷兰为世界肺癌研究10强,美国哈佛大学在肺癌研究中占有明显优势;世界肺癌领域研究活动显示出多学科交叉发展的特点;美国在来源期刊、发文机构、高被引论文等方面均拥有绝对优势;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唯一进入高发文机构前10的单位。近年来,中国肺癌领域文献数量增势强劲,产出已居世界第二,但文献质量未同步提升;中国肺癌研究应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协同开展以临床应用为重点的科技攻关。关键词肺癌研究;文献计量;肺癌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这7个全球研发投入规模最大的国家为对象,分析了7个国家近10年来研发投入总量、投入强度、投入结构、经费来源和使用方向、研究人员数量等投入指标,对比7个国家论文数量、高被引论文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专利、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等有代表性的产出指标,以判断全球科技发展态势,找准中国科技发展方向。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提升科技产出影响力、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05—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高校的科研产出与科研效率.本文首先实证检验了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数量与研究人员数量、基础研究经费显著正相关;出版的科技著作数量与基础研究和经验研究经费正相关,与科研人员数量的关系不显著;发明专利数量与科研人员数量、基础研究经费和应用研究经费显著正相关.继而,考察了科研效率与科研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人均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数量和人均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与投入的科研人员数量间呈现出了显著的倒U型关系.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应强化试验发展研究并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提升高校科研效率.  相似文献   

15.
对京津沪三地科学学研究机构学术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进行比较分析。产出力以发表论文数量、论文年度变化趋势、重点研究领域论文量为主要分析指标;影响力以被引用频次和论文关键词词频为主要分析指标。分析数据取自"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得出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学术产出力排名第二,学术影响力排名第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从国际科技合作、论文语言和期刊出版国家等方面,对30年来广东科技工作者产出的国际科技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广东省产出国际科技论文的总体数量及其变化趋势,探讨了广东国际科技论文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汤姆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分析了中国的科学论文份额和国际合作论文状况。依据在
日本东京举行的中- 日环境和能源论坛的报告内容,分析了中国基础研究的产业化状况,讨论了中日在相关
领域开展技术合作的可能行。最后,文章讨论了科技合作的具体执行方案,例如建立示范实验室或者定期举
行政府间环境和能源政策交流等。  相似文献   

18.
以Thomson Reuters公司Web of Science信息平台提供的SCIE(网络版)数据库为数据源,以Thomson Data Analyzer(TDA)和UCINET软件为分析工具,对2008-2012年间发表的SCIE收录的铜矿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近5年来,铜矿研究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各年度增长率有一定差异;其重点研究方向一是侧重于黄铜矿和黄铁矿等铜矿成因、采矿和选冶方面的成矿条件、生物浸矿、矿石浮选等,二是侧重铜矿勘探开采和选冶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中国、美国、伊朗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及其主要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中国及其主要研究机构的铜矿研究非常活跃,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其论文量遥遥领先于国际其他机构,但在研究水平、影响力以及国际合作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生物质炭对土壤氮循环影响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了1998—2019年该领域的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 Space对年发文量、发文国家、机构、作者群体、共被引和关键词聚类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并总结了未来可能的研究趋势.结果显示:近年来中文和外文文献发表数量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外文文献增长速率更快;中国和美国是发文量最多的2个国家,但TOP20高引用率文献中美国占比较高;中文文献发表数量靠前的机构分别为河南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外文文献排名TOP10的科研机构中中国占7个;作者群体分析显示科研团队之间的学术交流相对较少;基于关键词聚类和突现词分析,生物质炭对土壤品质改善和土壤氮转化过程(矿化、硝化和反硝化等)的影响机制,以及氮循环中的相关微生物对生物质炭添加的响应,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以WoS(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统计源,利用文献计量学的统计指标,从科研产出规模、学术影响力、重要成果、学科结构和国际合作5个视角,分析了1980年以来中国科学研究的整体表现。研究发现,中国论文产出呈现爆发式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实现了科研大国的崛起;论文影响力和重要成果产出效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与科技强国仍存在显著差距;各学科呈现非均衡的发展态势;国际合作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