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8,(6):41-41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是直接威胁广大儿童身体建康的重要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重要死亡原因之一。感染是主要病因,肺损伤是最主要的病理表现,这两方面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开展这方面的攻关课题研究,有非常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疾病表达的“躯体化”倾向是心理学和精神医学领域的一大问题,而这种思维倾向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传统身体观.它可以通过汉语言使用渗透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汉语言中的身体隐喻具有其独特性,反映出中国传统身体观与西方身体观的差异.汉语中的“身”从来不是西方的身体.中国传统观念中的“身”具有本体性地位.而这种身体观正是中国心理疾病实践中凸显“躯体化”现象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空间意义上,身体生态既指人的身体与外部环境的生态匹配以及对其所处环境的生态适应,也指身体内部环境的有机性和健全性;在时间意义上,身体生态指身体超越"自在"状态而进入"自为"状态。"身体生态"危机是现代生态危机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代社会,身体常常因技术的过度控制、改造和重塑而成为"驯服的身体",具体呈现为生产的身体、消费的身体和有毒的身体。消解"身体生态"危机,就客体角度而言,需要不断凸显技术的身体维度和身体意蕴,对于技术本身以及通过技术介入而控制和改造身体的行为进行合理规制;就主体角度而言,需要建构基于全面性身体感觉和身体需要的"生态自我"。  相似文献   

4.
心与身的交汇--柏格森"二元论"及其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格森的"二元论"重新定义了物质,并利用当时的大脑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自己的身心观--即身体不是精神或记忆的仓库,而仅仅是生命体行动的工具,精神或记忆无论如何都不是大脑的产物.他的"二元论"本质上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元论.实际上是一种现代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其一方面来自于对传统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又是他的新体系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它跨越了新旧两个时代,这也使柏格森成为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现代哲学的伟大先行者.  相似文献   

5.
赵瑾 《科学大观园》2007,(24):66-68
疾病总是悄悄地侵蚀着人类的身体,让我们的身体在不知不觉中就轰然崩溃。然而,一项发现却将扭转这种局势:早在病症出现的数年之前,我们的血液中就会出现某些自身抗体,对它们进行检测,可以准确预知患病几率!今后,我们做完体检,便可得到一份详尽的疾病预测报告,还可以从医生那里得到建议,防止疾  相似文献   

6.
“征服自然”是人类实践的一项重要活动。“征服”既是一种勇敢的行为,也是坚强意志的表现。从征服自然的柔性或弱性含义看,征服自然广泛地存在于探索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中,没有探索和征服自然就不可能有改造自然,更不可能利用、控制、支配和驾驭自然;从征服自然的剐性或强性含义看,征服自然是指对自然灾害和人类疾病的战胜和攻克。我们既要反对和纠正对自然的野蛮和掠夺性的征服,也要提倡和鼓励合理的、正当的、有节制的征服自然的活动,把征服自然和保护自然结合起来,这样才有自然、社会、自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情境化知识--唐娜·哈拉维眼中的"客观性"解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科学的客观性问题上,以往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客观性是科学合理性的产物;二是客观性是社会与境的产物.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是在后一种路径上发展出的对客观性的解读,主要有三个特征,即局部的视角、负责的科学和发展的辨证法.这一理论丰富了我们对客观性的理解,开启了身体与意义关系研究的新节点,并具有政治和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现身体"是传统形而上学终结和哲学转向标志。身体不再是笛卡尔灵与肉对立意义上的身体,而是物质与精神、工程学的技术哲学与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汇聚、整合的契合点。技术阐释的身体维度研究要实现从解释世界向改造世界的转变,就要借鉴马克思主义人的社会存在、技术实践思想,从马克思主义技术思想中汲取更多思想养料和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9.
所谓安全性行为,是既能得到性的愉悦,又能避免性的风险的性行为.性行为的风险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身体的损害、心理的损害和计划外怀孕.身体的损害是指性行为会伤害身体.现代科学证明,性交活动可以促进体内产生多巴胺,可以使细胞内分泌的"内啡肽"活化:甚至按摩也可以提高体内5-羟色胺的水平.这些都有一定的抗痛、松弛身心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眼睛移位的比目鱼比目鱼的形体构造很特殊,它的眼睛、鼻孔都生在一边,身体的左边颜色深,和泥沙相似;右边颜色淡,成为白色。它的身体扁长而椭圆,胸鳍、腹鳍都很小,脊鳍臀鳍极长,环绕着身体,几乎和尾鳍相连。  相似文献   

11.
对于“非典型肺炎”这种传染性疾病,传染病专家认为,防范非典要做到“四勤三好”,即:勤通风、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口罩戴得好、心态调整好、身体锻炼好。勤通风室内经常通风换气,可稀释减少致病因子。非典型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空气流通后,病原菌的浓度稀释了,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小。使用空调的房间更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同时定期清洗消毒过滤网。  相似文献   

12.
如今的女性为了美,这个水那个露不断尝试,殊不知这很有可能涂坏了身体,乐坏了商家本文为你介绍4种如今女人常涂搽的霜,希望爱美女士能明明白白给自己身体“下霜”丰乳霜悠着点用虽然所有的丰胸产品都宣称不含激素,但有关专家指出,丰乳霜如果不含激素,是不会起任何作用的正规厂家的产品是指不含某些禁用的化学成分,但若滥用,里面的生物制剂同样会引发内分泌失调凡是月经不正常的少女,体内并不缺乏雌激素,如果为了丰乳而人为地大量使用雌激素,会抑制自身体内雌激素的分泌,结果弄巧成拙,反而抑制了乳房的发育尤为严重的是,经常使用会损害肝、肾…  相似文献   

13.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膳食结构不够合理,营养不够均衡,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日益增高,这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是不言而喻的。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字显示,冠心病、脑血管病已成为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认为, “除非大力加强社区人群防治,否则人类将无法控制心血管病这个世界癌变的蔓延。”所以说心脑血管疾病都应该引起我们大家格外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食物的选择和接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取决于对味的选择.一般的味觉是指辨别食物味道的感觉,是由溶解于水或唾液中的化学物质刺激舌面的味蕾细胞,反映至大脑皮层而引起兴奋的结果.这叫化学味,包括咸、甜、酸、辣、苦、鲜、香和千变万化的复合味.您突然爱吃某些食物时,可能是身体本能需求的自然反应,或是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素身体给您发出的警讯.  相似文献   

15.
符号是有指称方式的指号.指号的指称方式就是指号的运用--逻辑句法的运用,因而抽象地说,符号就是逻辑句法.意义对符号(简单指号或命题)或逻辑句法来说无关宏旨.符号与形式或逻辑句法的一致性决定了无意义的命题只是错误的命题,我们实际上并不能表征逻辑上无意义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在语言学中,"文字学"这个术语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以不同民族文字为对象,揭示人类文字构成和运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另一种是指"研究汉字的学问".目前,无论是从术语规范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人们现今的实际使用状况来看,后一种用法已经很不合适了,应予以剔除.另外,"研究汉字的学问"目前还有着多种异称"文字学"、"汉字学"、"中国文字学"等,为避免术语使用的混乱,应确定学术界普遍认可的"汉字学"作为规范的正名.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社会和科技医疗水平的巨大进步,许多致命的疾病已经不能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比如霍乱和结核等。但是还有许多疾病至今仍然还是个谜。“生命科学”网站列出了“人类十大神秘疾病排行榜”,它将具体展示人类身体或者  相似文献   

18.
科技梦想为祖国而澎湃,创新之火因爱国而燎原.科技工作者,是指现代社会中,以相应地科技工作为职业,系统性的从事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员,他们不仅在推动我国科技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途中承担着主力军、先锋队的关键作用,更是时代的大梦想家.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这天,在这属于科技工作者的节日里,让我们向创新致敬、向梦想致敬,更向为了共和国繁荣强大而呕心沥血、燃烧自己的燃灯者们致敬!  相似文献   

19.
自然辩证法教学对理科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是自然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功能,因此突出自然辩证法的创新精神是搞好其教学的首要前提,展示自然辩证法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功能和以创新机理为核心的方法论功能是搞好其教学的重要途径.同时,施教者"大练内功"是搞好自然辩证法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20.
我们体内的细胞有一种特殊的模式识别受体,当它们识别出常见微生物的分子特征时,就会激发免疫系统.这些常见微生物的分了结构特征之一是脂多糖(LPS),这是一种锚定在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上的长链糖. 脂多糖具有标志性的特点,以至于很多研究人员以为我们的身体可以识别任何微生物上的脂多糖.但近日发表在《科学·免疫学》杂志上一项新研究表明,有一些深海细菌的脂多糖是我们身体的模式识别受体无法识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