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为海湾战后搭建起的战略构架发生动摇;阿拉伯世界反思后正重新团结起来。由于内塔尼亚胡右翼联合政府顽固奉行强硬政策,加之美国奉行偏袒以色列的“双重标准”,致使目前中东和平进程陷于僵局。中东和平进程僵局对地区形势带来很大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美国顾此失彼中东和平进程僵局使美国东遏两伊、西促和谈、分化阿拉伯世界、阻挠和排斥欧、俄等方在地区事务中发挥突出作用的中东战略顾此失彼,发生动摇。美国在中东  相似文献   

2.
中东风云多变。伊拉克—伊朗战争打了8个多月,久拖未决。最近两个月来,连续发生了黎巴嫩内战、叙利亚与以色列之间的导弹危机,以色列悍然轰炸伊拉克核设施,伊朗巴尼萨德尔被霍梅尼解除武装部队总司令职务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矛盾再度突出;阿拉伯国家正在重新组合;苏联企图乘机加强其在中东的地位;美国在阿以对抗中进退两难;苏美在中东地区的明争暗斗更为激烈。一连串的重大事件和多种多样的矛盾,使中东国家普遍受到影响。处在这样错综复杂的中东局势下,两伊战争的一方的伊拉克,情况如何呢?下面我们从两伊战争形势、它的经济状况、国内政局与对外关系的动态等几个方面,作一简介。(编者按:关于两伊战争中的另一方的伊朗情况,本刊今年第11期上《伊朗政局为何难以安定》一文可供参  相似文献   

3.
<正>此次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宣布恢复外交关系,中国的积极斡旋发挥了建设性作用。这与长期以来美国在中东地区拉帮结派、激化冲突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中美两国的中东外交政策截然不同,折射出两国外交理念的深层次差别。美国,中东和平搅局者沙伊矛盾由来已久,却并非完全无解,可以说,正是美国造成了沙伊关系恶化乃至中东局势混乱。中东地区宗教势力错综复杂,伊朗、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矛盾交错,美国正是利用这一点,实行“拉一派、打一派”的政策,以确保自身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
美国对中东的外交一直风风火火,摆出主导中东事务的姿态。在4月11日发生的以色列和黎巴嫩的16天冲突中,美国也没少下工夫做调解,但舆论认为美国“多少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对中东外交有所失分。首先,美国的做法明显偏袒以色列,引起阿拉伯方面普遍反感。黎以冲突初期,美国听任以色列以凶猛的火力“教训”黎巴嫩真主党。当法国外长率先赴中东斡旋时,美国急匆匆抛出一个停火协议,而这个协议又是偏向以  相似文献   

5.
董漫远 《世界知识》2012,(17):25-27
不管是奥巴马蝉联总统还是共和党入主白宫,如果伊朗继续强力挑战美国的中东战略,且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已经被推翻,那么,对伊动武一事或许会提上日程。当前,伊朗外交安全环境险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策动轮番对伊制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动武的调门升高,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阿拉伯国家加强对伊战略防范,美、欧、沙特、土耳其等国企图更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肢解伊叙战略同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今年内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似可排除,但绝不意味美伊博弈的降温。中东-海湾地区仍将持续紧张。  相似文献   

6.
水源问题是阿以关系、中东国家之间关系的一根十分敏感的神经,与各方利益攸关。它已成为影响中东和平的一个政治问题。海湾战争结束后,中东的水源争端正在突出。拟议中的中东水源首脑会议10月将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召开。随着会期的临近,中东舆论对水源危机的评论又多起来。美国务卿贝克最近指出,中东水源问题将列入中东和会的议题之中。美国设想和会后一阶段由土耳其和海湾6国加入水源问题的讨论。直接影响中东和平导致以色列拒不撤出阿拉伯被占领土的现实原因一般说来有三个:(1)以色列需要“足够的生存空间”;(2)以色列需要“能抵御和迟滞”阿拉伯激进国家和巴勒斯坦发动军事进攻的“战略缓冲地带”;(3)以色列不能没有“水源保证”。从所谓“生存空间”因素上看,以色列境内可供犹  相似文献   

7.
浚通“渠道”今年的10月,堪称日本的“中东外交月”。在开罗,在东京,在坎昆,日本通过“葬礼外交”、“邀请外交”、“走廊外交”,同中东问题有关各方进行了广泛的对话。这突出地显示了日本对中东局势的关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主席阿拉法特不寻常的接待。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这样向巴解最高领导人敞开大门。对阿拉法特的邀请虽由“日本巴勒斯坦友好议员联盟”出面,但接待规格相当于政府首脑的正式访问。在美国坚持偏袒以色列、不同巴解对话的情况下,日本作为美国的盟  相似文献   

8.
7月22—23日,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在摩洛哥伊弗兰王宫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进行了会晤,就如何解决中东问题进行了交谈。哈桑二世成了继埃及前总统萨达特之后同以色列总理举行公开会晤的第二位阿拉伯国家元首。这一异乎寻常的事件在中东和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摩洛哥远离中东阿,以对阵的核心地区,长期以来在中东问题上持温和、灵活的立场。哈桑二世向来主张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直接对话,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阿、以争端。因为历史的缘故,摩洛哥同以色列还有一种不寻常的关系。世界上的犹太人有50多万出生在摩洛哥,  相似文献   

9.
最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结束以来,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去年11月12日,阿拉伯国家特别首脑会议刚一结束,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就赞扬阿盟成员国与埃及恢复关系,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迹象”。在两伊战争问题上,以色列开始改变支持伊朗的立场,有意接近伊拉克。这些变化已引起人们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1973年“十月战争”期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一项旨在实现以色列同埃及、叙利亚停止交战的决议。1967年“六·五”战争以后,以色列拒绝撤出被占领土,埃及和以色列处于冲突状态。其间虽经联合国秘书长代表雅林进行斡旋和美国为促进双方和解抛出“罗杰斯计划”,但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美苏之间则达成协议要维持中东地区“不战不和”的状况。阿拉伯国家感到只有通过战争行动才能摆脱困境。埃及同  相似文献   

11.
1948年以色列国的成立标志着巴勒斯坦人乃至阿拉伯民族同犹太民族之间矛盾和对抗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方面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族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要不惜一切进行抵制;而以色列立国伊始就把它的安全建立在扩大疆土、大量吸收犹太移民以实现“大以色列计划”这个战略目标上。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因此尖锐对立。  相似文献   

12.
<正>过去30年的中东变局中,伊朗抓住了一系列重大事变带来的机遇期,得以强势地跨在核门槛上同全世界讨价还价。如果今后伊朗谨慎守成,认真执行伊核协议,充分利用解除制裁带来的宽松经济环境集中精力搞建设,在地区事务中发挥非对抗性积极作用,伊朗就会越来越强大而富足。由此,"后伊核协议时代"的中东格局其实已经露出端倪:强势的伊朗面对着内外交困、山河破碎的阿拉伯世界,"伊斯兰国"对逊尼派极端分子的吸引力使之由中东难题变成了世界难题,这个恶魔会永无休止地折磨阿拉伯国家,但不会侵蚀什叶派的伊朗。在伊核协议得以执行、美伊关系得以改善甚至正常化的前提下,以色列的外交空间也会拓宽……  相似文献   

13.
它是一个不算大的国家,却在中东舞台上举足轻重; 它主张与以色列实现战略平衡,又决不甘心被排斥在和谈之外; 它曾在两伊战争中受益,现在却在黎巴嫩受到两伊的威胁; 它对苏联若即若离,它与美国关系时紧时松……  相似文献   

14.
苏联最近在中东有一系列外交活动:建议召开有美苏参加的中东问题国际会议;插手巴解几派的和解;与阿拉伯温和国家改善关系,对阿拉伯激进国家的支持则较前克制;在两伊战争和黎巴嫩内战上采取积极调解的行动;恢复与以色列的接触。  相似文献   

15.
<正>正是在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和伊朗关系得不到改善、与欧美国家关系又出现不同程度危机的情况下,以色列把目光转向了亚洲国家。在近年来中东国家"向东看"的潮流中,以色列同样不甘落后。尽管以色列在地理上一直归属为一个亚洲国家,但由于其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密切联系,加上东西方冷战对抗等因素影响,建国后以色列外交政策的重心也一直是欧美国家。随着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新兴国家快速崛起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结构的变迁,以色列外交也开始逐渐向亚洲靠拢。  相似文献   

16.
高举中东和会的旗帜,全面加强同中东国家的关系,特别注重与阿拉伯温和国家重修友好,同时松动与以色列的关系——苏联正以新的姿态重返中东。  相似文献   

17.
反对西德军国主义勾结以色列向阿拉伯国家进行猖狂挑衅的斗争,目前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阿联、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叙利亚、也门、沙特阿拉伯、约旦、苏丹、科威特和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已经宣布同西德断绝外交关系,或者取消了同西德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协定。西德的猖狂挑衅这次斗争是由西德秘密向以色列提供武器而引起的。以色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强行在中东制造出来的。不用讲以色列是帝国主义一手扶植起来的侵略工具,是插在阿  相似文献   

18.
牛新春 《世界知识》2023,(14):70-71
<正>在最近一波中东缓和潮中,阿拉伯国家表现特别抢眼,不仅弥合了内部的裂痕,而且改善了同周边非阿拉伯国家的关系,还维护了同域外大国的平衡,增强了外交自主独立性。阿拉伯国家的做法不仅使其在地区政治中左右逢源,也在全球政治中显示出了四两拨千斤的巧劲。在中东,阿拉伯国家在人口、资源、国家数量上享有绝对优势,但是受国内政治动荡和国家间矛盾影响,长期以来未能展示相应的整体政治影响力。特别是2010年“阿拉伯之春”后,叙利亚、利比亚、  相似文献   

19.
王晋 《世界知识》2020,(17):52-53
8月13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部发表声明称,阿布扎比王储穆罕默德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进行三方通话后达成协议,同意阿联酋与以色列实现关系全面正常化。阿联酋与以色列缔结“和平条约”是中东政治的重要历史时刻。以色列和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很可能会加快建立地区同盟的步伐,以共同应对伊朗的威胁,而巴勒斯坦问题则将被遗忘在世界的角落。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3日,以色列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海岸发射了一颗科学卫星——“地平线2号”,它与1988年9月9日发射的一颗实验卫星“地平线1号”是同一个型号。据西方军事专家猜测,“地平线2号”是一颗用来收集中东地区国家军事情报的间谍卫星。以色列对发展军事侦察卫星垂涎已久。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依靠美国的侦察卫星所提供的情报一举扭转了初战不利的形势。尽管美以有着密切的战略关系,但美国对以色列仍隐瞒了有关阿拉伯国家许多敏感的、准确的情报。对此,以色列当局十分恼火,以色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