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萱草花粉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对萱草的花粉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花粉粒的发育过程和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相似,小孢子核从中央位置移于一端后,花粉开始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游离在营养细胞质内后壁消失,成熟花粉属于二胞型。  相似文献   

2.
用PAS反应对辣椒花药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分布的特征进行研究.在造孢细胞时期,仅药隔薄壁细胞开始积累少量的淀粉粒.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药隔薄壁细胞、表皮和药室内壁细胞中积累了少量淀粉粒,小孢子母细胞、绒毡层细胞和中层细胞中没有淀粉粒.在减数分裂时期,药隔薄壁细胞中积累的淀粉粒明显增多,绒毡层细胞中仍然没有淀粉粒.减数分裂后,药隔薄壁细胞中积累了许多细小的淀粉粒,绒毡层细胞液泡化、体积明显增大和细胞中没有淀粉粒;在小孢子时期,药隔薄壁细胞中淀粉粒体积增大,绒毡层细胞明显退化;在二胞花粉时期,随着花粉大液泡的消失花粉中出现淀粉粒;花粉成熟时,其细胞质中积累了丰富的淀粉粒.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技术,对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品系(Beta vulgaris L.)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2.单核小孢子经两次有丝分裂,产生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成熟的花粉粒为三细胞型.单核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后,80%的花粉败育,可育花粉只有20%.3.花药壁由五至六层结构组成,表皮,药室内壁,2至3层中层,绒毡层为分泌型.4.同一朵花中,在前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在后期,当花粉成熟时,雌配子体也达到成熟.提供了花蕾的大小与雌、雄蕊发育的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4.
以辣椒牛角椒2号为材料,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技术观察了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微管分布变化.结果表明,减数分裂之前,小孢子母细胞中的微管较短,分散在细胞质中.在减数分裂Ⅰ中期,细胞质中的微管形成纺锤体.进入减数分裂Ⅰ后期,纺锤体微管缩短,被拉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之间存在极丝微管.到减数分裂Ⅰ末期,微管集中在2个新形成子...  相似文献   

5.
昼 /夜 2 4℃ /2 2℃的温度处理下 ,小孢子发育正常 . 2 9℃ /2 6℃的温度处理下 ,部分减数分裂出现异常 ,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 ,开花时镜检为典败 .日均温在 30℃以上高温条件下 ,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中、晚期出现败育 ,开花时镜检为无花粉型败育 .结果表明 ,小孢子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 ,其中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最敏感 .  相似文献   

6.
昼/夜24℃/22℃的的温度处理下,小孢子发育正常。29℃/26℃的温度处理下,部分减数分裂出现异常,民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开花时镜检为典败。日均温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中、晚期出现败育、开花时镜检为无花粉型败育,结果表明,小孢子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其中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最敏感。  相似文献   

7.
对以下四个小麦雄性不育材料及其保持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进行了细胞学的观察。一个是具有Timopheevi细胞质的核、质互作不育系(简称提型);两个高代不育材料;其一是一个地方品种的天然突变株(仙居材料),其二是普通小麦同密穗小麦的杂交后代(密穗材料);另一个是由一对单显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型(简称太谷型)。保持系的小孢子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而不育株的小孢子则不能进入配子体阶段。太谷型不育系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以后不久逐渐退化,不能发育到正常的单核期。而其它三个材料小孢子退化主要发生在单核后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育株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提型的败育方式比较简单,而其它三个不育材料的花粉败育方式、途径则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多样和复杂。  相似文献   

8.
东北龙胆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nrica K)的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 小孢子囊壁的形成遵循双子叶型发育顺序。花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表皮、药室内壁、两层细胞组成的中层及绒毡层。2 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仲入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形成“小梁”。绒毡层属分泌型。3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4 小孢子单核靠边期时,在萌发孔出现“帽”状结构,二细胞花粉时该结构脱落。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花粉具有三个萌发孔。5 子房为两心皮一室,多胚珠,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型胚珠。6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7 胚囊发育属于蓼型。二个极核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成熟胚囊由7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9.
甘兰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兰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四分体至单核花粉粒阶段。引起花粉败育的原因是绒毡层细胞的异常活动,如细胞过度肥大以及推迟解体。花粉败育的过程从四分体开始,细胞质内液泡逐渐增大,接着细胞器解体,细胞核解体。最后原生质体消失,仅留下残存的花粉壁。  相似文献   

10.
膜荚黄芪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膜荚黄芪花药壁的发育属单子叶型,腺质绒毡层,单核。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小孢子四分体为四面体型,二细胞花粉;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大孢子四分体直线排列,合点端第一个大孢子有功能,蓼型胚囊;受精作用属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核型胚乳,具胚乳吸器。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具发达的胚柄。  相似文献   

11.
Brassica napus的花粉粒,在不同发育时期超微结构的特征如下:1)单胞花粉粒有一个球形的细胞核和明显的核仁,细胞质内出现液泡,缺少典型的淀粉粒。2)双胞花粉粒的营养核多为球形。生殖细胞纺锤形,无细胞壁,细胞核比例大,细胞质呈薄层,细胞器少。3)三胞花粉粒有一个裂片状的营养核和两个纺锤形的精细胞,精细胞无壁,以两层质膜与营养细胞的细胞质相隔。每个精细胞的一端有多条索状、弯曲的原生质外突。  相似文献   

12.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方法,对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胚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雄蕊—4,2强。前对花药较长,是四个小孢子囊;后对花药较短,具两个小孢子囊。幼嫩花药横切可见,表皮下具一个或多个孢原。花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最初为单核,后分裂为双核。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是由次生造孢细胞分裂后发育而来的。其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也有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2,子房二心皮、四室、每室一个胚珠,中轴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孢原细胞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胞子母细胞,后者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线形排列的四个大孢子中,有功能的大胞子的数目及其位置不确定。胚囊发育为蓼型。助细胞具钩状器结构。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反助细胞在受精前开始退化。3,胚发育属柳叶菜型。其发育历经原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至成熟胚期。胚柄在球胚早期达到最高度发育,鱼雷胚晚期开始退化。胚柄很长,球胚早期,胚柄已将胚经狭窄的胚囊中部推入到宽大的合点区。胚乳发育为细胞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视频异常检测的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记忆增强生成对抗网络二次预测的视频异常检测方法。首先利用目标检测提取时空立方体,并将其输入自编码器中得到预测帧;其次将预测帧的表观特征和对应真实帧的光流特征进行融合,形成融合特征;最后利用多层记忆增强生成对抗网络二次预测未来帧,以便学习不同层次特征的正常模式并捕获上下文的语义信息。在UCSD Ped2和CUHK Avenue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其他视频异常检测方法相比,可有效提高视频异常检测的性能,使帧级别AUC分别达到99.57%和91.59%。  相似文献   

14.
方向正交小波基与信号的方向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出用于信号的方向性分析的正交小波基,给出了快速算法.该方法能提取信号的方向特征,适合信号的方向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对高等数学教材中复合函数求(偏)导的链式法则的教学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的图示教学方法,该方法旨在将复杂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用方向图表示,从而链式法则中的数学公式就可以通过其路径来刻画.其优点是帮助学生清楚地理清复杂的多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运用简单的路径来计算复合函数的(偏)导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小波系数方向特性的图像融合新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图像的提升方案小波变换蓑统计了图像经小波变换后各高频子带系数的方向区域特性,据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系数方向特性的图像融合方法.对于低频子带的每个系数,采用加权平均的融合规则确定低频融合系数;对于各高频子带的每个系数,根据其所在子带的方向特征,采用方向特性的融合规则确定高频融合系数.本文对多幅图像进行了融合仿真实验,并用信息熵和平均梯度对融合结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小波系数方向特性的图像融合算法要优于传统的融合算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