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孙常刚 《科技信息》2011,(15):328-329
园林意境是虚与实、情与景的结合,是物我的交融,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交流的过程。中国园林在追求意境的表达上,更强调情、景、文化的融合,因此诗情画意已成为园林意境的代名词。本文分析了园林意境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园林意境的表达方式和创造手法,简单剖析了园林意境在题咏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美学范畴,将园林意境成功地赋予大学校园景观,构筑园林式的大学,不失是构筑校园文化景观的有效方法.大学校园景观中意境的构筑通常有以下二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在校园内保留或植入园林,将园林与大学校园结合,创造校园园林;第二种途径是吸取园林构筑意境之方法或部分园林景观元素,从而在现代校园景观中产生新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园林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意境美,造园格调是最终追求。从园林意境的概念、历史、创作手法及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4.
彭莹 《科技信息》2009,(29):I0355-I0355,I0357
富有诗情画意,这就是中国造园的主导思想,追求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显著特点,谈到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不能不谈到诗文。这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历来都与诗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园林意境首先就是源于中国古典诗文的意境。  相似文献   

5.
本论文从继承、发展、创新的观点出发,在分析意境起源、园林意境美的基础上,阐明追求意境是中国园林的审美特性,为现代园林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造园的设计理念,强调"人的参与性"、"人与自然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梁成 《广东科技》2007,(6):144-145
意境,是主观与客观、虚与实、情与景,也就是"意"与"境"的高度统一,是从有限达至无限的体现宇宙生命之道的艺术境界.中国园林中的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意情意景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相似文献   

7.
士人园林中景点名称蕴含的隐逸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士人园林是中国古代从政入仕的文人群体所创造和游居的园林,是士人借以维系、传承和彰显自己政治理念、社会抱负、人格追求等精神价值的主要寄托和尊德修身的场所。为了在园林有限的空间和物质形态的种种限制之下创造出更为深远的艺术意境,使有限的园景之中容纳更多的文化内容,园居者往往借助和引申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些经典意象来命名园林建筑,这种选择成为其向世人表露志向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其中蕴涵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体现的意境艺术在中外园林中更是独树一帜。本文就中国古代私家园林意境的含义,创作及其启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要阐述的是园林意境美如何与现代景观设计结合并运用,给公众营造优美的休闲空间,将园林意境美融入到评价景观设计艺术中,提升审美情操,把对美的评价引向传统的文人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10.
郝建英  李恩磊  程静 《科技信息》2010,(32):357-357
“诠释就是再创造”是中国古人的普遍思维和创作原则,对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此。梳理了历代凸显诠释精神的哲学、美学命题,关注与园林相关的文学元素的发展沿革,述评其在园林创作中的重要意义,指出点景题名、象征隐喻作为重要的园林创作手法,在解释古代文化原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文学语言元素与园林相结合,形成一种开放结构,能在理解与解释当中接纳新的意义。深化和传播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园林植物造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植物造景在园林空间艺术表现及色彩搭配中具有明显的景观特色。通过植物造景在时空序列节奏与自然美及独立景观与表现形式及意境创作的表象等形式。  相似文献   

12.
文人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支,从形成过程到园林自身,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魅力。苏州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其园林景观的营建,以诗情画意为审美原则,体现了中国文人园林对意境的强烈追求,以及园林对文人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文化、造园手法以及对意境的追求分析,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论特征及其在现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的延续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浅谈植物造景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绿地中植物造景应重点把握的几个原则,提出了几种行之有效的造景手法.指出园林植物与要其他园林要素适当配合,进行意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15.
山林型寺庙园林空间的意境塑造——以香山教寺二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宁波市香山教寺二期景区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以山林型寺庙园林空间的三个部分为线索,从寺庙建筑布局、景观小品安排和植物配置等不同角度对山林型寺庙园林空间的意境塑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揭示了中国古典同林空间布局和意境塑造对现代同林环境设计的意境塑造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园林绿化工程中地形造型是一项带有艺术性的系统工程。中国园林中园林绿地地形造型概而言之就是: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就地取材,使之溶于周围自然环境之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意境。  相似文献   

17.
易卜生后期象征剧《海上夫人》,建构了以“花园”“山坡”“大海”与“挪威”为中心的四种地理意象群落。是剧作家对亲情、爱情、自由、生命、生态以及人类命运等问题的思考,具有独到而深刻的审美内涵。四者以“花园”作为中心,一圈一圈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广阔,意境也越来越高远,形成一幅完整的圆形地理结构图。《海上夫人》整体艺术特征的“圆形结构”,不仅使剧作以某种地理意象为中心而形成了地理意象群落,重重叠加而形成圆形的艺术图式,同时也使剧作家圆润的艺术想象与艺术构思方式由此得到完整体现。以上各方面共同构成《海上夫人》艺术存在的基本内容,让它拥有了圆满而完美的地理艺术之图景。  相似文献   

18.
园林绿地中的明珠--园林建筑小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若使用得法,有点睛之妙。文章结合实践,就园林建筑小品所包含的内容、在园林绿地中所起的作用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艺术创造和鉴赏的过程大多可以归结为通过艺术形式这一中介创造和发现意境的过程。从动态角度对意境的生成和转换作一技术上的分析 ,以期理清意境关系的脉络及与文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意境的现代性研究中衍生出了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意境的形象性问题,意境与意象的关系,意境的美学性质等等。意境是特种艺术形象,是由语象、意象依某种美学规则建构而成的三维空间形象,是实境和虚境的结合体,并以虚境的存在显示其独特的美学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