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展开,而关于社会学方面的研究也大多是关于社会网络和关系、结构嵌入的一般性论述。基于此,本文主要结合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资源理论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强关系和弱关系在产业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作用地位。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产业集群研究都是基于产业集群中所有的企业都是同质的,它们均一地相互作用,以及在产业集群的知识创造过程中,机构比单个企业更为重要。然而,研究单个企业所积累的大量证据表明,产业集群企业具有异质性。核心企业在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过程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核心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创新引擎、集群与外部联系的"桥梁"以及集群的知识扩散源。基于核心企业的产业集群中存在着产品模仿、人力资源的流动、企业间的关系以及新企业的衍生等四种知识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3.
社会资本表现出的信任、规范和网络的特性,成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鄂西南地区的人文环境、产业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差异,使得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成为推动鄂西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研究了社会资本对鄂西南形成产业集群的影响,探讨了如何提升社会资本,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船舶产业集群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尝试从复杂网络的角度研究船舶产业集群,借助其研究方法,应用pajek软件构建了江苏省船舶制造产业集群复杂网络图.通过对其网络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网络具有5个重要的中枢节点集群区,即南通、泰州、扬州、南京、无锡.并利用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与集群网络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出江苏船舶产业集群处于快速成长期.针对该阶段分析出其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对集群网络概念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硅谷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成功经验的分析,认为成功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成功并非区域内生产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及其形成的紧密集群网络.本文运用社会网络理论探讨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的层次结构及网络作用机制,基于集合论、拓扑学、分形几何构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网络形成演化模型,并结合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探讨了针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群网络化模式.  相似文献   

6.
金曦 《创新科技》2015,(7):48-50
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加速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社会资本的视角,将产业集群的社会资本分为两大类型——集群内部社会资本和集群外部社会资本。运用文献分析法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和社会资本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运用个案研究法对中山市古镇镇灯饰产业集群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有着不同的影响。在集群内部社会资本不变的情况下,集群外部社会资本的增加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集群外部社会资本不变的情况下,创新能力随着集群内部社会成本的增加呈现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  相似文献   

7.
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创新是推动石化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路径。本文通过对宁波化工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从协同合作网络构建与机制完善视角对产业集群链接共生、集群企业创新网络建设进行系统研究,为进一步推动宁波化工材料产业集群智能融合发展,提升集群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网络爬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通过获取网络数据开展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在特定产业集群区域采用定向网络爬虫抓取企业网页信息并进行解析,获取包括公司名称、供应产品、注册时间和地址等结构化数据;通过对文本信息的处理,利用聚类算法分析进行网络层次聚类,同时结合了地理空间数据,利用自下而上的网络分析方法映射到集群实体空间,对产业集群展开空间特性研究。基于聚类结果辨识出宁波地区注塑机集群7种具有不同产品结构的主体,结合核密度估计法与空间关联分析法,从时序与空间的角度讨论注塑机集群特性以及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关联性,为基于网络数据研究产业集群的结构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产业集群现象的大量出现以及成功的发展实践,产业集群理论成为许多学者的研究焦点.在研究产业集群的学者中,既有经济学家,又有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由于选取的研究角度不同,导致各学者在产业集群理论方面的探讨出现了分歧,但均强调产业的空闻集聚、产业集聚过程中企业的分工与专业化、群内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协作与结网.相对而言,关于区域内产业生态网络的根植与培育的关注远远不够.基于此笔者从产业网络联系角度详细阐述产业集群的产业生态网络理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密度、产业关联与产业集群化转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企业密度的变化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基础,多向的产业关联是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内在要求,企业密度、产业关联与产业集群化转移存在较稳定的三角关系.基于江苏省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将产业部门划分为敏感关联型、影响关联型、感应关联型和迟钝关联型4种类型,并从制造业中选取13个部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省企业密度、产业关联与产业集群化转移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分为3个阶段:苏南地区企业密度快速增长、产业链深化阶段;苏中地区接受敏感关联型产业集群化转移阶段;苏北地区承接敏感关联型和影响关联型产业集群化转移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关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环境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环境研究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学术界创新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创新环境论最先是由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的学者们在研究欧洲高新产业区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后来不少西方学者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从不同视角阐述了产业集群创新环境概念和理论.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相呼应,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展了对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研究,创新网络的概念也逐步在国内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应用.总之,创新环境是在某区域内形成并随技术进步不断调整各种网络关系的总括.环境是创新赖以进行的一个重要意境,是产业集群形成社会支持系统,环境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创新过程的结果就会形成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2.
惰性是阻碍"创新驱动战略"成功实施的拦路虎。作为与技术创新相伴而生的惰性问题,是产业集群网络发展演变过程中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在对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惰性研究概述的基础上,结合集群生成演化的不同理论视角,分析了产业集群网络技术创新惰性的形成机理,对产业集群网络中的结构惰性、知识惰性、制度惰性和文化惰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突破集群网络技术创新惰性的相关观点,以期为集群网络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研究产业集群绩效评价的计算方法与指标体系,提出定量评价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方法。对广东东莞市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法对2004—2019年国内虚拟产业集群相关文献进行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高频词时区图和关键词突现分析,重点探讨国内虚拟产业集群研究的热点演进、重点领域及前沿方向.研究发现国内虚拟产业集群研究经历了萌芽期、爆发期、过渡期和成长期4个阶段,已形成了以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和软件虚拟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研究重点领域.研究提出未来在新基建背景下虚拟产业集群建设、资源共享机制构建以及风险评估为后续研究的重点方向,为数字化时代我国虚拟产业集群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华东地区冷链物流集群网络特性和发展路径,采集主要来自互联网的新闻报道数据,进行信息分析,构建了1981-2017年期间的华东地区冷链物流集群网络,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密度、网络云集系数、中介度、接近度等网络特性指标以及小世界特性进行了历时研究和解释。研究主要发现,华东地区的冷链物流集群网络是一个稀疏网络;2007和2008年是该集群网络发生转折的重要时期,少量有影响力的中心节点企业开始涌现。该方法有助于冷链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加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虞城量具产业集群是一个原发性产业集群,文章从偶然因素、社会网络、企业家精神、专业市场、地方政府几个层面对其成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基于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谈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7.
模块化分工网络有助于加快地方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汽车产业分工的深化,促进了江苏重点产业集群之一的常州孟河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形成.孟河产业集群主要由中小企业合作型、大型企业主导型的生产网络构成.模块化分工网络可提升孟河产业集群的汽车零部件模块化研发和制造能力.为此,政府应引导企业自主参与模块化分工网络建设,培育一批专业模块供应企业,吸引国内外企业加入孟河模块化分工网络,深化孟河生产网络的内部模块化分工.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及其发展中的政府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产业集群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突出,我国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广泛开展,但目前已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对产业集群理论的溯源和集群优势进行分析。关于产业集群自身的网络属性、生命周期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还较少。着重从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方面对已有的研究工作做出归纳和进一步探索,对目前中国产业集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政府在产业集群建设发展中的导向作用作了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了寿光旅游产业的迅速扩张,旅游业的发展反过来对集群整体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寿光旅游产业与集群互动发展的定性分析和定最研究,认为旅游产业是农业产业集群网络中重要的节点,旅游产业与集群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县域旅游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博弈均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集群行动者之间非线性的、具有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过程。集群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形成网络竞合关系,实现集群租金收益的动态均衡。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协同绩效促进集群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公共政策应在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市场运行环境、创新网络、对等与信任机制和外部支撑体系方面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