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星新探索     
木星是太阳系中第五颗行星,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亿7千8百万公里,次于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木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18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1倍;木星是太阳系里最大的一颗行星。木星有很多奇怪的现象,长期来使人迷惑不解。它的外层温度低到零下一百多度,但大气却会产生猛烈的扰动,木星上有一个椭圆的大红斑,自1660年发现以来,形状和大小没有多大改变,颜色和亮度却常  相似文献   

2.
’L二{水星…金星{地球{,孟月.上6 …,‘,矛八,1亡J月呀月份j.通月月J月里诊‘离太阳最远距离(100万公里)离太阳最近距离(100万公里)离太阳平均距离(100万公里)离太阳平均距离(天文单位)公转周期自转周期轨道速度(公里/秒)自转轴的倾角相对于黄道的轨道倾角轨道偏心率赤道宜径(公里)质t(设地球为1)体积(设地球为1)密度(设水为1)扁率大气的主要成分可观侧表面的平均温度(℃)(子为固体部分.C为云层 部分)表面的大气压(毫巴)表面逃逸速度(公里/秒)表面瓜力(设地球为1)从行星观测的太阳张角已探明的卫星数69。745。9 57.9 0。387 88日 59日 47…  相似文献   

3.
2015年7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开普勒望远镜找到了一颗与地球大小接近、位于一颗和太阳极为相似的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里的行星——Kepler-452b.它的轨道公转周期为385天,距离主星的距离大约为1.05 AU,接受到的辐射比地球多约10%.这颗行星的主星有效温度为5757 K,光谱型与太阳相同,半径是太阳的1.11倍,年龄比太阳更老,约为60亿年.二者可以说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接近"日-地"系统的系外行星系统.Kepler-452b的质量还无法精确测量,只能根据经验关系推测质量为地球的5倍左右,可能是一颗"超级地球".  相似文献   

4.
最近又一颗太空无线电信标(脉冲星)被发现。这颗脉冲星位于小孤星座,距地球约五千光年,它与迄今所知的所有脉冲星迥然不同。它的发现有可能改变人们对脉冲星的认识。这颗命名为4C21.53的脉冲星是一个密度极大的天体,它的质量相当于太阳的一倍或两倍,其半径可能还不超过十二公里(太阳半径为七十万公里),自转一周时间为千分之一点五秒,即为已知自转速度最快的脉冲星的二十倍。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传统俗语中,每当形容一件断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时,人们往往会说:“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话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是千真万确的,太阳绝对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但是放到范围更大的宇宙间,就不尽然了,例如在金星上,太阳就是西升东落的。金星是我们地球的“近邻”,它是太阳系行星中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天文学上将太阳中心到地球中心的平均距离称为“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约为1.496亿千米。同时,天文单位又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的半径。而金星轨道的半径为0.723天文单位。由于各大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在同一个平面上,所以当地球与金…  相似文献   

6.
0—33公里大气臭氧和气溶胶垂直分布的气球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石广玉 《科学通报》1986,31(15):1165-1165
臭氧是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成分。尽管它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它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系统却至关重要。正是由于臭氧对太阳紫外辐射的吸收,才得以使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物界免遭过量的太阳紫外辐射之害。近年来,人类活动对臭氧含量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众所关注的问题。大气臭氧含量的变化不但影响到大气中大量光化学反应,而且由于臭氧是平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2月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报道太阳表面上出现了有记录以来最长的暗条,长度大约85万公里,比太阳半径(70万公里,1万公里=10 Mm)还要长.但是,查看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HSOS)色球观测记录,发现这个并不是有史以来最长的暗条,有一个比它长的暗条发生在2002年7月17日,长度约100万公里,出现在太阳北半球高纬地区,见怀柔基地太阳色球观测资料(图1).暗条是太阳上高温稀薄日冕大气中的冷密长薄结构,是色球表面最明显、最突出、最令人遐想的特征之一.它悬  相似文献   

8.
如果地球是一个均一的球体,地球外围也没有大气,那么,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量称天文辐射量(w),其变化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地理纬度、太阳的赤纬和时间。实际上,地球外围有大气,地球表面有海陆和地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     
最近,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约130亿公里的地方新观测到一颗红色的类行星天体,它是迄今已知的太阳系中最遥远的成员。 天文学家将这个天体取名为“塞德娜”。由于它距离太阳极其遥远,估计其表面温度从来没高过零下240摄氏度。 “塞德娜”的大小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直径不超过1700公里。它极可能是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人类在太阳系中发现的最大天体。据推算,“塞德娜”围绕太阳运行一圈需要1.05万年,与太阳的最远距离有可能达到1300亿公里。另外,该天体可能带有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0.
不像地球的兄弟星金星在太阳系中是次于水星的第二个靠近太阳的行星,绕着水星与地球之间的轨道运转。太阳与金星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82亿千米,是太阳与地球平均距离1.5亿千米的七成。金星半径约6000千米,比地球半径约6400千米稍小一点,没有卫星。鉴于金星距太阳的距离、大小和平均密度与地球非常接近,它被称为地球的"兄弟星"。  相似文献   

11.
在哈佛-史密斯桑尼亚天体物理中心工作的一个研究组,研制成一种新的紫外线日冕仪,它将用来提供离太阳中心1.2~4.0太阳半径的太阳外日冕的第一个精确温度。这个设备将配备一个立奥型白光日冕仪,它将由在亚轨道中飞行的美国宇航局探空火箭发射至280公里高空。这类飞行每次部将在地球大气层外进行几分钟的紫外线观  相似文献   

12.
月球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38万千米.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1亿5千万千米.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395倍.太阳直径为138万千米,月球直径约为3 400多千米,两两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  相似文献   

13.
火星一直在向我们召唤。这颗行星的红颜色无疑是其魅力的一部份,现在人们都知道是它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所致;并且距离地球较近——最近的路程有6千5百万公里——使其成为夜空中最为明亮的天体主一。再有,我们还知道我们的祖先们不知道的事情,即火星比太阳系中任何天体都更像地球。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远出三分之一,却跟地球在同一个平面绕着太阳旋转。火星年——它环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大约为地球年的两倍,但是其地轴的倾斜角度却几乎与地球一样,因而其季节变化也很相似:有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温室效应 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的温度越高,其辐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如果没有大气,那么地球的地面平均温度应为-18℃。可是地球的地面平均温度却约为15℃,这33℃的温差主要是地球大  相似文献   

15.
太阳温度的逆转之谜? 太阳的内部每天都在发生猛烈的核聚变反应,它的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但当其高温传递到太阳表面时,温度降至为6000摄氏度.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位于太阳上空约2 000公里处的"日冕"温度却又升至100万摄氏度,整个太阳的上空被比其表面温度高100多倍的日冕所包围.虽然日冕的部分热量会影响太阳表面,但其温度就是难以上升.仅为6 000摄氏度的太阳表面温度却能使日冕升温到100万摄氏度,原因何在?天文学家对此甚感迷惑.  相似文献   

16.
《科学24小时》2012,(12):37
在天文学中,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用AU表示。作为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AU相当于149,597,871千米,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但今年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天文学家已经重新定义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天文单位AU终于从一个模棱两可的估算值变  相似文献   

17.
在宇宙中,有一种由固体块和尘粒组成的流星体,可以几年甚至几十年在宇宙空间中围绕太阳旅行,但一旦当它经过地球附近时,被地球吸引改变轨道,有的闯入地球大气圈内,在地球大气的超高层,高度为80~110公里的领域内,同地球大气摩擦、燃烧,结束生命。摩擦、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流星的光集中在流星体的周围,比较亮,但在流星经过的路径上,在其后面,还有比流星的光暗弱得多的光,称之为“流星余迹”。流星是流星体物质在大气中燃烧的现象;流星余迹没有什么物质燃烧,为何会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能源主要都源于核能,您会相信吗? 太阳能 太阳能非常巨大。理论计算表明,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多万吨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累积一年下来约合170万亿吨煤的热量,现在人类活动一年消耗的能量还不及它的万分之一。太阳能到达地球表面后,被植物吸收的只占千分之一二,并转变成化学能贮存起来,其余绝大部分都转换成热,散发到宇宙空间去了。  相似文献   

19.
大气同温层中的臭氧在保护地球生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大约3%的太阳输出以紫外线(UV)释放出来,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表面。波长在240~290nm的紫外线C(UVC)几乎全部被大气中的臭氧消除,只有一部分紫外线B(UVB)(290~320nm)穿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由于紫外线B与紫外线C不在DNA的吸收光谱内,所以臭氧对原始生命形式很关键,尤其对水中生态系统。对人类,臭氧能大大限制太阳辐射的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月20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发现的证据表明:一颗巨行星正在外太阳系的一条高度偏心的怪异轨道中运行。他们戏称它是"太阳系第九大行星"(简称"第九大行星")。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0倍,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海王星的大约20倍(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5亿千米)。这也就是说,这颗尚未被完全证实存在的行星绕太阳一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