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弘扬广大科技人员在国家“七·五”科技攻关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博、勇于攀登的精神,机电部机电科[1991]1949号文决定对350项优秀成果和2500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我校获奖项目如下:1.高水基液压元件及系统研究 (机一系)2.铸造毛坯精化技术研究 (机二系)3.异形件及环形件精密成形技术 (机二系)4.VAX系列机械产品CAD支撑系统研究 (机一系)5.微机机械CAD/CAM系统开发 (机一系)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工作于最近结束,我校的“特殊陶瓷——高居里温度正温度系数熟敏电阻陶瓷材料的研究”等十二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一等、二等、三等奖。获奖项目如下: 1.特种陶瓷——高居里温度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陶瓷材料的研究获一等奖 (固电系) 2.IBM-PC机械CAD系统软件(CAMDS)获二等奖(机一系) 3.MS7510石材龙门磨床的研制获二等奖 (机一系) 4.微型机在线信号处理系统获二等奖 (机一系) 5.襄樊市印染厂分布式管理信息系统获二等奖 (计算机系) 6.DG6-25、DG12-25、DG12-32型锅炉给水泵获三等奖(电力系) 7.VA系列(IP54)三相异步振动电机获三等奖 (电力系) 8.DB-1型二氧化碳激光打标机获三等奖 (光学系) 9.WL-1型卫星直播电视接收机获三等奖 (电信系) 10.180KA霍尔检零零磁通直流大电流测量仪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校获得科研经费二亿多元.十年来我校有880多项研究成果通过鉴定,有570多项成果获得各种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39项,获国家部委、省级奖励420多项,获授权专利90多项,在国内外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达11000多篇,发表专著200多本.我校还与中央有关部委以及地方有关部门建立了十余个科研开发基地.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实现了我校在“七·五”初期确定的“八·五”攻关经费比“七·五”翻一番、基础研究和国防科技预研要有较大发展和提高的主要科研目标.重视发挥多学科和群体优势,组织联合攻关是我校科研迅速发展的重要经验.例如,激光技术是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和开发需要光、机、电等多学科知识及其综合运用.我校从1972年开始涉足这一新领域,组织了激光、工程光学等十多个专业的100多名教师、科技人员对激光技术的基础理论、应用开发、加工设备和工艺检测等各个方面开展研究,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特别是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科技攻关,不仅在CO_2激光器研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激光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我校在激光国家重点实验室、激光研究所、激光工程中心、激光设备厂几个单位中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销售成龙配套的体系.国家激光工程中心目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工作于最近结束,我校的“XZ9型CNC曲轴主轴颈磨床”等13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一等、二等、三等奖,并于8月9日张榜公布,两个月后无异议,即可授奖.公布的获奖项目如下:1.XZ9型CNC曲轴主轴颈磨床 获一等奖(机一系)2.高强韧低合金冷模具钢 获一等奖(机二系)3.变压器优化设计软件 获二等获(电力系)4.汽车发动机六缸配轴动平衡设备 获二等奖(力学系、机一系)5.MTI雷达数字稳频稳幅系统 获二等奖(电信系)6.电力半导体模块 获二等奖(固电系)  相似文献   

5.
我校激光研究所承担的5项国家“七五”攻关项目,12月1日至2日通过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这5个项目是:“实用化针板式1kw无He横流CO_2激光器”、“实用化5kWCO_2激光器”、“400瓦连续YAG激光加工机”、“纵向快速流动CO_2激光器”、“激光圆偏振镜”。至此,激光研究所承担的9项“七五”攻关项目全部研制完成。 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教委的代表以及湖北省和武汉市科委、计委的负责同志参加了鉴定会。40多位专家分别对5项成果进行了鉴定。一致认为这5项成果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七五”科技攻关指标,达到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先进水平。 鉴定委员会还希望以上成果早日商品化,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力争打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6.
1991年度国家级科技奖励项目评审揭晓,经专家严格评审,我校负责完成的“单根光纤耦合输人输出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高韧性易切削塑料模具”.“针板式万瓦横流CO_2激光器”等三项科技成果获奖.  相似文献   

7.
从“863”计划专利保护谈我国的高科技专利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80年代中期,我国制定了第一个“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863”计划选择了生物、航天技术、能源、新材料、激光技术、自动化和信息等7个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主要内容。“863”计划取得的成果和在专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七五”和“八五”期间,在“863”计划已经完成并通过鉴定的千余项科技成果中,43%的鉴定成果达到国际水平,68%的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半数以上获国家和部级奖励;申请国内外专利200多项,其中国外专利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万余篇;培养和成长了一批中青年科技骨干,开始形成一支精…  相似文献   

8.
一九七九年,我院机二系焊接教研室承担了核工业部一院下达的“NJH-30脉冲激光焊接机”研制任务.经过五年的努力,已完成该科研课题.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核工业部一院和湖北省经委在我院对该科研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9.
蒋毅坚 1963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0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光学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8年在美国 Penn State 大学材料研究实验室做访问教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批入选青年。现任北京工业大学激光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五四”奖章和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长期从事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研究,具体研究方向为功能材料性质的激光光散射、激光制备新材料和激光微细加工。先后负责承担了10项国家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发表论文100余篇,被引用(SCI)30多次:出版译箸1本;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  相似文献   

10.
11月11至12日,来自天津大学、重庆大学、国家地震研究所等单位的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十余人,应邀参加我校机一系工程测试教研室、数控技术教研室的四项科研成果鉴定会,他们在认真地进行评议,并对测试数据严格的进行复测后认为,这四项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芯棒断裂检测装置”和“管缝在线监测装置”两个项目是为国产高速冷轧管机研制的,解决了这种新型轧机由于高速、连续送料带来的“套管”、“叠轧”及芯棒断裂”的监测难题.工程测试教研室经过一年多的攻关,首次将漏磁检测技术用于管缝的跟踪,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弱磁场检测传感器,用于冷轧钢管时芯棒断裂的监测,确保轧机的安全运行.与会专家认为这是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非晶态合金材料制作芯棒断裂检测传感器,属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两套装置将陆续与国产轧机配套,替代进口装置.  相似文献   

11.
最近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公布了1992年国家发明奖项目名单.据统计,国家教委直属重点高校共获得32项发明奖,其中我校有四项成果获奖,和天津大学、吉林大学并列,仅次于排名第一的清华大学.其中,电力系张城生完成的“换相变极电机绕组设计法”和电力系李劲、王晓瑜、姚宏霖完成的“空气放电保鲜技术”获三等奖;机一系及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杨叔子、李劲松、康宜华、王阳生、卢文祥、蔡建龙完成的“钢丝绳断丝在线定量检测方法与仪器”和力学系及岳阳市塑料一厂彭柯、彭廉仲、黄产平完成的“快速测量网络”获四等奖.  相似文献   

12.
1990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我校有二十项科技成果分别荣获一等、二等和三等奖.获奖项目如下:一、甲类:理论研究成果1.精密测量的评定和判别理论一等奖(机一系)2.钢丝绳断丝定量检测理论及其技术二等奖(机一系)3.公差理论的研究二等奖(机一系)  相似文献   

13.
JGX—14型多通道激光信号源是多脉冲激光器和高速全息照相机的一种控翩仪器。该项成果是电子工程系根据精仪系设计的“电光分幅式高速全息照相机”提出的要求并参考了美国APOLLO激光公司,22HD型双脉冲系统全息照相机和22HT型三脉冲系统全息  相似文献   

14.
11月 1 2日 ,湖北省科技厅在我校主持召开了“中功率全固态激光器”、“5 0 0W脉冲式激光器”、“非致冷焦平面红外热像仪”、“激光三维内割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四个项目鉴定会 ,并予全部通过 .一日诞生四项科技成果 ,创我校日产成果之最 .激光院自行研发的“中功率全固态激光器”在技术上具有创新性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技术参数在同等级功率的全固态激光器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成果已在我校激光公司产业化 ,受到用户的好评 ,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5 0 0W脉冲式激光器”由激光院自行研发 .它利用流体力学原理 ,设计了双椭圆全腔水…  相似文献   

15.
1987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已经评出,我校的“交流电机的绕阻理论等二十项科研成果分别荣获一等、二等奖。获奖项目如下: 理论研究成果 1.交流电机的绕阻理论 一等奖(电力系) 2.工程电磁场边界元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 一等奖(电力系) 3.金属切削机床颤振的非线性理论 (机一系) 4.低温气体制冷机回热器及整机内部过程的交变流动理论 二等奖(动力系) 5.冲天炉交换过程机理的研究 二等奖(机二系) 6.轻稀土——铁族系Sm—Co非晶垂直磁化膜的研究 二等奖(固电系) 7.湍流分离流动中煤粉火焰的稳定机理 二等奖(动力系) 8.时间序列及其工程应用 二等奖(机一系) 9.机床切削过程的动力特性和稳定性研究 二等奖(机一系) 10.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在造船工程中的应用 二等奖(船舶系)  相似文献   

16.
6月 2 2日 ,我国首台多功能激光治癌机在华中科技大学通过专家评审 .专家认为 ,该设备实现了对癌症激光热疗和光化学治疗的双重叠加效应 ,填补了国内空白 .“YAG激光成套医疗设备”是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据项目负责人激光研究院李正佳教授介绍 ,早在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 ,光化学治疗就在医学上得以应用 ,但传统的激光治癌技术往往偏重于单纯的光化学效应 ,治疗效果受到局限 .在研究过程中 ,科研人员发现 ,高温可增强光动力杀伤癌细胞的程度和深度 .利用激光的高热力与高热量 ,对人体病变细胞进行照射 ,通过改变其生存环境温度达到…  相似文献   

17.
由我校机一系完成的两项科研成果最近通过技术鉴定。 这两项科研成果分别为原国家机械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项目“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和湖北省科委项目“光纤传感器非相干实用光源”。是由机一系标准计量与质量工程教研室光纤传感技术及微机控制系统科研组承担并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发电机排气门激光熔覆工艺研究”是机二系金材教研室、科研处激光加工实验中心完成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5月9日至10日在我校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国家教委科技司管理中心的领导同志出席了鉴定会。鉴定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七五攻关合同任务,研究的激光熔覆之艺是可行  相似文献   

19.
近5年来,我校地质学系新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攀登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9项,横向课题85项,合同金额5 300余万元,到款科研经费4 200多万元,已连续3年突破千万元大关,尤其是2002年到款达1310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的到款经费520余万元,占总经费的40%;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21项;出版专著15部,发表论文800多篇,  相似文献   

20.
“发动机排气门激光熔覆工艺研究”是机二系金材教研室、科研处激光加工实验中心完或的七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5月9日至10日在我校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国家教委科技司管理中心的领导同志出席了鉴定会。鉴定认为:该项目全面完成七五攻关合同任务。研究的激光熔覆工艺是可行的,可显著地提高气门使用寿命。将激光技术用于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