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军实解 左传宣公十二年云: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後,训之以若敖 冒笔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曰:民生在劫!劫则不匮。杜注云:军实,军器。今按讨军实与上交讨国人对言,又军实为楚子敬训箴之所加,释为军器,理不可通。今谓军实盖指人言,谓军中之土卒也。何以明之?公三十三年云:先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亡无日矣!杜注云,堕,毁也。於军实无说。按此所称军实,亦指置国…  相似文献   

2.
谈谈训诂学     
什么是训诂?“训”和“诂”各当什么讲?这个问题训诂学界历来争论很多,近来比较趋向一致了,认为“训”是一种解释,“诂”也是一种解释,两个词的意思相近。黄侃先生讲:训,就是顺,引伸之谓;诂,就是故,本来之谓。无论是引伸,还是本来,合起来就指用语言解释语言。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与训诂学马伯令运用训治学知识处理教材,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训沽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巩固古汉语教学效果的有力手段。(一)以训诂知识促进古汉语实词、虚词的掌握。文言实词常一词多义,且字形多生僻不常见,学生掌...  相似文献   

4.
解释句子是传统训诂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其方法尚无专文论述.本文认为传统训诂学解释句子包括对句读。句法、句意三方面内容的解释.解释句读的方法有直接陈述、用术语标示、单讲暗示、利用下注文处显示四种。解释句法的方法有直接陈述、通这句意显示两种.解释句意的方法有转译句意、揭示深层义、串讲大意以及通过解词、说明修辞手法、列举史实来显示等。阐述传统训诂学的解句方法,研究分析解释句与原句间和各种关系,对训诂学理论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语言学界多年来对训诂学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对其研究状况作了概述与评说,认为:训诂是用语言对古代文献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解释,训诂学是全面研究前人对古代典籍的解释实践及相关论述,总结其解释方法,确立其解释原则、探讨其解释规律的学科.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训诂学(1900—1982)体现了对传统训诂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实行超越的研究范式,显示了处于近代现代交替时期中国语言研究的民族特点。它实行的,是对中国语言各个门类作系统的有条理的研究,是贯串着中国文学、史学、哲学的语言研究,是联系着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研究,是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学术的研究。中国现代训诂学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是刘师培和章太炎。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训诂知识,着重对中学文言文中注释失误、注释不一和当注而未注的词语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事中学文言文教学, 必须具有一定的训诂学知识。训诂学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释词、句读、通假、方言、语法、修辞等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9.
由古代汉语发展到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都发生了变化,这就给阅读古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比较重要的古代典籍,历代注家大都作过注释,这些“故训”一般是比较可靠的;现在刊行的文言读物,  相似文献   

10.
训诂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绝不仅仅是就简单解释古汉语,同时包含了很多文化,反映了很多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训诂学的分析,从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心理层这四个层次的文化形态的分析,可以看出训诂学对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更深层次的认识训诂学,认识到训诂文化。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巴族文字,与蜀族文字不同,都属于音节字。巴族文字有较多象形字符,较强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文字的重要地位以及文字信息处理的现状,展望了我国文字信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14.
文字对对碰     
王宝琪 《少儿科技》2023,(Z2):58-59
<正>“金字塔”上10汉字在这个“金字塔”上,一共有10行字,每行的所有字相同。原来,这是一系列字谜。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第五行、第六行、第七行、第八行、第九行、第十行,每行的谜底各是一个汉字。那么,谜底是哪10个汉字呢?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在《诗经》训诂研究中点燃火炬 ,开辟新路 :突破了“以古证古”的局限 ,把《诗经》放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下进行释义 ,从而获得更丰富的训诂资源 ;把《诗经》训诂与美学、心理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结合起来 ,从而使传统训诂学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结出许多新鲜的训诂理论 ,为当代《诗经》训诂学的建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的贡献不仅有利于当代训诂学 ,也利于中国阐释学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训诂学是在解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训诂的目的,主要是阐述经义。因此,训诂学在训释词义的方法上,虽有形训、音训、义训之别,但最后还是要落实到义训上。因为“训诂者,义理之所由出,非别有义理出于训诂之外者”(钱大昕:《经籍籑诂序》)。义训范围很广,既训释词语,也训释章句;既训释实词,也训释虚词。总之,凡是训释古汉语的词语,不论其语言单位的大小,都在训诂学的范围之内。我国有无比丰富的古籍尚待整理。这种具有我国特点的以综合训释见长的训诂学,无疑应该进一步得到发展。现代语言科学的发展,使语言研究的门类愈分愈细,这为发展传统的训诂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是,不能认为,这种研究可以降低或取代传统训诂学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训诂学是中国本土学术中发端最早、历史悠久、并曾非常辉煌过的学术。它本因解释古代经籍的需要而产生,并非儒家经学的附庸,只是因为自汉以来,儒学一统天下,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学术,训诂学便被纳入解经之途,随同儒学的发展而演进,至有清而臻极盛。晚清以来,国热日衰,西学东渐,科举废而新学昌,经学止而训诂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训诂知识,继续对中学文言文中注释失误、注释不一和当注而来注的词语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运用训诂知识,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言失误注释给予匡正,对各家不同的注释判别其得失,对当注而未注的词语加以确切的补注。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我院在中学语文二级教师岗位职务培训中,第一次开设了《训诂学与中学文言文教学》的课程。学员学习以后,认为该课内容丰富,与中学语文教学关系密切,对中学语文教学帮助较大。事后,学员陆续寄来有关这方面的稿件。以后准备选择有价值的稿件,陆续刊登在学报上。现选择了5篇刊载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