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克拉玛依大农业区自2000年开发至今出现了明显的地下水水位上升和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制约了该区可持续发展。为探求该区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本研究选取22个长期观测井和11个典型土壤测坑,通过对水文地质、水量计算、土壤盐分、水位变化及水化学参数等基础调查和测试,综合分析该区采取水肥一体化的节水灌溉措施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上升及土壤盐渍化过程中,土壤水盐运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4年研究区域内平均水位上升了6.93 m,地下水的矿化度已整体处于高位,大部分已经是无法利用的盐水,p H7说明2013、2014年整个区域的地下水水质呈碱性化;水肥一体化管道引水灌溉模式每年带入该区的盐量平均为2.54万t,现状条件下大农业区处于积盐状态;铵态氮和土壤盐分显著正相关,表明大量施用含氮的化肥(如尿素)也是造成土壤盐分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为实现研究区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提出了该区应该加强暗管排水排盐和生物排盐措施、调整种植业结构和全面实施精准灌溉和精准施肥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盐分特征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表层土壤含盐量,以及盐分组成和积盐厚度等是研究土壤盐渍化程度分级应考虑的主要因素.对研究区盐渍土野外调查、采样和土样化学分析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表层土壤总体含盐量较高,且盐渍化程度差异较大.土壤盐分中,阴离子以Cl-为主,占阴离子总量的89.95%,阳离子含量以Na 为主,占阳离子总量85.72%.盐分组成为钠型盐氯化物占优势,主要的可溶性盐为NaCl,其次是Na2SO4和CaCl2,MgCl2位居第三.对该区域表层土壤给出了由电导率预测Cl-、Na 和土壤盐分含量的模型.模型预测精度可靠,可用来快速、经济地模拟和预测该地区的土壤Cl-和Na 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野外考察、GPS定点和土壤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统计特征值、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新疆阿图什市格达良乡土壤盐离子含量、土壤总碱度与离子含量的关系以及盐离子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从而对该区土壤盐渍化现状及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该地区土壤pH值大于8(平均值为8.43),属于碱性土壤.土壤含盐量较高,荒地区0~15 cm土层盐分含量最大,平均值达到12.36%;耕地区0~15 cm土层盐分含量2.28%.土壤阳离子主要以Ca2+ 、Mg2+、K+、Na+为主,土体中的含盐量为 K++Na+>Ca2+>Mg2+,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盐量为SO42->HCO3->Clˉ,而 CO32ˉ在实验中未检测到.荒地土壤中0~15 cm的土层SO42-与K++Na+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9,从而进一步说明该区土壤盐渍化为硫酸盐型.该区土壤盐渍化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形成的,通过节水灌溉、完善灌排系统等措施可有效的改良盐渍土.  相似文献   

4.
土壤含盐量对作物的生长有较大影响.分析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对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和提高农怍物产量有较大意义.对塔里木盆地南缘克里雅河流域于田地区典型盐溃化地进行两次野外调研,在GPS定点,土壤采样及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借助Excel,SPSS等统计软件对研究区不同时期土壤含量盐及pH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土壤平均pH为9.18,属于碱土,盐分含量表聚强烈,同3月份比较,5月份土壤剖面盐分含量及pH呈上升趋势.土壤阳离子主要以Na+、K^+、Ca^2+和Mg^2+为主,各阴离子在土体中的含量依次为Cl^-〉CO3^-〉SO4^2-〉HCO3^-,以氯化盐最为活跃,硫酸盐次之,碳酸盐较稳定.以0cm-20cm为例对盐离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3月份和5月份各离子之间及各离子与总可溶性盐之间的相关性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5.
滨海土壤盐渍化特征及土壤改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天津市大港地区的盐渍化土壤,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土壤盐渍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土壤盐渍化特征,利用陶粒、蛭石和沸石3种材料在树坑周围作隔离层,在大田进行植树造林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港区土壤盐渍化类型属于氯化物型,Cl-、K++Na+、Ca2+、Mg2+是该地区盐渍化状况的特征因子,且主要影响因子为K++Na+、和Cl-离子;3种改良措施均表现出显著的降盐效果,陶粒、蛭石和沸石的降盐率分别为17.478%、32.856%、58.559%.沸石作隔离层不仅降盐效果好,且能够抑制土壤碱化,使土壤密度变小、土壤孔隙增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托木尔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拉玉尔滚河上游河谷为研究区域,应用经典统计分析方法对该河谷土壤盐分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的全盐、Cl-、SO2-4、Mg2+及K++Na+含量的变异系数CV≥100%,属于强变异性;p H值、HCO-3及Ca2+含量的变异系数CV100%,属于中等变异性;(2)土壤盐渍化类型以硫酸盐及偏硫酸盐渍土为主,土壤盐渍化程度以极轻或轻度为主;(3)土壤p H值呈弱碱性,整体空间变化微小,研究区较低海拔的土壤中全盐和K++Na+含量远超过其它盐分离子,且二者含量变化趋势近似一致;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土壤中各盐分离子含量微小,趋于稳定;(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全盐、SO2-4、HCO-3及K++Na+是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状况的特征因子。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农田区和荒漠保护区植被协同发展,通过石羊河流域下游某试验场原位试验研究农田荒漠过渡带包气带土壤水盐运移规律。结果表明:农田荒漠过渡带上,荒漠区土壤包气带水盐运移与农田区灌溉息息相关。灌溉后,农田区土壤盐分随灌溉水进入地下水中,继而流向荒漠区,引起荒漠区表层土壤盐分大幅升高。水位调控后,灌溉对农田区表层土壤脱盐效果更好,盐分随灌溉水向下运移更深。同时,不仅农田区侧向流入荒漠区盐分减少,而且减少了浅层咸水进入荒漠区包气带土壤中的盐分,有效缓解了荒漠区表层土壤聚盐效应。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盐与养分是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生长发育和维持稳定的主要环境因子。本文通过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格局土壤水分、盐分和养分的分析测定及对比分析,得出准噶尔盆地南缘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斑块格局土壤水盐及养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由于植被覆盖降低太阳辐射植被斑块土壤温度小于裸地斑块土壤温度,形成以植被斑块为中心的"冷岛";植被斑块土壤水分呈反"S"型曲线分布并形成以荒漠植物梭梭植株为中心的"湿岛";不同斑块土壤总盐含量均呈"正S型"曲线分布,植被斑块形成以梭梭植株为中心的"低盐区"。(2)土壤中盐分以硫酸钙、硫酸钠和氯化钠为主,土壤八大离子中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阴离子以SO42-和Cl-为主,大部分离子浅集表聚,少部分向土土壤深处迁移。  相似文献   

9.
西江三角洲河口滨海低地土壤富含水分、盐分、和养分,故盐生植物的红树林、茳芏有机体中钠的含量很多,禾本科的芦苇中则以硅占优势。土壤盐渍地球化学主要特性是雨季脱盐化(Cl~-/SO_4~=<1),旱季盐渍化(Cl~-/SO_4~=>1)相互更替,而全年中5月和10月是土壤中水、盐运行的转折点,也是水稻生长的重要关键。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义长灌域土壤盐分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作物产量与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根据义长灌域2012年5-12月份的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试验区土壤含盐量在垂向剖面上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研究了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季节性变化规律及其对土壤盐分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强烈的蒸发促进盐分向土表运移,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盐量呈降低趋势;土壤积盐脱盐交替频繁,交替周期与灌水周期相对应;地下水埋深受灌排系统影响较大,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矿化度无较大波动;由于土壤盐分运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在野外试验条件下,单一因素如地下水埋深或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盐分运移的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义长灌域土壤盐渍化防治与水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paper, Kaixian County, situated in the hinterland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was selected for the case study. Factors of soil erosion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technique of remote sensing (RS)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Combining with field survey, soil erosion data in the years of 1988, 2000 and 2004 which covered the period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Project to nowaday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e judgment model established on soil erosion intensity. With the function of spatial analysis in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he analysis and appraisal of dynamic soil erosion changes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cious change were highlighted, and the main causes of the vicious change of soil erosion were explored.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峡工程改变长江水文情势等导致生态环境改变的诱因,对库区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的生态与环境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其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跨地区、跨部门、多学科、多层次、综合性的监测研究网络,内容包括水文水质、局地气候、土壤、陆生动植物、水生生物、山地灾害、人群健康、河口生态系统等。介绍了监测系统的主要任务、内容、组建、总体结构和特色以及三峡工程开工以来所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3.
Some Rock and Soil Mechanical Issues in TGP Construc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OverviewoftheTGP[1 - 3] TheThreeGorgesProjectisakeybackboneprojectindevelopmentandharnessingoftheYangtzeriver,withhugecomprehensivebenefitssuchasfloodcontrol,powergenerationandnavigationimprovement.Theprojectconsistsofthedam ,powerplantsandnavigationstructures .Thedamisofaconcretegravitytypewithamax .heightof 181m .Thepowerplantis ,ofadam behindtype ,installedwith 2 6setsofturbinegeneratingunits,70 0MWeach ,182 0 0MWintotal,whichgenerateanelectricityof 84 7TW·hannually .Thenavigation…  相似文献   

14.
丛宁  张振克  夏非 《河南科学》2010,28(5):605-611
在基于区域文献资料查阅整理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各种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对长江口海岸地貌动态和灾害趋势的重要影响.综合分析表明,以三峡为代表的中上游水利工程投入使用,加上水土保持工程及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和进一步展开,长江入海通量将一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入海泥沙量减少、人类对河口海岸湿地滩涂的过度围垦以及海平面上升伴随的海岸动力增强等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下,长江口海岸也由长期的整体淤积转变为近些年来的整体淤积减缓、局部侵蚀加重.与此同时,长江口各种海岸带灾害也呈现出发生周期短,强度大,种类增多的趋势.因此,人类活动与全球变暖协同作用下的长江口海岸地貌动态与灾害学的深入研究是河口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几千年来,三峡文明是自然奇观与人文蕴涵相结合的典范,是"美"与"善"相结合的典范。三峡工程的崛起,将科技之"真"融入其中,最终完成了三峡文明之真、善、美的合一,完成了"天人合一"。从此,古老的三峡文明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影视艺术以其得天独厚的媒介特征和审美属性,完整纪录下了三峡工程诞生的全过程,观照这一文明演变的历史轨迹,用艺术的方式对三峡文明之"真、善、美"进行了诗意的阐释。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和室内实验对甘肃省安西县一试验区土壤水盐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在一定的灌水方案下的土壤盐分分布情况以及脱盐状况,并对适宜本地区特点的水盐调控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也为水盐动态模型的建立及排水多准则优化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型水利工程截流龙口护(垫)底的试验研究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长江上已实施的3次大规模截流工程的模型试验研究成果和原型截流的工程实践;分析讨论了在葛洲坝工程大江截流、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的不同截流特征条件下,截流龙口护(垫)底的特性、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三峡工程的建设、三峡百万大移民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变迁与破坏,三峡地区的传统音乐逐渐失守,不少传统音乐已经或正在消亡。如何拯救三峡地区的传统音乐成为当前三峡地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可以从"活态"拯救、教育拯救和"人本"拯救的角度开展多方位、多层面的救护工作,以期实现三峡地区传统音乐的常态发展。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水土保持与三峡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长江流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就是水土流失造成的山穷水害、湖泊湿地衰减、水旱灾害及生态危机。分析、研究了水土流失概况;论证了水土保持与湖泊湿地之间的消长关系;探讨了三峡水利工程与流域水土保持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湖北省三峡库区兴山县王家岭滑坡治理工程中所发生的事故出发,运用土力学的基本知识,计算出在工程地质中膨胀土经历强降雨达到饱和后,膨胀力作用点的位置,由此得出的求膨胀力作用点位置成果可以应用于挡土墙工程设计中,解决三峡库区滑坡治理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