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青 《海峡科学》2015,(4):43+47
护理实践发现,手术病人易出现恐惧、焦虑、忧郁、悲观等不良心理,这些心理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手术的成功,因此如何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手段,有效解除这些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将对手术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0月在甘肃省武威市人民医院肿瘤外科住院的7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集束化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焦虑状况、遵医行为、健康宣教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并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赵家菊 《科技信息》2010,(28):381-381
目的:总结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2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入院时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采取相应的术前、术后、化疗期间和临终心理护理。结果:宫颈癌患者主要存在焦虑、恐惧、自卑和自杀心理特征,经术前、术后、化疗期间和临终心理护理,提高了心理承受力。结论:应针对宫颈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炎病人隔离与住院期长,并发症多,病情迁延反复发作,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的状况下,心理状态极不稳定,一般均具有焦虑、悲观、忧郁、孤独等心理障碍,而现实生活中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非常复杂,且随着各人的年龄、职业、性格、信仰、文化程度、家庭环境、生活习惯不同,特别是近几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也极大地影响人的心态,从而严重影响治疗及护理效果,所以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且易反复发作,并发症较多,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孤独、悲观等情绪,如不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现对冠心病的心理护理谈谈自己的体会。⒈焦虑不安心理1.1患者的焦虑不安心理护理患者一般表现较轻,可出现烦燥,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以及由此产生的躯体征象如震颤、高度焦虑,可增加生理或心理负担,不利于病情康复。护理方法以鼓励、关心、爱护、解释为主。首先,护理人员应态度和蔼,在护理操作中应反应灵敏,忙而有序,讲明精神紧张的不利,并告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产生依赖,稳定情绪…  相似文献   

6.
叶青 《海峡科学》2011,(9):89-89,97
现代医学十分重视并强调心理护理的作用及其成效。骨科患者术前常见的心理状态主要是恐惧、紧张、悲观、忧虑,这些心理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手术的成功和治疗效果,必须把握好护理环节,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手段,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保障手术成功并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探究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作用。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2019年8月接收的94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施以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比较心理状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护理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护理组均较常规组低(P0.05);护理组术后并发症8.51%较常规组的27.66%低(P0.05);两组生活质量(QOL)量表各项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均增高(P0.05),且护理组较常规组高(P0.05)。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应用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术前指导、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结果]33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2例肢体活动受限,肌力2级.[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密切观察护理,以预防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喜凤  葸宗琴  王聪 《甘肃科技》2010,26(9):157-158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对5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心理特点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及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干预后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状态均得到满意改善,对临床治疗起到关键作用;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恐惧和焦虑等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孕妇女社会心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不孕妇女的社会心理状态,给从事妇女保健的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面对面交谈。结果不孕妇女存在较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害羞、内疚、自卑、恐惧、悲观等心理反应;治疗信心与经济状况、年龄、治疗时间有明显关系。结论从事临床、社区护理中应重视对不孕妇女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