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种次号和著者号,分析了在编目工作中相同分类号和种次号下集中某一主题图书的意义;提出了对种次号的改进方法,并将改进后的种次号应用于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2.
分析在手工编目时期和计算机编目时期影响选择书次号方法的因素,探讨计算机编目系统中书次号模块的发展趋势;提出一种在计算机编目条件下基于著者号和种次号的复合型书次号。  相似文献   

3.
浅议著者号与种次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标引深度、重号现象、分编难度、号码长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对著者号和种次号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标准《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确立与推广,要求全国推行统一标准书次号的呼声也愈来愈高。《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已出版发行,见诸报到的文章也多了起来。笔者对此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并对著者号泼点冷水,试从读者常用查找人口的实际情况,谈谈分类——种次号、分类——著者号等常用书次号依据之不足与分类——年月版次号的优越性。 一、常用几种书次号的不足 (-)种次号。目前国内关于分类书次号的取法不下20多种,但投入实用的也只有少数几种,多数没  相似文献   

5.
绝大部分以种次号为书次号的图书馆都不使用辅助区分号,因而造成同种图书分散排架,给读者利用图书带来极大不便。高校图书馆可巧用辅助区分号集中排架同种图书,以提高图书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结合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归纳了ILASII系统中905字段著者号的选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采用ASP技术的基于B/S架构的外文图书种次号自动给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于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改变了该馆外文图书种次号手工给号的现状,提高了外文图书分编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书次号设计探讨--首字母四角号码著者号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种次号与号两的优劣及号选择的标准,建议采用“汉语拼音首字母四角号码号”,并对该号的取号方法、规则及其优点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文图书著者号选取不当,就不能充分发挥著者号的优越性,影响文献的排架质量与读者的检索。列举了编目工作中著者号取号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选择书次号时必须遵循的五条原则.对照五条原则,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与《汉语拼音五位字母统一著者号》做对比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了《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通过改进、完善和推广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图书馆文献财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讨论了如何设计和开发一个基于SULCMIS系统的文献财产号缺号查询系统,并从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思路、数据库的设计、系统的功能要求、缺号查询功能的算法流程以及开发工具的选择等角度,描述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区间型灰数矩阵的定义;讨论了区间型灰数矩阵的基本运算.为进一步研究灰色系统的预测、决策、控制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数学工具.  相似文献   

13.
高校图书馆如何参与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建设内容、网络环境及服务功能的介绍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建设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书次号和辅助区分号的概念及现状,详细阐述了济南大学图书馆如何将考试用书书次号及辅助区分号进行变通应用,以利于读者找书。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ILASⅡ系统下进行大批量图书典藏时出现的条码跳号问题,提出了调整典藏周期、合并典藏位、轮换典藏岗位等解决途径,以期为今后提高典藏工作效率、完善典藏管理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多微处理机系统处理机数的一种选优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继雄  朱燕子 《贵州科学》1999,17(2):100-104
通过对一个SIMD/MIMD型多微处理机系统PAX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算法分析,得到一种确定最优处理梵数的方法,该方法因PAX广泛适应而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7.
在剖析学习型图书馆内涵的基础上,从社会发展、自身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图书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模块化通用数控系统软件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数控系统软件设计中存在设计不规范,可靠性与可维护性差等缺点,出现了多品种、低档次的数控系统软件。为此,提出一种开放式,模块化软件设计方法,它基于DOS操作系统,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调用08H号中断前后台结构,实现管理和控制同步进行,从而实现“宏观并行,微观分时处理”,同时,建立插补库以及将扩展内存(XMS)的使用引入数控系统软件设计,在实际软件开发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