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构建上游技术服务商和下游新能源制造商合作创新的两级供应链,考虑两个制造商的竞争关系和权力结构,研究不同竞争模式对产品定价、产品利润的影响,为技术服务商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决策提供参考。结果显示,技术服务商在同等条件下会提供技术给具有竞争关系的制造商以优化利润;制造商之间的权力结构会影响技术服务商的利润,并且在“权力对等”竞争模式(FLC)下的利润最大。从制造商角度,竞争强度和技术产出贡献度均会影响产品价格。在技术产出贡献度较小的情形下,垄断模式(M)下的产品定价最高,“制造商1领导”竞争模式(SLC)和“制造商2领导”竞争模式(TLC)下的定价较高,FLC模式下的定价最低;反之亦然。算例分析进一步指出,当技术产出贡献度较小时,M模式下的产品利润大于竞争模式(C)下的产品利润;反之亦然。此外,制造商之间的权力结构会影响C模式下的产品利润,因此,制造商在C模式的占优策略是通过FLC模式实施定价或在SLC和TLC模式下取得定价领导权。  相似文献   

2.
不对称双寡头企业半合作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对称性(初始成本、创新率、溢出水平)对半合作创新模式下企业间的研发投入、产量、利润对比以及社会福利水平造成的影响.建立了该创新模式下的不对称双寡头博弈模型,运用数值模拟对模型的均衡解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 具有初始成本优势的企业研发投入、产量、利润较高;具有创新率优势的企业研发投入、产量较高, 但利润的相对大小与溢出水平有关; 溢出不对称情况下, 溢出小的企业研发投入较低,产量、利润较高; 当初始成本差距越小、创新率差距越小、企业溢出都非常低或非常高时, 社会福利较高.  相似文献   

3.
考虑由制造商、运输商及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在实施碳标签制度下的定价与碳减排决策问题.构建Stackberg博弈模型来分析供应链成员企业在无合作、单领域合作及双领域合作三种决策模式下的定价与碳减排最优策略组合,并讨论消费者环境意识水平对供应链定价与碳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领域合作决策模式在经济效益(供应链系统利润)、社会效益(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价)及环境效益(碳减排量)方面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决策模式.为此,引入常相对风险规避型效用函数与Nash讨价还价理论来设计供应链协调契约,推导供应链成员企业参与协调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双领域合作决策模式下的利润增量,实现三级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4.
考虑最终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建立了网络外部性环境下,基于溢出效应的供应链纵向合作研发博弈模型,研究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3种合作研发模式下的研发策略,分析了网络外部性、溢出效应及合作模式对企业研发策略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供应链完全合作的利润分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偏好于生产高网络外部性的产品,企业应提高研发溢出效应,应尽可能选择完全合作模式进行生产和研发合作,并采用按研发投入比例分配利润增量,从而提高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5.
产出分享模式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分体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动态物流联盟收益分配应以产出分享模式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两阶段过程模型,即在联盟组建期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分配要素,提出基于满意度的综合集成方法确定初始利益分配方案,在联盟解体期依据联盟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对初始利益分配方案进行协商,以确定最终利益分配协调方案.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合理分配提供切实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标准必要专利实施过程合作组织间的利益协调问题。设计一个由专利权人(供应商)与专利使用方(制造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考察专利使用方具有公平偏好时专利许可费的定价博弈与合作利益冲突。研究表明:(1)专利权人主导专利许可费定价可获得高于专利使用方的垄断利润,是产生合作利益冲突的直接原因;(2)专利使用方的公平偏好虽然可以削减专利许可费并增加自身利润,但是也减少了供应链的产量、RD投入以及整体利润;(3)引入Nash谈判模型的分析发现,协商机制具有显著的利益协调效果,在降低专利许可费的同时使合作双方的利润实现Pareto改进,此时供应链的产量、RD投入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最优值水平。研究结论为分析供应链专利许可的利益协调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德阿斯普利蒙特一杰奎明模型(AJ模型),构建了考虑混合溢出的四阶段古诺竞争模型,分别分析了在政府和企业的四个决策阶段,双寡头采用四种合作模式对利润、政府补贴、社会福利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寡头企业会倾向于完全合作来最大化自身利润;从补贴最小化的角度,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充分的RD合作,但在产量阶段竞争并各自决定技术溢出;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政府希望企业仅在产量阶段竞争,而在RD和技术溢出阶段充分合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的合作研发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纲  刘益  廖貅武 《系统工程》2007,25(12):70-74
在同时考虑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的情形下,建立了一个双寡头企业的合作研发模型。分析了双寡头企业的研发投资活动及其对企业产量、利润的影响,提出了存在纳什均衡的条件并讨论了该条件下吸收能力和知识溢出的关系,最后比较了研发竞争与研发合作两种情况下有效成本降低、研发总成本、产量和利润的均衡解。  相似文献   

9.
Internet环境下混合市场渠道协调的数量折扣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是定量研究在混合渠道模式下达成渠道上下游协调(即渠道总利润最大化)的数量折扣机制.建立了促使混合渠道达成协调状态的Stackelberg数量折扣博弈模型,并对渠道协调后的利润分配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制造商促使混合渠道达成协调的数量折扣有无穷多个,在一定的数量折扣范围内制造商和零售商合作(即协调)后的利润均大于不合作的情形.Internet直销渠道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对传统零售商的威胁,制造商自有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在相互竞争的同时又可选择合作,达成"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0.
针对供需网企业RD合作过程中策略选择及演化问题,基于知识溢出视角,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从合作研发成本,合作研发风险,知识吸收,违约惩罚等多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供需网企业RD合作策略选择演化模型,研究了供需网企业RD合作策略选择这一复杂博弈行为,探讨了知识溢出,违约惩罚,合作创新风险对企业RD合作策略选择的影响,并对其策略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从长期看,供需网企业RD合作策略选择演化最终稳定于"合作"和"自私"两种稳定状态;在RD合作过程中其策略选择既受知识溢出系数,违约罚金,合作创新分险系数等初始参数的影响,也与演化博弈模型的支付矩阵密切相关。其中,在一定条件下,增大处罚罚金,增大知识溢出程度,减小合作风险,将有助于企业进行知识溢出,促使RD合作策略由"自私"转向"合作",最终达成合作共识。  相似文献   

11.
水平溢出,垂直溢出与合作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d’Aspremont和Jacquemin的两阶段双寡头模型加以扩展,构建了纳入水平技术溢出和垂直技术溢出的三阶段古诺竞争博弈模型,利用逆向归纳法求得的均衡解考察了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对不同合作研发模式下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发现除了在不合作的情况下,企业R&D投资总是随着垂直溢出的提高而增加,当采取混合与水平合作时,R&D投资随着水平溢出的提高而增加.根据R&D投资的外部性就不同合作研发模式下的R&D投资加以比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垂直合作能够最大化R&D投入;当技术溢出水平较高时,混合合作是促进企业R&D投资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2.
纵向一体化前后上游R&D投资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市场上存在一个上游和一个下游企业,上游企业通过R&D可降低产品成本.本文研究上游企业的R&D投资和下游企业的产品产量随纵向一体化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纵向一体化之后,上游企业的R&D投资、下游企业的产品产量、行业利润、消费者剩余和社会总福利均增加.在纵向一体化之前,上游企业的R&D投资和下游企业的产品产量较少的原因是它们作出决策时没有考虑对方的利润.最后以一个特例对研究结果作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3.
Asymmetric mode i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es on R&D investment, output, profit, and social welfare in a duopoly with semi-collusion. Simulations show that the agent with lower initial cost has higher R&D expenditures, output, and profit; the agent with a higher innovation ability has higher R&D expenditure and output, while the profit depends on its spillov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asymmetric spillover, the agent with lower spillover has lower R&D expenditure higher output and profit; when the difference of initial cos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is lower and the two agents' spillover is close to 0 or 1, the welfare reaches high.  相似文献   

14.
考虑两个竞争的下游核心企业,它们分别决定是否把产品生产外包给各自的上游供应商,形成向上分散式的供应链结构.在供应商没有生产成本优势的情况下,利用Hotelling模型,分析供应商和核心企业之间的利润分享契约,研究向上分散式结构对核心企业以及整体供应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集中式结构相比较,向上分散式结构总是能够提升所在供应链的整体利润水平,并且对另一条竞争供应链的溢出效应也是有利的;这有别于经典供应链管理理论中的"双重边际化"问题.利润分享契约中分享比例的大小决定了供应链之间竞争的均衡结构.  相似文献   

15.
刘岩  蔡虹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5):655-661
企业知识基础是其技术创新的起点,提高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管理学界和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了明确企业知识基础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关系,以中国电子信息行业31家企业的37 108发明专利数据为样本,以专利的国际技术分类为知识基础网络的节点,同属于2个技术分类的专利数量为节点间边的权重,构建了企业的知识基础网络。通过对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中企业的知识基础网络结构特征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企业知识基础网络密度和分解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而中心性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曲线关系未得到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提升企业和科研单位在协同创新中的努力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创新产出.综合考虑科研单位和企业在协同创新中投入的开发成本和协同成本以及技术和产品产出价值分配的两个阶段和各自获得的收益,构建协同创新中企业和科研单位努力水平模型,分析函数的性质及数值算例,得出如下结论:考虑协同成本和研发成本的前提下,在合理的范围内提升科研单位在协同创新中的地位或科研单位的收益,能够有效提升努力水平较低的一方的创新努力水平;当企业的努力水平较高时,提升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市场化率能够提升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努力水平.研究结论对提高企业和科研单位协同创新努力水平,提升协同创新产出水平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竞争条件下纵向合作创新企业的联盟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Samiran Banerjee和Ping Lin的纵向合作创新模型,通过引入上游企业间双寡头竞争关系和创新成本函数,探讨在产业链上游双寡头竞争条件下,当以过程创新为目的上游创新企业的研发成本分担比例一定时,上游创新企业与下游成员企业的联盟策略,及其对四类企业利润函数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游创新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合作创新联盟企业的利润,而且下游非成员企业也会从中受益,从而使行业总利润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在航空复杂装备的研制中,供应商的参与提升了产品的开发效率,增强了供应链的利润,成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供应商在参与航空复杂装备的协同研制时,存在不同的参与模式,不同参与模式下,供应商所应实施的策略有所不同.本文根据供应商的三种不同参与模式,从合作均衡利益分配的角度出发,在保证供应链整体收益最大的前提下,建立供应商提前参与下的利益分配模型,以及供应商串行参与下的设计赶工利益补偿模型,得出不同参与模式下供应商实施策略的条件,从而确定供应商具体的实施方案,保证供应商参与航空复杂装备协同研制的顺利实施,为航空复杂装备的实际研制过程提供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