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是缓解我国油气资源紧张状况的有效途径。本项目以化学复合驱油技术的重点,以研制廉价、高效、环保的驱油剂为突破口,力求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使化学复合驱形成生产力,得以大规模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化学复合驱油技术的驱油机理、物化现象及影响因素等异常复杂,许多基础理论问题尚未解决,因此距工业化应用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重点介绍项目拟解决的四个关键科学问题。即驱油体系的物理化学基础、驱油体系与油藏物理化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油层物理及油藏细描述以及驱油体系在油层中的物渗流与数值模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2006年4—5月,香山科学会议陆续召开了第276—278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题分别为温室气体的地下埋存及在提高油气采收率中的资源化利用、核与辐射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数据技术与知识经济的若干科学前沿问题。一、温室气体的地下埋存及在提高油气采收率中的  相似文献   

3.
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中资源化利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温室气体中CO2气体占65%以上,控制CO2排放已经成为国际行动。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是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油田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原油粘度和含蜡量高、原油与CO2的混相压力高等对CO2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挑战性的理论和技术难点,提出了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1)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及利用评价体系问题;(2)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的基本地质理论问题;(3)注CO2混相采油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理论问题;(4)注CO2驱动过程中的渗流力学问题;(5)CO2分离、运输与防腐的相关科学问题。本文对每个问题所包含的内容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在研究问题过程中需遵循的思路、对策与途径,为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一体化技术思路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15):13-1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油气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和利用先进技术进行开发油藏的动态监测,实时了解水驱或汽驱油层中油水或油汽界面的变化,对指导下一步的勘探开发部署、提高油气田开发的采收率、实现增储上产与稳产挖潜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海上油田开发新模式研究,开展了聚合物驱在海上油田的适应性研究和新型"三次采油"驱油剂的合成,并开发出能够同时满足溶液性能和海上注聚工艺要求的聚合物,初步建立了在海上油田不同油藏条件下所需要的聚合物溶液性能指标体系,建成了海上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平台,为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和现场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7,(7):53-53
以中海石油研究中心为依托单位的国家863计划“深水油气开发工程共用技术平台的研究”课题(编导2004AA617010),将深水海洋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和为我国深水池建设提供相关关键技术相结合,为我国深水工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多孔介质对凝析油气相态影响是国际上有争议的学术问题,目前已开展了吸附对相态与储量的影响、毛管压力对相态及采收率影响的理论研究,在长岩心实验中衰竭凝析油采收率比PVT筒高,但对此现场还没有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8.
非常规油气是指在20世纪70-80年代用传统的技术无法实现经济开采的油气资源.致密油气广义概念包括致密砂岩、页岩、煤层中的油气资源,狭义概念仅指致密砂岩中的油气.页岩气与页岩油可密切共生/伴生.目前能开采的页岩油都是相对轻质的,因而亦称轻质致密油(light tight oil,LTO).油页岩是固体矿产,其中并不含石油(oil)且其干馏产品也不是原油而是油品.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21-22
近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不断提高,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逼近国际石油安全警戒线。目前我国剩余油气资源处于深部的占40%左右,近年发现的特大型油气田,如塔里木、川东北、松辽深层等均处于超过4500m的深部地层,一些海外合作区块油气藏也处于深层,深层油气资源是目前和未来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接替的重要领域。因此,加快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已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22,(1):73-74
针对长庆特、超低渗及页岩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微裂缝发育,部分油藏难以建立水驱驱替压力系统,含水上升快,水驱采收率低等开发问题,为改善水驱开发效果, 2009年以来,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的提高采收率技术特点,结合长庆低渗透储层特征,确定了以空气泡沫驱技术作为长庆特低渗透、超低渗透及页岩油藏改善开发效果并提高采收率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3,(8):16-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日益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国家的能源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找到新的能源战略支点。海洋蕴藏了全球超过70%的油气资源,全球深水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高达1000亿桶,未来全球50%以上的油气产量和储量将来白海洋,深水无疑是世界油气的主要接替区,海洋油气开发无疑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建国50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以及接踵而来的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均得益于陆相生油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煤成烃理论以及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理论等的研究和重大突破。21世纪中国石油工业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石油工业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努力增加油气资源,提高油气储量的采收率与使用效率,结合我院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认为加强产业部门基础研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我国致密油可采资源量高达10~20亿吨,是我国提高原油产量、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关键.水平井水力压裂技术是该类油藏有效开发的必须手段,但目前其最终采收率尚不足10%;小簇间距时均匀造缝困难、压裂液补充地层能量效率差、开井投产后产量衰减迅速,是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而目前的低油价环境,又对致密油藏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在广袤无垠的祖国河山中,他发现了宝藏;40余载的艰难探索,他为祖国勘探的油田不胜枚举.他化腐朽为神奇,是新世纪石油产业的"哥伦布".他就是著名石油地质和勘探专家,辽河油田勘探开拓者之一和中国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开拓者之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世界海洋石油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已从常规水深(小于500 m)向深水(500 m~1 500 m)和超深水(大于1 500 m)发展。我国深水海域面积广阔,资源潜力大,勘探前景良好。南海海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约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其中70%蕴藏于深水区域,开发前景广阔。我国当前的油气勘探开发仍主要集中在陆上和近海,因此,加强深水油气资源开发相关基础理论、装备与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2015年10月17—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数理科学部、地球科学部会同政策局联合召开了主题为"深水油气工程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的第147期双清论坛,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与会专家通过充分而深入的研讨,凝炼出深水油气工程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瓶颈,探讨了相关前沿研究方向和科学基金资助战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8,10(5):15-22
油气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油气需求与日俱增,尽管我国油气产量连年增长,但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22,(1):75-76
随着浅中层长期开采,易开发油气资源日渐减少,迫使油气勘探逐步转向深层发展.全国第三次资源评价表明:我国深层石油资源量304亿吨、天然气29.12万亿立方米,当前探明率不到6%左右.随着国内目前单体规模最大海相碳酸盐岩气田——安岳气田的发现和建产,深层和超深层已逐步成为中国尤为重要的勘探开发领域.  相似文献   

18.
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油率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提高石油采收率研究概况及我国油田开采的实际情况,阐明了开展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基础研究的意义。通过三年研究在廉价、高效、无污染驱油表面活性剂分子设计,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分子设计,数字化油藏研究,油藏物理模拟研究和油藏数值模拟软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成果。在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本项目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在胜利油田胜陀一区南部正在开展耐温抗盐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在大港油田港西三区三断块开展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初步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建国50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以及接踵而来的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均得益于陆相生油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煤成烃理论以及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理论等的研究和重大突破。21世纪中国石油工业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石油工业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努力增加油气资源,提高油气储量的采收率与使用效率。结合我院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认为加强产业部门基础研究的主要措施可归结为“三选二配”,即选人、选题、选基地;配好鼓励和引导政策,配好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4,(2):79-80
裂缝是油气运聚的重要通道和基本储藏空间,是非均质、非常规油气藏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我国致密砂糟、碳酸盐岩、火山岩和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急需适用、有效的综合裂缝预测技术。为此,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于2010年组织立项,由西北分院与石油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历经三年多,攻克了无数道难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