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相辅相成。城市道路系统好比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硬件,是静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好比是城市道路系统的软件,是动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城市用地布局为基础,以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流向为根据。否则道路走向和道路宽度等众多因素的确定,缺乏依据。只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城市交通流量以及城市人、车流动轨迹,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地制订道路规划,使之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良好的城市道路系统。同理,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道路网系统规划以及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亦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有了好的道路网才有可能合理确定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路线规划,以及公交站场位置的确定。因此上述两者应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我国城市交通与道路三十年的发展,分析了城市交通的特点与存在问题。指出要根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应该根据城市交通特征做出功能分明的道路系统规划。针对目前我国城市道路性质与功能不分,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交通混杂的现状,提出道路系统规划应考虑的四条原则:1.解决城市交通必须从城市总体规划着手;2.城市道路必须区分交通性与生活性.应布置城市机动车干道系统及自行车道路系统;3.商业文化娱乐大街应该规划为步行区;4.城市机动车与自行车交通应与步行交通密切联系。最后,还展望了我国城市交通现代化及城市交通发展应该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当前厦门正在推进的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厦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举措。由于海湾型城市建设对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因此,尽管厦门市委、市政府已就有关海湾型城市建设的许多政策措施作了明确规定,但仍有许多实际的课题需要研究。保税区是一个特殊的对外开放区域,其政策功能优势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如何科学地开发利用这一特殊的经济资源,为厦门海湾  相似文献   

4.
台资是推动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厦门正处于建设海湾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台资可以而且能够继续为建设海湾型城市发挥应有的作用。客观现实的分析与评估台资在海湾型城市建设中的新作用是新形势下摆在厦门城市经营者和建设者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生态住宅区的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并从生态住宅区环境规划、生态住宅区道路系统规划、信息与智能系统规划几方面探讨了城市生态住宅区的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6.
根据《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到2010年,厦门市将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形成以厦门岛为中心,以海湾为背景,沿东、西海域周边展开布局,构建“一环数片、众星拱月”的城市格局和“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城市景观,届时,城市建成区面积将达到20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75%,形成具有海湾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7.
加快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厦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战略决策。而要加快厦门海湾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龙头作用,就必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并进一步增创经济特区新优势。  相似文献   

8.
泉州湾平均潮差大于4.2m,最大潮差超过6m,是典型强潮海湾.泉州湾向东面向台湾海峡开敞,年平均波高0.9m,最大波高2~4m,泥沙运动受波浪和潮流共同作用.针对泉州湾海域波浪、潮流、泥沙以及海床演变特点,建立了二维波流泥沙数学模型,2016年大小潮验证表明,计算潮位、流速、流向、悬沙含量与实测过程吻合良好,计算泥沙冲淤量和分布趋势与实测值接近.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强度人类干预对泉州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的边滩围填使泉州湾入口、石湖秀涂断面、洛阳江进出潮量分别减少约4%、8%和14%;人工岛引起的冲淤主要在工程周边,对泉州湾滩槽稳定格局影响较小.纳潮量是维持海湾滩槽稳定的重要指标之一,海湾开发过程中要尽可能不影响海湾以及入湾河口泄洪纳潮.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强潮海湾滩槽保护、开发利用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春鹏 《科技资讯》2008,(34):141-141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给泉州港口发展物流带来了机遇,通过对泉州发展港口物流的有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现阶段存在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对泉州港口物流发展的目标、规划等作进一步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和分析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功能、形态及其与其他等级道路系统的关系,与城市用地的相容性与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网络的关系,总结提炼了快速路系统规划要点,作为为城市快速路的规划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泉州中山路步行街区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泉州市中山路街区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其形成和演变历史、居民行为方式、街道空间和场所序列,通过分析其基本特征,对小商业街区在我国中小城市旧城保护,以及在其改造中的应用可能,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现况,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泉州市207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调查对象,使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现况调查.结果表明:泉州市新生代农民工总体支持与全国总体支持差别不显著;且总体支持与主观支持维度的相关性最高,但与对支持利用度的相关性最低;而不同性别的新生代农民工在总体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女性的总体支持高于男性;外出打工时间不同或是学历不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对支持利用度方面分别存在显著差异,且打工时间在两年以下、初中以上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对支持利用度较高;来自于福建省内新生代农民工的支持利用度和总体支持高于来自福建省外的,且差异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打工月收入越高,他们的主观支持、总体支持高于打工月收入相对较低的,且差异显著.结论:新生代农民工在性别、外出工作时间、学历、籍贯、打工月收入方面的社会支持某些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非遗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文化名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海洋性、包容性、遍在性与非均衡性等特性,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与名城保护互动、注意保护、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等原则,才能实现文化传承、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的共赢。  相似文献   

14.
以泉州市为研究区,根据2002—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运用Costanza的方法,结合谢高地修正的我国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分析了泉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由于泉州市城市化和工业化迅速发展,2002—2009年泉州市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扩大,耕地、林地、牧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引起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下降.泉州市2002年总生态服务价值为242.998亿元,2009年为239.205亿元,从2002年至2009年近8年来共减少了3.793亿元.就生态系统各单项服务功能价值(ESVr)来看,均处于下降的趋势.2009年泉州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约为GDP的7.8%,且从2002年至2009年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不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泉州旅游交通WebGI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桌面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结合互联网环境下的多层Web应用开展技术,讨论目前互联网环境下桌面型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方法、空间数据的Inertnet发布技术.以ArcView及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作为互联网地理系统的开发与发布技术平台,设计福建泉州旅游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实现福建泉州旅游交通地理信息的互联网发布与查询.  相似文献   

16.
根据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以泉州市1991~2009年城市化水平作为经济指标,工业"三废"排放量作为环境指标,定量分析泉州市城市化与工业污染之间的耦合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工业COD排放量与城市化率的拟合曲线符合EKC的倒"U"模型,EKC的转折点已经实现.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废产生量的拟合曲线呈现为"U"+倒"U"型,工业废气、工业SO2排放量的拟合曲线呈现为"U"型的右侧部分,均未达到EKC的转折点.工业污染强度系数与城市化强度系数的拟合曲线为"S"型,说明泉州市工业污染物排放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建议:产业结构是影响工业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泉州市应制定更加严厉的环境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节能减排措施,争取尽早跨越EKC转折点.  相似文献   

17.
多源卫星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的出现使得大比例尺遥感制图以及进行城市规划监测和信息更新成为可能。以泉州市为例,介绍了卫星遥感影像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是民营企业基业长青的前提。民营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态,要求企业构建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本文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泉州民营企业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和诠释,探讨了民企发展过程中不同的企业文化构建,为民营企业突破短寿宿命,实现二次创业提出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人性化设计是当前景观设计关注的热点,在阐述人性化设计概念及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从景观构成要素出发,分析泉州市部分城市公园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西部中小城市过境公路演变为城市道路的现象,揭示其本质内涵,为编制科学合理的综合开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平凉市崆峒大道综合开发规划实证分析,探讨城市空间走廊综合开发规划的编制。结果空间走廊的综合开发规划,包括总体布局、道路交通体系、绿地景观体系、地块控制性经济技术指标与规划设计条件、沿街建筑景观设计意向等。结论过境公路改造成城市道路必须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充分关注其两侧用地的功能、结构、形态、交通和景观等诸因素,采用综合开发的手段,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健康的空间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